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未王策四十九—— 乱世

2023-08-17 20:31 作者:freex4  | 我要投稿

四十九 乱世

赵策(子元)赢得了桑州之战的胜利,但他并没有欢呼胜利,而是跑去见姜和(子海)。在赵策看来正是这个阴险的政客使用手段将自己赶出了桑州,由此引发的鏖战和巨大伤亡。然而现在,他竟然也在享受胜利的果实。

“承蒙中丞大人果断舍弃盟友,我军得以大获全胜。”赵策一上来就开始刺激他的政治对手,然后又以一段经典的问候语讥讽姜和。“多日不见,大人别来无恙啊。”

“你赢了,赵司隶。我承认,我输了。我的盟友太急功近利。”姜和给自己总结。赵策十分愉悦地接受了他的失败。长久以来他身上笼罩的阴云终于一扫而光。赵策也把他对贵族的仇恨完美地宣泄出来。逼迫姜和在公开场合支持自己的主张。姜和也答应了释放闻人师(敬言)等兄弟三人不再作为自己的家臣。

“我果然没猜错,从您最后的决定来看,您果然是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在谈判的最后赵策也不忘嘲讽对手,“原则让人强大,同时也是弱点。”

姜和不作回答,眼下他正独自吞下失败的苦果,但他仍不甘心: “没有原则的那是疯子。赵司隶就没有原则吗?”

赵策认真仔细地思考了一下才告诉他的对手:“那得看敌人是谁。”

姜和彻底被这个回答激怒:“别以为这就完了。我们还没彻底失败。”姜和留下最后的威胁。

“正合我意,我早就对你们恨之入骨!你们这些勾结起来的势力集团吸人血如同蚊虫[1]。每当你们出现在我面前我恨不得亲手将你们撕碎!”赵策罕见地当着别人面爆发恼怒,他说话时紧握的拳头一直在颤抖,这让姜和感到毛骨悚然。

赵策:“没错,我就是痛恨你们。但是理智告诉我,即使我不恨你们这批人,也会恨别人。不可否认的是,时事造就了你们。相比于那些强盗土匪,你们则文明得多。我对你们的恨也渐渐在平和。所以,你我怀着敌意拒绝接受对方观点,愤怒地争吵无助于解决问题。”赵策做出一个平息的手势,“有和你们生气的时间不如多做些我更喜欢、更应该做的事,比如研究研究如何收复河北。”赵策渐渐缓和下来。“那么,今后也请多多指点,最好别让我对你们感兴趣。”

姜和:“你最好也别露出破绽,我会一直盯着你。”

赵策:“咱们走着瞧。祝你们早日灭亡。”

不论气氛是多么的仇恨,赵策都是完全的胜利者。不光如此,天道教领袖裴亮(道明)再次派来使者向他表达善意(准确的说是谢意)。裴亮愿意派人帮助劝说教民归附于赵策的治理。

赵策终于铲除了让自己长期心神凝重的心腹大患。赵策觉得自己长久以来的压抑和怒火终于得到了释放,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再束缚他向着自己的宏伟目标一步步前行。

闻人穗女士由于在河东之变中的卓著表现,被赵策推举受封为都亭侯。哥哥闻人师(敬言)升迁为灵郡郡丞[2]。周喜因为在作战中表现勇猛,加上之前累积的战功被提升为中尉将军,封关内侯。赵雍将军同样因功封为飞鹰将军,关内侯。张俨将军擢升为偏将军。曹炎将军为代表的其余有功的将士被分别授予不同金额的财物奖励。在桑州之乱中表现卓著的党人在被解救出来之后仅剩一百零三人。其中,袁筱被恢复为博士,少府,赐金三十斤。可是他谢绝了少府的职位,表示将像古代圣贤那样宣扬文明教化。其余的党人也都获得了嘉奖。河东何氏此后获得了很多商业合作。百里氏的愿望比较古怪,他们仅仅希望维持目前的一切。这得到了赵策应允。最后,姜和因为关键时刻的决断也被封为关内侯。他的家族被赐予了三支宝箭,歌者、舞者、鼓吹乐者共五人。

