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药理学(第四十三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2022-03-20 18:23 作者:智霸忠缘  | 我要投稿

1.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抗菌谱】广谱、快速抑菌剂。 G+菌,G-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原虫。

【代表药物】四环素、多西霉素、米诺霉素。

【抗菌作用】

①抑制蛋白质合成:与核糖体 30s 亚基 A 位结合,抑制氨基酰-tRNA 进入 A,阻止肽链延伸和蛋白质合成(主要)。

②抑制细胞膜功能:增加细胞膜通透性,使细胞内重要物质(核苷酸等)外漏,抑制 DNA复制。

【临床应用】

①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羌虫病(首选);

②支原体、衣原体→ 肺炎、沙眼(首选四环素类或大环内酯类);

③螺旋体→回归热(首选四环素类或青霉素类);

④鼠疫、霍乱、布鲁菌病首选;

⑤肠内阿米巴病:土霉素作为首选药;

⑥不作为细菌性感染的首选药物,其他 G+菌和 G-菌感染,可用新四环素类作次选药。

【不良反应】

①胃肠道反应:常见,早期为直接刺激,与食物同服可以减轻;后期是由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表现为腹泻、恶心和食欲下降。iv 可致静脉炎。

②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③影响骨、牙的生长;

④其他:长期大量 iv 可造成严重肝、肾毒性,

偶见过敏反应:药热、皮疹、光敏反应等。

出血:因肠道菌减少,维生素 K 缺乏引起

2.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在体内大量繁殖,造成菌群平衡失调,使原来非致病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疾病。

3.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及不良反应

【抗菌机制】

为广谱快速抑菌药,G-菌>G+菌;

对 G-菌作用强大,尤其对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作用强,为杀菌药;

对 G+球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

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和衣原体有效;

对铜绿假单胞菌、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原虫和病毒无效。

【不良反应】

①骨髓抑制(主要毒性,常见);

②灰婴综合征;

③口服发生胃肠道反应,久用致二重感染;

④其他:皮疹、药热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视神经炎、视力障碍,溶血性贫血(G-6PD缺陷者)。


药理学(第四十三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