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日专生203日语跨考南京大学社会保障专业上岸经验贴

2023-09-08 14:07 作者:初盟日语专业考研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

本次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日专生跨考南京大学社会保障专业上岸的经验贴。作者同学从择校,到初试各科目准备,再到复试准备,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十分详细的建议。这篇经验贴全篇六千余字,内容详实丰富。希望同学们能够耐心看到最后,相信对于大家的备考会有所帮助。



PART.1

个人情况

本科是双非院校日语专业,选择跨考了南京大学的社会保障专业,二战上岸。

(1)从日语水平来看,我的日语水平大概是专四良好,日语N1刚过线,三笔差一分没过这么一个很菜的情况。考研一战日语79分,二战日语72分,总体来说成绩都不是很好,但是由于跨考比起英语一而言,日语并没有花费我太多的时间,外语这个成绩虽然没成为优势但也完全没拖后腿。所以作为日专生跨考有日语203的专业学校优势其实是很大的

(2)从对日语的兴趣来看,过去对日语的兴趣很大一部分出于日本漫画音乐之类的,但在学习日语过程中发现单纯的兴趣是会慢慢淡化和转变的。大二下学期疫情网课期间算是一个契机,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赋予自己人生意义。中间经过了一些波折和思考,最终在大三下选择跨考一个在我看来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专业:社会保障。一是因为社会意义不太容易由于自己的主观意志的变化而淡化与转变,具有长远性。二是日本的社会福祉专业比较发达,在日后研究过程中也能够继续利用日语阅读文献做研究,不至于完全抛弃日语。三是利TA性性格使然。社会保障是一门研究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学科,我希望未来从事这个领域能够为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做出一份贡献,这也是我后来思考的人生意义。虽然有点理想化,但这份初心一直在支撑着我努力,也是我备考过程中艰辛时刻的重要精神动力。


PART.2

如何择校(主要针对日专生跨专业考生)

01专业的选择

日专生选择跨考其他专业,可以根据兴趣和未来规划。出于兴趣考虑可以选择文博、教育学、国际关系(考日本研究院)等等;以后想要考公可以考虑汉语言文学、计算机、会计、法律非法学(相较本科出身的法律专业岗位较少)公共管理等专业。


02优先选择能够考日语203的学校

对于日专生而言,考日语203相比起英语一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备考要比准备英语一要轻松一些,另一方面只要好好准备成绩基本比较稳定甚至可以成为一项优势。但是如果相比较之下考英语二的话可以自己适当判断,英语二难度相对要低,而近年来日语203的难度是在不断上升的。同时选英语二如果一志愿没上岸会更好调剂。


03比较专业课考察的内容

有的学校专业课会涉及数学、统计方面的内容,这对于没有学过数学的学生而言是有很大难度的。南大社保专业课就是两本书大厚书,没有那么庞杂,对我而言比较好吸收。但是近年来,对于书本外的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高,非常考察专业文献信息搜索整合、理解记忆的能力,大家可以自己斟酌一个难度在自己接受范围内的学校。


04了解招生情况

在研招网上搜索想要报考的学校的专业的招生数量(除保送名额外的)以及复试线。一定仔细比较3-5年内的一个招生情况,招生越少意味着落选的几率越大。


05了解学校是否会歧视本科出身和跨专业学生

南京大学这两个情况都没有,老师们都非常好,一切全凭自身的实力。同时要注意报考的学校是否有压分历史尤其是非自主划线的学校,避免排名靠前却没有进国家线的情况。最好报考保护一志愿的学校。


PART.3

初试经验

政治

我一战政治成绩是75,二战成绩是74。成绩不算高但胜在稳定,我认为能够保证稳的关键是选择题。一战政治的选择是46分,二战跟一战差不多。这两次政治考试其实题目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选择题,能够明显感受得到出题组的反套路决心。今年政治选择题翻车+分析题压分导致政治不上线的情况格外多,我认为政治求稳是最重要的。

