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苏33是最差俄军战机,而歼15是苏33的“仿制品”所以很差?
近日,美媒《1945》网站近日刊登了国际安全研究员亚历克斯·贝特利的文章,作者认为歼-15战斗机不过是苏-33战机的仿制品,苏-33自身存在很多缺陷,并非美国海军舰载机的对手,因此认定歼-15的性能也相当有限。
歼-15的确有些设计上的问题,比如挂弹位置太高,折叠机翼根本不可能站在甲板上挂弹,而F/A-18E/F可以站在甲板上挂折叠机翼的导弹,战时可以大量节约时间。再比如,歼-15是重型战斗机,占用的甲板面积很大,会导致航母载舰机的数量减少。
歼-15的确与苏-33颇有渊源,两者都是从T-10K原型机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是孪生兄弟。但是,歼-15比苏-33已经有了巨大进步。
一、大量使用复合材料,机体重量更轻
二、综合航电水平提升,配备有与歼-11B同水平的1493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多功能液晶显示屏,以及光电瞄准系统等,比苏-33有明显进步。
三、歼-15相比苏-33拥有更强大的多用途作战能力。
四、歼-15的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甚至在未来20年内都不会落伍。
美国认为歼-15对美国舰载机构不成威胁,主要是原因是歼-15在山东舰上需要滑跃起飞,无法满油满弹。这本身不是舰载机的差距,而是航母平台的差距。歼-15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中国航母的主力舰载机,还会发展出弹射起飞的歼-15T。
歼-15T是弹射起飞型,一举解决了因为起飞方式落后对性能带来的影响。歼-15T还将换装与歼-16水平相当的航电设备,整体性能达到3.5代水平。
美国现在的主力舰载机是F-35和F/A-18E/F,中国未来是FC-31隐形舰载机和歼-15T。歼-15T作为重型战斗机,完全可以发挥其航程大、载弹量大、机动性能好等优势。
因此决定一架航母载舰机性能的关键是不能只看飞机本身,还要看机载设备、起飞方式和与其他机型的搭配。歼-15与苏-33出身相同,但是因为机载航电水平更先进,航母平台更先进,又能与隐形战斗机和预警机搭配合作,在未来几十年活跃在中国航母甲板上,同时会成为美军舰载机忌惮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