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谁是散户的真爱?那个拼命叫你卖的吗?

2021-02-03 00:21 作者:进击的诗与星空  | 我要投稿

1月29日,证监会披露了2020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在这20起典型案例中,财务造假占6例。

 

需要给证监会正名的是,财务造假也好,信披违规也好,操纵内幕也好,绝不仅仅是60万罚款上限。

 

对于上市公司违法现象,至少有两套流程进行法律的惩罚。

 

第一套是《证券法》,新修订的证券法已经大幅提高了60万的罚款上限:有违法所得的一律没收,并大幅度提高罚款数额,其中,欺诈发行最高罚至2000万。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资金金额百分之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罚款。

 

第二套是是《刑法》,比如,*ST毅达的案件涉及到了刑法,时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以及时任财务总监兼董秘两人均被判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时任财务经理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其中的有期徒刑的判罚依据来自于刑法。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造假,从来就不是60万“封顶”,媒体的有倾向性的解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提醒投资者,证监会每年把上市公司的违法案例整理汇编成册,以儆效尤,这是多么疼爱中小散户的行为啊!

 

这6个财务造假的案例,分别是:康得新、康美药业、獐子岛、东方金钰、长园集团以及中健网农。

 

除了中健网农是新三板公司,长园集团案例比较特殊外,其余四家,星空君都曾经揭露过,甚至远远在这些公司暴雷之前就做了“预警”。

 

这就回到了两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一是财务数据究竟是说明过去还是说明未来。

 

二是不懂公司的业务,只看财务数据,是否能判断公司暴雷。

 

这两个问题是星空君经常遇到的触及灵魂的拷问,多次在某球状投资社区被骂的狗血喷头。

 

然而不幸的是,财务数据不仅仅代表了过去,更代表了未来。

 

为什么这么说?

 

上市公司出现资金链吃紧的时候,哪怕营收规模还在扩张,业绩还在成长,却通常预示着经营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差不多能提前一两年甚至更久,出现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

 

像康字头的公司都出现了存贷双高,东方金钰更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常年为负数,长园集团则是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

 

这些问题会出现在暴雷之前,出现征兆的时候,就是提醒投资者上岸的时候。

 

如果依然不知悔改,沉浸在所谓的花里胡哨的生态圈、产业链中,那真是没救了。

 

除了财务造假,证监会通报的典型案例中,大部分案例也都能提前从财务数据中心发现预警信号。

 

其中,最常见的三种犯罪手段如下:

 

一、关联方占用

 

其实,会计准则定义的关联方交易,和证监会定义的关联方交易,并不完全相同。

 

相对来说,准则的定义比较宽泛、概念化,证监会的定义更加具体,甚至明确到持股比例大于百分之几。

 

这是因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猫腻太多了。

 

简单理解,关联方就是和上市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实控人、高管有勾结的企业,和这些企业发生的交易,一律归为关联交易。

 

举个简单的例子,上市公司因为股价的压力,需要更好的业绩,把给关联方的销售价格提高一些,就可以收获更高的利润,从而抬升股价,大股东减持卖个好价钱,高管的股权激励计划也能兑现在高点… …

 

至于这笔交易,到底有没有真的收到钱,就不重要了。

 

更过分的,像辅仁集团,直接把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上市公司赚的钱、借的钱,统统由实控人转走,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这种赤裸裸的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在濒临跑路或退市的上市公司,还挺常见。体现在财务数据中,就是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合同资产)出现不正常的巨额变动。

 

还有一种情况是隐瞒关联方身份,把和实际上的关联方发生的交易,当做普通交易,不进行关联交易的披露,误导投资者。比如凯迪生态,隐瞒实控人信息及10余亿元的关联交易,形成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8.8亿元。

 

 

二、违规担保

 

根据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需要披露所有的担保信息。担保意味着风险,更有甚者,有上市公司利用担保手段转移上市公司财产:给一家皮包公司担保,借皮包公司套取资金跑路后,烂摊子扔给上市公司。因此担保信息的披露非常关键,富贵鸟在债券募集说明书中,分别隐瞒13亿元、24亿元对外担保,挪用募集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或从事资金拆借。

 

其实违规担保是个屡禁不止的管理漏洞,由于担保不需要动公司账面一分钱,所以违规担保很难提前发现,大部分担保暴雷都是事后才知道。

 

如何避免担保雷呢?

 

曾经处理过多起担保案件的星空君表示经验丰富,其实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资产规模比较小,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的担保是破不了产的。

 

三、炒作内幕消息

 

证监会有一套鹰眼系统,能够精准的发现大资金的异常操作,所以绝大多数炒作自家股票的情况都能被发现。

 

星空君曾经参与某零售行业信用卡套现监测系统的开发,数据模型的套用非常简单,你找亲朋好友代持的拙劣手段,在信息化手段的眼里都是小儿科,不要小看大数据的威力。

 

 

凯瑞德实控人吴联模配资14亿左右资金炒作自己公司的股价,同时操控上市公司利好信息发布节奏影响股价。最终非法获利8500余万元,被处罚没款5.1亿余元。

 

还有一个比较高端的玩法:远大石化控制18个期货账户,大量连续买入聚丙烯期货合约PP1609,同时在现货市场通过直接购买、代采代持等方式大量囤积现货,制造聚丙烯需求旺盛氛围,影响期货合约价格,涉嫌操纵期货市场犯罪。2020年9月,法院判决远大石化罚没款7.4亿元,董事长吴某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00万元。

 

这个案例有两个警示,第一,在新证券法生效之前,就判了远大于60万的罚金,甚至还给关了4年,不要低估刑法的威力;第二,虽然太平洋对岸多空对决、散户机构对决热闹非凡,但在A股,一定要坚守底线,否则会有社会主义铁拳来教训。

 

四、结论

 

2020年是个神奇的年份,灯塔的民主制度人设崩塌了… …

 

2021年是个神奇的年份,灯塔的资本市场人设崩塌了… …

 

回过头来对比A股和美股,发现终于活成了对方的样子。


谁是散户的真爱?那个拼命叫你卖的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