01政治准备过程

①政治开始时间不宜太早,根据个人情况从暑假-九月-十月选一个节点开始就可以。1000题刷2-3遍,但重点不在于遍数而是错题知识点的回顾和记忆

②肖八出来以后把肖八选择题刷好的基础上,把其他各路老师的选择题也都刷一下,提高自身对于基础知识和时政不同出题方式的接受度。

③肖四同理,只不过肖四出来以后也要重点准备分析题的背诵。

顺带提一下对于网课的态度,我认为政治本身基础好尤其是文科生,网课是可以不用看的,省下的时间用于刷题看书以及其它科目。政治经济学比较难理解的部分可以选择看网课,其他的基础知识摄入靠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就完全够用。如果是本身政治基础并不好的,可以选择跟一下网课。不太建议把太多时间花在政治上,为了政治拿80+高分付出过多时间性价比不会很高,除非你的政治基础比较薄弱或者你考的学校和专业特别特别卷。对于跨专业的学生,需要把更多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


02政治考试经验总结

(1)要把重心放在选择题上。决定政治成绩的关键在选择题,决定选择题的关键是多刷题。

从备考初期的1000题,到后期的肖四肖八,同时其他各种考研政治老师出的选择题能做都做。基础打好的同时尽可能扩充自己的选择题题库。虽然有些题你会觉得很奇怪,但关键是要了解到这个题目想要考察你的点什么,而不是纠结这道题出的好不好。具备这种素质,考场上的选择题基本不会翻车。

(2)选择题之外的分析题不用开始的很早,在肖四出来之后背就完全来得及,厘清逻辑思路进行背诵可以事半功倍,可以根据哲学、史纲、毛中特、思修、时政每个不同的类别进行集中记忆。分析题的答题办法:点题+背诵+材料。(在此之前自己专业课的东西一定要背好,等肖四出来以后政治背诵会花费大量时间)

分析题答题技巧主要是以下三点:

①笔迹工整,结构有序,不要太乱;

②肖四四套都背好,能够做好灵活运用;

③在考场写分析题的时候注意结合设问和材料。我一战的时候栽在了笔迹上,因为怕写不完太乱了,答完还剩三十分钟;二战栽在了背的不够全上,只把肖四前面两套的重点背了,但后两套的没有背好,结果前两套的内容基本上是没怎么考的。

参考书目总结

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精讲精练,肖四+肖八。

其余选择题刷题可以参考:腿姐、徐涛、杨亚娟、石磊等老师的押题卷。



日语203

我的日语虽然过了N1,但是坦白地讲基础并不好,所以日语203分数并不高。一战79,二战72分。我可以说一下我的经验教训,大家可以引以为鉴。

日语203包括四部分:完形填空20题、阅读理解4篇、日译汉文章一篇、作文一篇。

01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主要考察基础内容,完形对于基础不太好的人会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大家尽可能打好基础。完形包括各类词汇的含义、用法、读音的考察,里面可以细化出好几种不同的题型。

(1)在刷真题之前要做好准备,自己做好词汇、语法的学习记忆,推荐考研日语蓝宝书和绿宝书;也可以在网上搜集关于日语203完形的笔记,比如ば、のに等的各种用法。

(2)自己做题的过程中也要积累做好笔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3)切记不要浪费真题,因为做了一遍对完答案再做的时候会形成记忆,后面刷好几遍的时候虽然正确率会大大提升,但其实对于能力提高方面作用不大。

(4)尽可能的刷多套完形填空题,做得多了就会熟能生巧。


小编有话说:欢迎大家关注联盟日语公众号,公众号设有语法专栏词汇专栏总结203日语考点,帮助大家打好基础!


