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写的故事-2
为什么我会写这样一篇文章呢,基于我写过很多东西但是无一例外的被各种可抗不可抗的原因阻挠,对此我感到无奈,悲愤,感慨。
最为经典的一次发生在两年前的暑假,我刚经历高考的洗礼,满心皆是海阔任鱼跃,天涯任鸟飞。终于可以不用局限于揣摩高考作文的出题老师想让我们写什么,解开束缚思想的脚链随意起舞。但是当我真的面对电脑的时候,我竟不知如何下笔,仿佛没有了主题,没有了事例我便无法挥毫腹中笔墨,一抒心中不快。
于是我开始思考,我都写过什么东西,学校考试要求的正能量爽文,无聊随笔的小故事打油诗,从中我挑不出一篇我有印象并认为自己写的十分精彩的文章,而圣陶杯获奖的那篇《远方》我所记得的不过是立意于家乡便是远方,远方何尝不是家乡,我若路过光阴,何必远游。当然,为了符合正能量的前提我将最后一段删去,断章取义成从心游,何必为家乡远方而禁锢自己前行的脚步。但是当我准备再重写一遍这篇文章时却发现味同嚼蜡,我自己看过一遍都有此感受,更何况要拿于百家欣赏,只能作罢。
而我的随笔故事中我自认为不错的那篇《巧克力》是受叙利亚冲突影响所作,主题反战,但首先我自知文笔不够出众,而反战题材的文章又多类同,想从中脱颖而出可谓难上加难。最为流行的校园爱情故事却是我心中不耻且羞于创作的题材,更何况我对此并不感兴趣,心无所向难出高文的道理我还是懂的。而同样流行的网络题材玄幻小说则如出一辙,故事平淡,人物雷同,我也没有什么新的好点子或者剧情。科幻类文学我倒是十分感兴趣,但翻翻书发现我所谓的妙点子前人之述备矣,不得不说心中挫败渐生。《高三是只猫》是个三部曲,虽然有在班里小范围传阅,甚至我的好友说他能帮我再编辑投稿,但是其本身就是随笔所为,难登大雅之堂,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没有灵感结尾,所以名义上的三部曲其实只有两篇文章,最后一部处于一直拖稿的状态,随着毕业我的原稿也丢失了,想想甚是遗憾,若是完成说不定真的可以再加工试试上传的。
写作倒不是没有捷径可走,翻一番名作或者文学杂志之类的倒是可以看到很多不错的文章和立意,再结合当下热点和个人见解会是个不错的流水线方式,但是对我而言又没有什么意思,更何况我又不是专业作者需要靠此赚钱,写与不写随我心意,但是想写些什么又无处落笔的心态着实折磨人,那种如喉中存梗不能高声宣泄的感觉相信很多人可与我共鸣。
于是在电脑前抓耳挠腮了1个小时之后,我选择写一篇不能称之为文章的文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在乎题目和立意,不限文体,于是这篇文章中有游记,文言文,散文,现代诗,我酣畅淋漓的抒发着心中对这个世界,这些年的真实想法,写的过程中同样在审视着自己的过去,虽然这篇文章除了我之外没有人阅读过,但是却是我最为自豪,最为满意的作品,不拘泥于行文格式,不必强赋新词说旧愁,不需旁征博引,我也明晓了为什么会有写作给自己看的说法,有些东西写出来和在自己心中独言完全是两种感觉,就像有个你从文字中跃起,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初衷,不过是一时兴起无事可做,拿起久久放下的思绪,作一篇给自己看同时也能分享出去的文章。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