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没有真理」


管理学是关于「人」的学科,一切管理问题最后都聚焦到「人」的身上。管理者运用管理学来管理组织和人群,我们当然也可以用管理学来管理自己。这里探索更高质量的理论和模型,赋予更通俗易懂的执行方案。带你「从管理学看人生」。
组织行为学基础
今天这期来侃一侃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行为科学,它是在众多行为学科分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它有主要贡献的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

心理学是一门对人和动物的行为进行测量和解释,有时还包括对行为进行改变的学科。早期的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疲劳、厌倦和其他与工作条件有关的因素上,因为这些因素会妨碍工作的有效性。近年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学习、知觉、人格、情绪、培训、领导的有效性、需要和激励、工作满意度、决策过程、绩效评估、态度测量、员工甄选、工作设计和工作压力等方面。
社会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领域,但它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还包括变革——怎样实施变革以及如何减少变革的阻力。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测量、理解和改变、沟通模式的确认和信任的建立起到巨大贡献,同时对理解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行为、权力和冲突有重要贡献。
社会学研究的是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相联系的人,社会学最大的贡献是关于组织中群体行为的研究,包括:组织文化、正式组织的理论和结构、组织技术、沟通以及权力和冲突。
人类学对社会进行研究,以了解人类及其活动。人类学对文化和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组织中的人在基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差异。组织文化、组织氛围、民族文化差异来源于对人类学的研究。
各个学科对于组织行为学做出的贡献如下:

组织行为学没有真理
组织行为学中没有绝对的真理。
人类是复杂的,几乎没有简单而普适的原理能够解释组织行为,因为我们各不相同,很难总结出简单、准确而且广泛适用于我们自身的定律。在同样的情境下,两个人的表现常常不大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针对人类行为给出合理准确的解释,或做出特定有效的预测。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在于它必须反应情境或权变条件,即A导致B,但只能是在C(C是权变变量)所限定的条件下。
组织行为学是通过把一般性的概念和理论加以调整,再应用到特定的情境、个人和群体中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说,识别出特定的情境或权变条件,有助于管理者采取恰当的手段,做出更为有效的决策。
组织行为学模型
组织行为学有三种类型的变量,分别是:输入、过程和输出。以及三个层次的分析水平:个体、群体和组织。
组织行为学模型中的输入导致过程,过程导致输出,而输出也可能影响未来的输入。
输入指人格、群体结构、组织文化等能够引起过程的变量。这些变量决定了接下来组织中会发生什么。很多变量都是在雇佣关系前就已经确立的。
过程指个体、群体以及组织参与的活动,由输入引起,最终带来一定的输出。
输出是组织内部需要解释或预测的关键变量,这些关键变量会受到之前的其他变量的影响,是企业最终的产出,是组织行为学的结果。

(1)态度与压力:态度是员工对人、事、物的积极或消极评价。压力是一种心理体验,通常是对环境中的压力源做出的一种反应。
(2)任务绩效:指个体完成核心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所有类型的绩效都与一份工作的核心任务和责任相关,通常与正式的职位说明中所涵盖的职能直接相关。任务绩效是最重要的一种人力输出,它对于提高组织有效性十分关键。
(3)组织公民行为:指一种员工自觉从事的行为,它是员工本职工作要求以外的行为,但却能够给工作场所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带来有利的影响。通常包括,员工表现超出预期、员工间愿意互帮互助、主动多承担工作、避开不必要的冲突、恪守职责等。
(4)退缩行为:与公民行为相反,退缩行为是员工采取一系列脱离组织的行为,包括迟到、早退、缺勤、离职、不参加会议等。员工的退缩行为会给组织带来明显的危害,不利于提高组织绩效。

(5)群体凝聚力:指群体成员间的相互支持和认可,具有群体凝聚力的群体会比较团结,有共同的目标,员工彼此间的嫌隙较小,彼此忠诚且信任。
(6)群体功效:指一个群体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有效的群体专注于核心任务,完成所有目标,高创造力和灵活适应能力,能够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所用,做到1+1>2。
(7)生产率:高生产率的组织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投入换来产出的最大化,因此生产率要求组织既要有效果,又要有效率。
(8)生存:指表明组织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下去的证据。组织生存不仅取决于组织的生产率,还取决于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组织需要高效+灵活才能长期生存。

因此组织行为学就是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整体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通过研究这些让组织的运作更有效。


「5个方面讲透个人成长-马斯洛需求金字塔」
思考一下:
你认为组织行为学中存在绝对的真理吗?
请思考一下你所在的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它们是否是有迹可循的?
是否在组织行为学模型中被涉及到?
文字图片版权归「We Are 无涯舟」所有
严禁抄袭,侵权必究
文字及排版 | 李尉铭 胡家琦
勘正 | 吴吉寅 倪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