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提升逻辑思维(5)判断推理与李佳琦眉笔、苹果辫子客服

2023-09-24 12:26 作者:最后的遥远  | 我要投稿

公考对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

大家或多或少有这个疑问,似乎公考题过于抽象,脱离实际,例如「判断推理」类题目在生活中并不常见。

事实上,公考题往往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里以最近的2个热门事件为例,分析如何用「判断推理」的思维深入分析。

一、两件看似无关的热门事件

最近有两个非常热门的事件,分别和李佳琦、苹果公司有关。

①李佳琦79元眉笔事件

9月10日,李佳琦在直播宣传一款79元的花西子眉笔时,有网友质疑产品越来越贵,李佳琦当场发飙回怼:“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有的时候找找自己原因,好吧,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好不好?”

②苹果官网辫子客服事件

9月13日,苹果iPhone 15系列机型正式发布。不过,苹果官网Apple Watch Specialist专家一对一选购页面的一张客服人员的形象引发争议。

有网友认为其形象和美国辱华角色「傅满洲」类似。苹果公司回应称,该客服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名女员工。

这两件事看似无关的事,其实内核是相同的,用「判断推理」的相关知识可以明确解答。

二、从「定义判断」分析李佳琦和苹果公司的「关键要素」

常看西瓜公考解题的小伙伴就会注意到,在讲解「定义判断」时,一定会强调「关键要素」的重要性。

这两个热门事件中,李佳琦和苹果公司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有非常显著的共同点:

无论是「带货一哥直播卖眉笔」,还是「苹果公司卖新款iPhone」,其最最关键的要素,都是「卖货」。

只要是「商家卖给消费者」的「卖货」行为,就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即:

顾客就是上帝。

「顾客就是上帝」是非常俗套又老气的概念,但不重视这个概念的卖货方,都死得很惨。

用「定义判断」思维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李佳琦和苹果公司都犯了「卖货」的大忌——不尊重消费者。

广义的「消费者」这个群体,是觉得不可能错误的。

大家可以思考下,李佳琦从「柜哥」带货带到身价数十亿,每天直播说那么多话,为什么就这短短的几句引发了轩然大波?

——原因很简单:「卖货」的最关键要素崩了。

李佳琦哪怕在直播中已经说了一亿字,其中9999.99万字都很正常,也抵不过这几句话的杀伤力——这几句话非常明确地传递出了李佳琦不尊重消费者的态度。

苹果公司的做法也是如此。

关于那张疑似辱华的客服照片引发了巨大争议,其种族、性别、相貌等都经历了各种反转和再反转,但这些事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中国的消费者有没有感觉不舒服——如果觉得不舒服,那就一定是苹果公司的错。

三、从「类比推理」分析苹果公司和李佳琦的相同性质行为

常做「类比推理」的小伙伴往往有个苦恼,就是看着似乎有关的选项逻辑关系并不正确,而看着不起眼的选项逻辑却和题干相同。

其实,这一困惑很好解决,关键就在于「类比后的逻辑本质,是否与前者相同(或高度相似)」。

2023年9月的「李佳琦眉笔」和「苹果辫子客服」事件,两者类比后的逻辑高度相似,在「类比推理」题中完全可以作为正确答案来出。

就像上文分析的那样,大家根本不需要考虑苹果那个客服究竟是什么种族、什么性别、为什么选择这个形象、全球形象是否统一,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

苹果在中国官网展示的那个「辫子客服」图片,是否让中国的消费者感到不舒服?

从以下3个角度判断:

①事件是否为恶意炒作

该事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基本是一个逐渐发酵的过程。截止2023年9月23日,没有证据证明该事件是由特定团体炒作或恶意抹黑,至所以「恶意炒作」概率不大。

②反方是否从「消费者感受」的角度反驳

根据西瓜个人在微博、知乎、抖音等平台的观感,围绕此事,正方基本都提到了「感觉不舒服」,而反方则往往围绕「苹果公司包容多元化」「不认识印第安人替印第安人瞎操心」「人家天生长这样就辱华了」等角度,反驳口吻以阴阳怪气为主。

由此可判断,在本事件中,即使是反方也几乎不会大方地喊出「我就是苹果的消费者,我感觉这张图片很舒服」,说明「中国消费者感受不舒服」是一个普遍现象。

既然消费者确实感受不舒服,大概率也不是炒作,那么此事件就可以定性了——苹果公司做得不对。

两者的「类比推理」关系如下:

李佳琦直播卖眉笔→商家卖货给消费者
苹果公司卖苹果产品→商家卖货给消费者

李佳琦怼观众「哪里贵了,买不起想想自己的原因」→商家让消费者感觉不舒服
苹果公司在中文官网设置「辫子客服」→商家让消费者感觉不舒服

因此两者内在逻辑关系非常相似,都是经典的反面案例,所以在公考中可以作为「正确选项」来出。

四、从「逻辑判断」简要预测苹果在中国的未来

经济向好时期的普通外国产品,和经济下行时期的美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境遇是完全不同的。

苹果公司在乔布斯去世后,其每一代电子产品都饱受质疑,例如信号差、硬件升级「挤牙膏」、配件易损耗且不通用、便捷操作远不如安卓等。

为什么之前那么多争议,没有对苹果公司造成严重的影响?

用「逻辑判断」的思路分析,那就是苹果公司始终保持了核心竞争力——尤其是高度的「逼格」。

iPhone曾经在外观、屏幕、拍照、音乐等多方面相对安卓手机有明显优势,并具有两个巨大优点:「操作流畅」「App广告少」,这使得IOS系统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比安卓用着更舒服。

但2023年,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苹果的优点逐步丧失,现在肉眼可见的优点可能只有「广告少」了,但之前的缺点却大部分存在,唯一改正的Type-C充电口还是在欧盟立法机构的重压下不情不愿做出的。

另一方面「美国产品」在中国民众中的形象越来越微妙。华为Mate60突破制裁固然影响了苹果的决策,但美国政府和民间这么多年来所做的这么多事,更是让中国的民众都记在心中,反过来影响苹果产品在华的销量。

从奥巴马、特朗普到拜登,美国敌视中国的行为越来越多,围堵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小动作越来越恶心,挑衅行为越来越高调,就连企业的辱华行为也一件接一件,很难让中国民众不敏感。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包括华为在内国内的其他知名手机厂商或多或少都有些黑历史,但在2023年,中国人看到华为能够突破封锁,那是相当的扬眉吐气,很多之前的小事也放下了。

苹果之前在中国官网的做法就很不谨慎,比如「比更大还要大」「让妈妈开心的手机,开了又开」「信息真的笑,笑出声」等搞笑广告词等,只是之前没多少人关注。然而在2023年,苹果如果再不重视官网的建设,不考虑中国消费者的感受,那后果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用「逻辑判断」思路分析,苹果iPhone15系列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可能不会太好。如果苹果公司一如既往地不改正错误,未来整个公司的发展前景也会遇到阴影。

总结:

欧美有的奢侈品会把「辱华」当成逼格,犯了又犯;而国内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即使对方明着辱了,也赶着上去跪舔,那可正是:

当然,对于苹果公司的做法,也有某些殖人或者拿了钱的生物在各种平台洗地。对此,只需要结合「判断推理」的基本思路,用一句话就可以反驳了:

请苹果公司去找一位非洲裔之外的皮肤颜色深的人,拍一张此人拿着西瓜吃炸鸡的图片,也「全球统一」放在官网上作为宣传。只要苹果公司敢这么做,我就承认「辫子客服」图片没问题。

提升逻辑思维(5)判断推理与李佳琦眉笔、苹果辫子客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