赵策在取得桑州之后,便毫不犹豫地将精力聚焦在北方。

此时,持续恶战了几个月的段睿(巽将)将军已经在街亭获得了一个骇人的名号——“水洛穷奇”[3]因为在父亲中箭负伤后,他并没有按照约定在到期之后将天子孙京移交给下一位守护者平西将军庞建(仲业)。加上他作战勇猛,数次不计代价地亲自率军冲上城墙疯狂进攻,攻守两军都遭受了巨大的伤亡。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西洛水山谷两侧两军将士合计伤亡高达八万余人。人们来不及掩埋尸体,就将他们扔进了河中。这给守军将士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便称段睿(巽将)为“穷奇将军”。陇右军将士也比较认可这个称号,便私下称他为“水洛穷奇”。虽然陇右军的将士们也知道,为了赶在寒风暴雪以及粮食耗尽到来前,他们必须这么做。他们也尝试绕路,进攻萧关。但是他们被胡昕(玄明)所阻挡。

不管陇右军多么奋力进攻,低温和霜雪依然如期到来,甚至来得更早一些。在天气的帮助下,萧关守军最终总能顽强地守住自己的城墙。甚至连“陇右四将”中足智多谋的施锦(梁布)将军最后也颇为无奈地只能让手下最勇猛的武将管骆钧(天火)上前挑战。以期望能够引诱出敌人,打击敌人士气。时间一天天流逝,如果刮起狂风,他们就得全线停止进攻,再做其他打算。

而他们的敌人,陈甘(本度)将军此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因为他们的后备力量正在枯竭。而他们还要对付占据钜京的董统(威山)。

“丞相不必担心。微臣有一妙计。”尚书令郑磾(本元)告诉黄权,“先前董(统)黄门召集天下力量的时候拒绝了章武王(孙谋),如今董统大败,敌军当中仍不见章武王的旗帜。这说明董黄门十分忌惮他。我们可以安排一位间谍故意将与章武王结盟的书信泄露给钜京。这样董黄门与章武王必会相互猜疑。至少会让董统分散经历和兵力。甚至会迫使章武王成为我们的盟友。”

黄权采纳了这个计策。几天之后,钜京果然抓获了几个密使。董统看到这些伪造的结盟书信后果然对章武王有所防备。他还写信斥责孙谋。孙谋立即回信证明清白。董统不相信,派遣一千人加强了武关的守备。

几天之后,朱悌也从南匈奴河西诸部落归来。他为黄权带来了好消息:伊邪泉车同父异母的弟弟挛鞮完决定加入黄权。只要黄权允许他在攻破钜京后劫掠五日。他们会联同羌人、氐人等各部一同南下进攻董统。黄权同意了挛鞮完的要求。

消息传到黄权手下大将侯棱(高师)的耳中,惹得这位将军不怎么高兴。

“将军管这么多干嘛,只会为自己徒增烦恼。”他的军师付栩(中书)劝解他,“现在这形势也不是我们能掌控的。我们只管将自己的事情做好。丞相自然会处理好别的事情。何况这是帮了我们大忙,你我都不用每日每夜和董统拼命。说到拼命,董统的粮食可能会紧缺。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付栩让侯棱率军前去钜京城下挑战。董统率军迎战,侯棱大败。董统便率军追击。上军校尉徐津(子布)和侍中侍郎邹赫(炎徳)两人便劝阻董统这有可能是敌人的奸计。对于董统来说,他急需一场大胜,一方面是鼓舞士气,另一方面他也不想自己的粮食供应总是受制于在仓州的孙印(华章)。后者已经面临着巨大的防御压力。另外先前答应帮助他的河东门阀轰然倒下也使得董统的期待落空。除此之外,在他的眼前又有这么多逃跑的敌军,他实在是不想浪费这次机会。于是便率军追击。