02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今年考察到了专八的内容,对于阅读理解的提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词汇量,二是技巧的掌握。词汇量可以通过多刷阅读题来扩充,技巧的掌握可以在每次做完一套题之后根据错的点进行一个深度分析并进行整理。203的阅读理解在刷前几年的题的时候侧重技巧,会出现看得懂内容但选择不对的情况;但近年来的阅读题的理解难度越来越大,所以要多刷阅读题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不要完全依赖技巧,读懂很重要。可以刷真题专八的阅读题。


03日译汉

日译汉部分在刷真题的同时,需要自己先写,然后对照答案进行修改。不要为了省事一边看题一边看答案,这样会产生一种我也会的错觉,在自己真正落笔写的时候才能察觉到自己的不足所在。除了真题,日译汉平时也要多多训练。非常推荐初心日语的天声人语栏目,看的同时做好一些陌生词汇和语法的积累,对于提升日译汉水平很有帮助,准备考笔译证书的也可以看这个。


04作文

作文是我的最大弱项,经验教训就是一定要自己落笔在纸上写,然后找人修改。

具体的写法教程根据基础不同自己可以选择,比如自己看例年的范文总结模板、自己报网课或者1V1辅导这样。我的做法是划分了不同类型的作文,然后针对每个类型总结不同的模板,然后进行各类题目的应用书写。同时看初心日语针对203日语的一些往年范文以及《日语优秀作文精选》上下两本书积累词句。但我在遣词造句上还是存在中式日语的情况,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一方面。


05真题的选择

大家在买真题的时候最好选择解析详细的真题,网上存在大量真题只能说是有答案,但是解析非常少,不利于后期答案订正与知识点积累。

参考书目总结

《考研日语蓝宝书》《考研日语绿宝书》

《日语优秀作文精选》上下两册

初心日语的天声人语栏目+203真题范文 专八阅读真题


小编有话说:强力推荐《考研日语203真题必刷卷》!阅读翻译部分都带有全文译文,阅读题也能用做翻译训练,将真题最大化利用!更有中日教师联手撰写的精彩范文,附带日籍外教朗读音频和讲解视频,帮你彻底吃透真题!





专业课(针对南大的社会保障专业)


01专业课一:公共管理(124分)

考试考察基本没有课外的内容。但是背诵难度比较高,前期理解背诵非常困难。我的建议是结合真题题目和课本内容整理成背诵的笔记再进行记忆,时间充足的话自己整理是最好的,一边理解一边整理。可以参考这本教材的配套笔记,把所有覆盖到的知识点都背过,避免考察到没背到但是是书本范围内的内容。

参考书目:陈振明《公共管理》+配套笔记


02专业课二:社会保障(107分)

学习方法同上,但这本要相对好理解一点。只是近年来南大社会保障专业课二考察的内容对于书本外的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不但要将专业课课内的书本知识背熟全面掌握,还要对课外的社会保障时政内容自己进行信息的搜索和记忆。我的一战失败主要败在了这个方面,大家在搜集整理了知识之后,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对这些已经整理好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上。搜集整理只是一个前提,重点是记忆。确实前者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可能会让你很疲惫,让人有一种我努力准备了的错觉,但是如果后期没有将这些整理的东西完全吸收内化,等于你的这些努力白费。

参考书目:童星《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03具体记忆方法

具体记忆方法:根据自己整理的背诵笔记,每天每科各背2页a4纸(可以结合自己情况来分配背诵量,一般来说在九月之前两门专业课能过第一遍)。背诵的话上午一遍,下午或者晚上一遍,第二天上午再一遍。背诵出声,理解记忆。这样三遍一个循环再起码过三遍以上,就基本能够记忆的很好了。不盲目追求记忆的遍数,关键要能够看着题目背诵下来。一定要动脑理解记忆,否则记忆的只是知识的“形”而不是“魂”。


04背诵过程中的“坑”

背诵过程中的“坑”。背诵专业课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容易掉入的坑,就是主观认为这道题可能不会考,原因大概如近一两年已经考过了、太偏感觉不会考之类的。这是考试中的大忌,一定要注意。我在一战中就吃了这样的亏,题目并不难但是考察了很多近两年考的内容,但我主观认为不考所以忽视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非常重要!


