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六卿(4):狐赵之争,五将乱晋
观前提醒:本文以叙述晋国六卿的变更与其中的矛盾和斗争为主,主要从各卿之间发生的事件中展开,而对于晋国争霸历程以及国君为政举措则不多讨论。由于本人所掌握史料有限,其中所记可能有多处缺漏、错误之处,希望各位斧正。
八月,晋襄公去世,晋襄公之子夷皋年幼,晋人希望立长者为君。赵盾欲迎立正在秦国作人质的公子雍(晋文公与杜祁之子),而贾季则支持公子乐(晋文公与辰嬴之子)。赵盾认为公子乐“母淫子辟”,所以派先蔑、士会(士榖之侄)前往秦国迎接公子雍,狐射姑也派人到陈国召回公子乐。之后,赵盾派人在郫地(今河南省济源市西)杀死公子乐,贾季派族人狐鞫居杀死阳处父,赵盾处死狐鞫居,利用手中的权力,罢免了贾季的官职,贾季离开晋国,先后逃亡翟国和潞国,最后死在潞国。于是六卿变为:

后因襄公夫人穆嬴大闹朝廷指责朝臣:“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赵盾与其他大臣们都忧虑穆嬴的纠缠,而且害怕被政敌杀害,就背弃先蔑而立了太子夷皋,是为晋灵公,并发兵抵御秦国护送公子雍的军队,引发秦晋令狐之战。公元前620年四月初一,晋军在令狐(今山西临猗县西南)打败秦军,一直追到刳首(一说为今陕西合阳县东南,一说为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且两地相邻,合阳位于临猗之西,间隔黄河)。次日,先蔑逃亡到秦国,士会跟着他逃亡。
就在赵盾在国内、国际春风得意之时,一股反赵同盟正在酝酿当中。
当初在夷地阅兵时的梁益耳、士榖、蒯得、先都、箕郑父等人因为当初先克的一句话而断送了前程。赏识他们的晋襄公也死了,赵盾组织内阁,不得志的老臣如今看到赵盾风风火火的执政,心中滋味可想而知,或许没有先克,这一荣誉就属于他们。
先克是赵盾的心腹,为人张狂霸道,在贾季被赵盾驱除后,他顺理成章的接任中军佐一职,晋国二把手,盛气凌人,并以军事理由夺去蒯得的封地堇阴(今山西万荣县西南)。
公元前618年正月,忍无可忍的先都、箕郑父、士榖、梁益耳、蒯得互相勾结,决定报复赵盾,他们先派刺客刺杀最遭人厌恶的先克。先克被杀,赵盾敏锐的察觉到事情的严重,下令追查,结果先都、梁益耳首先落网,赵盾杀之。这件事情并没有因此而完结,赵盾深入追究,至这年3月,箕郑父、士榖、蒯得也被擒拿。
赵盾将这些政治犯上报给晋灵公,晋灵公的母亲穆嬴对赵盾不怀好感,甚至对这次反对赵氏的同盟也有参与,想以国母之尊保住几位老臣。结果反对无效,赵盾并未取得穆嬴的首肯就将几位老臣拖入刑场。赵盾对自己的政敌丝毫不会手软,同时也在用鲜血无形的警告穆嬴。
反对赵盾的人尽皆被诛杀,赵盾的耳根子清静多了。这一年,赵盾重组六卿,也是晋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卿大夫来主持的六卿将佐安排。前些日子的内乱,先克、箕郑父、先都被杀,贾季、先蔑流亡,只有中规中矩的荀林父健在。
赵盾决定要用自己的意志重建三军六卿,睿智多谋的郤缺(郤榖之侄)、栾枝之子栾盾、胥臣之子胥甲被赵盾拉入六卿行列。先克为赵盾捐躯了,赵盾感激先家,先克的儿子先榖还没成年,这位置为先氏预留,由赵盾的家臣——没有任何家底的小臣臾骈暂时担任。时六卿将佐如下:

这套阵容,完全是赵盾一手打造。荀林父本是与士榖、箕郑父等人一伙,因为这次政变手脚干净,没有被赵盾查出破绽,或者赵盾为了装点门面,表现他的大公无私,不计前嫌仍然保留荀林父的爵位。而且按照晋国六卿的升迁制度,荀林父在上司先克、箕郑父死后也理所当然的升为中军佐,直接辅佐赵盾,而赵盾之所以敢于将荀林父放在自己的身边,是因为赵盾有着绝对的自信控制得住他。
六卿当中,郤缺是赵盾的死党;臾骈是赵盾的家臣;栾盾、胥甲是当初与赵盾、贾季一起到晋襄公面前求职的政治伴侣。当亲信党羽尽皆被赵盾屠杀流放殆尽后,荀林父这个中军佐,是没有多少政治自由的,尽管他的地位仅次于赵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