邹赫见状赶紧出城东去,请求赵策的援助。

“所以说,到了董黄门放下高傲,屈尊向我求援的地步了?”赵策在见到邹赫时告诉他,“一切都晚了。我军主力已经出发了,我也将要启程。董统虽然善战,但是胸襟狭隘。他连最想帮他的人都防备,如何能成大事?救得了董统一时,但他救不了孙室。邹君你觉的一切还来得及吗?他迟早会将最后一支实际效忠皇室的力量败尽。”赵策语意深刻轻松的揶揄嘲讽中带有严肃,以至于所有人的面色都严肃并深思起来,“我朝真的危险了!”赵策论证式的总结,随后他便劝告邹赫,“朝纲颓败,天下倾覆。人人自危……。所以……看在邹君祖上以及过往的情份上,侍郎君你还是赶快另谋出路吧。”

此时的董统果真如赵策预言的那样,掉进了侯棱和付栩的圈套。但董统并不认为这是圈套。双方激战七天,势均力敌。两军都付出了巨大伤亡。董统粮食即将耗尽,他在犹豫到底是抓住机会决一死战还是退兵回城。此时他突然收到上军校尉徐津的求助。钜京已陷入重重包围。当他即将抵达钜京时整个人的雄心壮志瞬间被眼前数量众多的胡人击碎。他曾派人请求南匈奴的协助。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使者刚走,匈奴人便被黄权的使者蛊惑。

董统(威山)派人请求胡人撤兵,使者被对方毫不犹豫地赶了出来。身后的侯棱军也追击而至。胡人大军随即将董统包围。董统率领将士奋战五十天不能突围。他们在射出最后一支箭后端起刀矛向敌人突击。但他们仍看不到钜京的城楼。

饥饿让董统几乎绝望。当侯棱军再次发动进攻时董统只能用最后的力气哀叹:“先帝呀!罪臣威山诚无力回天!”

这位小黄门解散了残存的部队,仅率五十余追随者向侯棱发起最后的突击,壮烈殉国。

其余人系数投降。上军校尉徐津(子布)率本部奋死抵抗,最后也悲壮地战死。如赵策所预料的那样,董统(威山)果然与皇室的最后一支军队一同覆灭。孙室大虞至此名存实亡。

胡人进城后大肆劫掠。整个尚桑哀嚎恫天。胡人劫掠钜京之后仍不肯离去,他们又寇掠三辅地区。

董统的首级被悬挂在萧关城上。进攻萧关的抚远将军施锦(梁布)大惊。他紧急命令自己的猛将管骆钧(天火)前往街亭支援段瑞。段瑞就让他到阵前挑战陈甘(本度)。

陈甘非常敬佩这位在蒲之战中大放光彩的传奇将领,管骆钧也非常尊重陈甘,他们也都有许多无奈。但两人又十分坚定。陈甘恭敬地答应了前辈的挑战。此时的两个人都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战争当中,他们觉得能够最终死在自己认同的英雄人物手下也算是一种好的归宿。

于是他们两人便在寒风中以命相搏。从下午一直打到天黑。打坏了盾牌,折断了兵器,双方就下马徒手扭打。直到满脸是血、披头散发的两个人被不忍目睹这场搏杀惨剧的将士们各自救回为止。

脸部被划伤的管骆钧将军打算还要和陈甘再次决斗。然而也许上天也不忍看到这两位将军继续杀戮,也许是街亭的死伤太过惨烈。上天也不想看到更多死伤,于是用一场大雪终结了这一切。大雪一连下了三天,积雪没过膝盖。让交战双方充分地意识到,这场战役已经结束了。

为了不防止饥饿的陇右军崩溃,段睿将军不得不同其他三位将军一道饮恨撤退。

西部军团撤退回石麓后,与平西将军庞建(仲业)关系十分要好的参军王玄(四理)便立即向庞建建议立即攻杀段氏父子夺回天子,吞并段氏的军队。

王玄的话让庞建十分惊诧:“先生为什么要这样想?段氏和我私交深厚。我怎么能坑害亲友?”