PART.4

复试经验

01初试成绩不仅看分数也要看排名

因为我报考的是自主划线的学校,所以非常看重考试的排名。分两种不同情况,分数低以为没有希望,但出排名发现自己在复试名额内;分数高以为自己有希望,但出排名发现自己排名非常往后。我比较幸运属于前者。有的学校不出排名,会出复试名单,但是这个名单出的会比较晚,可能来不及准备复试,所以大家在初试考完以后一定要开始准备复试,无论觉得自己如何希望渺茫。有时候上天会给你打开一扇窗,需要你自己去把握机会。


02复试时间

一般学校公布复试时间的日期和具体笔试面试日期很接近,所以不要等出了复试时间再准备,除非专业课基础很好否则一般是来不及的。


03复试具体准备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专业课面试+外语面试)。

①笔试。考察专业课内容,面试内容根据学校不同会有出入,可以搜集前几年的题目来参考。重点关注学校老师的论文近年来的时政热点(会重复考察)。

②面试。南大社会保障专业的面试内容就是专业课内容,采用抽题的方式,不会问个人情况。外语面试会问一些个人情况,有的也会涉及专业课内容。一定要提前询问招生处用英语还是日语。往往会有前一年用英语,今年用日语的情况。比如我就是那个倒霉蛋,以为前一年用英语今年也会用英语,准备了大半个月的英语打了水漂。


04其他准备

由于今年是线下复试,所以需要准备很多除考试之外的东西。

①相关的材料。如成绩单学位证之类的,复试前一天需要提交。特别是成绩单非常重要,如果是今年没有上岸准备二战的同学,毕业后发放的成绩单一定要妥善保存。个人简历也要提前准备。

②酒店以及交通的预订。出复试时间之后立刻预订,一般来说酒店越早订价格越便宜。


05导师的选择

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情况自己判断要不要复试之前联系导师,可以向以前上岸的学长学姐咨询这一方面的事。有的学校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会非常关注奖项、学术成果之类的点,这种情况如果可以证明自身条件优异可以提前联系导师。我的情况是最好复试合格以后联系导师,我认为这也是对导师的一种负责,避免联系了导师却在复试中没有表现好没有上岸这样尴尬的情况发生。


PART.5

心得体会

算是经过了两年的考验,我慢慢意识到考研上岸是一个努力、思考、运气三者缺一不可的一件事。努力和思考决定了自己的基础,运气则影响着自己的上限。

努力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一种“我认为我很努力”的陷阱之中,当然这不是否定自己的努力。比如我在一战的过程中确实非常努力,也沉浸在自己很努力的这个过程中,但在并不美好的结果的冲击之下,慢慢意识到这看似竭尽自身的努力,实则意义渺小。因为我沉湎于努力这个单纯的过程,而缺乏对努力阶段性实质成果的重视。比如我搜集了很多专业课的时政知识,也整理的非常详实,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最关键的理解记忆上没有做好,在脑海中也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其实就意味着前面所作出的努力其实是白费的,并没有转化为阶段性的实质成果,对于最后考试阶段的知识输出作用微小。或许难以保证努力一定会成功,但是有效的努力应该能够产生阶段性的成果,这些阶段性成果的不断积累奠定了我们能够在考场上进行知识输出的基础。

思考是备考和考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状态,也是作为研究生从事研究必备的品质。我过去一直在进行机械记忆,奉行只要重复的次数够多那么记忆的就足够扎实这条准则。但事实上真正到了考场上进行答案输出的时候,大脑只会输出真正理解的内容。有的内容哪怕背了很多遍,若没有真正理解,就非常容易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中遗忘。所以保持思考的状态去理解所学习、背诵的内容至关重要。要保持思考状态一定不要心急,慢慢沉下心理解学习背诵的内容,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但是会缓解焦虑,增强对知识把握的安全感。同时在考试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思考的状态,设问有时候会用陌生的方式来表达,如果没有沉下心来思考很容易误判认为这道题没有见过或是没有背过,但通过思考会发现其实是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回答的。这就是考试的难度所在,但又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小柒老师:其实这一块我特别有共鸣。每一年都会有同学跟我说,老师我已经很努力了,我每天花多长多长时间备考,我感觉好辛苦好累,可是总是没有回报。但是大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思考一下,自己是真的很努力,还是“看起来”很努力,最终感动了自己。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大家所花的时间毫无意义而否定了大家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时长依然很重要,但并不是指一天一定要学个十五六个小时,而是长时间一天天积累下来的时长。但与此同时,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复盘、反思更为重要。举个例子,你在做完形时,是看完做完题目,核对完答案正确与否就过去了,还是会去理解每一道题目的内容,去搞清楚自己为什么做错,做错的原因是什么,其他几个选项为什么会影响到你的判断。这个考点有哪些相关的知识点,这里考察的是哪个用法,我自己会用这个知识点表达么。或者,某一句影响你判断的长难句,你有没有沉下心来去拆分、思考他的成分、表达,真正去理解这句话的主干和想要表达的意思,还是打个马虎眼就过去了。很多同学会花1个小时去做3篇完形填空,但很少会有同学会花1个小时做完一篇之后认认真真去思考、复盘一遍。久而久之,善于思考的学生明显就会有比较大的进步。但考试的特殊性,更多的同学关注的是我有限的时间内“看/做”完了多少,而不是我真正“学”完了多少,这两者内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思考。)

运气是我过去以来一直忽视的一点,虽然乍听上去有些玄妙,但是会发现在很多命运的重大节点上,运气往往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我深刻明白很多没有上岸的人并非是不够努力或是不懂得思考,很多比我优秀的人只是不像我这次一样幸运(并没有谦虚)。事实上我在过去实在算不上一个运气好的人,从过去来看对于我命运节点的考试,都表现的一塌糊涂,于是我学会更加努力扎实我的能力基础,哪怕运气之神并不会降临但起码也不会太过糟糕。那么如何让运气变好呢,坦白而言对于好运我也非常陌生,只知道运气这个东西几乎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准备周到。虽然网络媒体在嘲笑大学生求神拜佛寺庙热,但是在彷徨无措的命运混沌点,难免会选择向虚暝中寄托一份虔诚的祈盼。如果能够缓解自己的焦虑、增强自信与底气我认为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增涨运气的办法。只是要记得再好的运气也需要努力来驾驭。

值得庆幸的是,这么多年来考运第一次降临到我身上,比如我的初试分数并不高,但却发现自己初试排名第三,研招网录取四人;本来以为自己算是擦边进的复试,担心自己被刷,却发现今年扩招招九人,这是近很多年都不曾有过的情况;本来以为专业课二考得很差会影响复试,却意外发现我的专业课二排名第二。准备复试的过程我没有任何的松懈甚至是更加的努力,只想珍惜这些我过去不敢奢望的好运,于是复试过程也很顺利,成功上岸。其实到现在我还有种恍惚的感觉,自己居然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有种不切实际的感觉。

在一战的时候我曾无数次幻想这个时刻该做什么,但却成了一场空;在二战的时候我学会了不再空想未来尚未发生的事,但所幸也有了一个好的结果。其实在这次看到初试成绩的一刻,我本已经认定我上岸无望了,内心的焦虑只能通过读书来排解,也确实看开了很多,人生亦或是未来是个很宏大的东西,只不过我们有时候把它仅仅局限成了眼前的目标,只要把这个目标一脚踹开,就会发现它后面藏着更加广阔的世界。总而言之,无论未来是否成功上岸,或许都是对于自己而言最好的安排。


END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 

初盟 

初歆 

爱初心英语 

爱初心日语 

联盟日语 

日语专业考研 

日语MTI 

初心百科 

爱初心 


官方网站 

www.iChuXin.com 

www.ChuXin.vip


2023年日专生203日语跨考南京大学社会保障专业上岸经验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