“三家分晋[4],最后怎样了。现在是什么世道,现在是乱世。只有大丈夫才能利于乱世。大丈夫勇于舍得与担当。就得从最容易的身边人下手。”庞建为王玄惊世骇俗的言论感到震惊,王玄颇为自信地撅起嘴点点头,“何况他们又不是您的至亲。安西将军已经昏迷数日。估计不日便会亡故。他的儿子段睿违背盟约,一直挟持天子。虽然足够勇猛,但年轻气盛,我看他迟早要和与天子随行的宦官们决裂。那时我们也会惹祸上身。这就是黄权想看到的。”

庞建仔细想了想:“不行。我破坏了盟约,那我不就成了天下人心中背信弃义的凶恶之徒了?”

“请将军三思。”庞建的态度让王玄非常焦急,“至少也得加强营地和您周围的警戒,防止段氏突袭。”

“四理的话虽然有理,但毕竟没有实际证据。我们这么做只会引发更多的猜疑。”

“挟持天子还不够吗?”王玄急得发火,“等段氏行动起来就都晚了。将军如果无心再参与这场纷争,在下建议我们还是交出兵权,向黄权认输吧。这样还能保证您世代官爵。”

“四理有些极端了吧。”庞建觉得他受到了王玄的冒犯,把他打发走了。

此时的段睿正在自己的军营中和抚远将军施锦商讨接下来的打算。段睿十分赞同施锦将军提出自己和司马森将军率领所属部队南下帮助虎贲将军郭略(文来)向东攻打梁庸以换取后者的接纳自己的军队,并未西部军团提供粮食支持的提案。武陆太守郭略目前正在筹备与宿昌豪杰鲍范(本阳)的决战。如果郭略攻占宿昌,还能从南面开辟第二条战线。段睿也准备将天子交给平西将军庞建。但前提是后者必须听从他的忠告彻底调查他的将领以及身边人员当中是否存在黄权的奸细。他也提醒施锦将军提防黄权的策反活动。

当谈到谋划东方局势时,他的想法是以天子的名义徵辟掌控仓州的步兵校尉霍仪(文邈)为武卫将军,以允诺重权为酬劳邀请霍仪帮助他们从东方攻击黄权。施锦将军表达了他的不同观点:仓州现在也许在全力抗击胡人入侵无暇为我们提供帮助。目前看来陇右军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打动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他们。倒是在这个时候,如果给河东的赵策一些政治上的帮助,或许他可以在军事上做出一些实质性的行动。他最后将赵策早前向陇右军寻求帮助的书信交给施锦。

“听说司隶大人被人称为王莽再世,大人觉得他是个值得托付之人吗?”段睿怀有的雄心壮志让他十分怀疑赵策。

“有人说他是枭雄,有人说他是王莽再世,也有人说他是济世圣雄。巽将(段睿)你要知道我们接下来这个决定有可能开创一个时代或者结束一个时代。所以不能单凭别人的评价,我们得自己去思考。有人说时势造英雄,但有人却塑造了时势呀。”施锦畅想着未来,他很好奇未来是个什么样子,“这个赵司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应该很有趣吧,真想和他畅谈一番呀。”

 

 

 

 


[1] 在古代,人们对待蚊虫的态度比现在认真得多。因为人们对付蚊子、寄生虫的手段并不像现在这么多,也没有现代这样的医疗手段。因此这些害虫侵蚀身体、传播病害造成的灾病、疫情比现在要恐怖得多。

[2] 郡丞,掌治民。由中央任命。同县令一样俸禄是六百石。但是灵郡的太守因为是河东门阀的裙党因此被罢免。所以闻人师实际上履行的是除军事权力之外的太守职责。

[3] 水洛河死神,穷奇是上古神话中的凶兽,被认为是吃人的凶兽或者是神明。也被视作背信弃义之人。这里的水洛指的是西洛水,今清水河。

[4] 公元前453年晋国上卿中的韩、赵、魏三个家族联合起来消灭了智氏家族,将晋国公室剩余的土地全部瓜分,晋国名存实亡。公元403年,三个家族在原晋国土地上的各自领地内建立了韩、赵、魏三个独立国家。史称“三家分晋”,在这之后三国曾联合起来称雄一时,后因为各自目的不同而分裂,最终于公元前225年三国中的最后一个魏国被秦国所灭。


未王策四十九—— 乱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