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至2050金星的能源结构
原子能的登顶之初:2000——2011
由于水星怪物对清国西北、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大部分地区以及西伯利亚、东欧、中欧及东南欧地区的竭泽而渔式攫取资源,金星化石能源储备大幅减少,艾尔迪亚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借着石油资源的丰富储备从而垄断了能源跟化工。为了解决像苏联、东马莱国等化石能源匮乏国,核电得到大力推广。
早在1955年金星人就已经有核反应堆投入运营,然而核能发电成为主流则要等到1980年水星怪物推进到东马莱国的时候,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前线燃料缺口,大量核电站得以兴建,各国海军也制定了全核化方针。
虽然核能的广泛运用让金星文明避免了能源危机,然而此时的反应堆有这燃料利用效率偏低、乏燃料产生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于是针对铀反应堆的后继研究也就开始了。
2012——2040
早在1998年时人类就已经开始研究第三代步行轨道突入兵器,在开发第三代轨道突入兵器时其配套的快中子增殖堆也在同步研究,终于金星历史上第一个实用化的快中子增殖堆在2001年投产,2003年小型化到OAW-22步行轨道突入兵器上。在人类把水星怪物赶出大气圈外后,人们就开始考虑铸剑为犁让快中子增殖堆成为下一代核反应堆发电。
快中子增殖堆的投产使得以往的乏燃料得到了充分利用:在以往被视为炮弹原料的铀238如今可以被用于增殖钚239,铀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更重要的是:快中子增殖堆的推广使得原先只有4个国家掌握的核武器变成了所有国家都有掌握的可能,很快在给各国带来充足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核军备竞赛。
由于快中子增殖堆的产钚能力优秀,各国都担心一旦自家海军战舰被击沉后敌军会不顾一切的去打捞沉船以获取核原料,外加各国的压水堆舰艇跟常规动力舰艇尚未全部退役,故最终只有远东共和国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以及艾尔迪亚的54型驱逐舰使用快中子增殖堆。
2040——?
2040年,随着联合国《限制核军备发展条约》的签定,拥有优秀产钚能力的快中子增殖堆最终走下了历史舞台,更加清洁的钍基熔盐堆开始被广泛运用。
钍基熔盐堆的核废料产生远低于过往的任何裂变堆,而且其安全系数更高,燃料来源也更丰富(除了金星自身的钍储量外还有大量进口自地球共和国和火星各国的钍),很快钍基熔盐堆便渐渐取代了各个城市的快中子增殖堆。
而海军此时整面临早期核动力舰艇的退役潮,为了填补舰队空缺,很多以钍基熔盐堆作为动力的全电推进舰艇很快便投入服役。其中以大臣级航空母舰为代表的新一代航母为典型,全核舰队时代也彻底到来。由于钍基熔盐堆的种种优点使得其将会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金星文明的能源支柱和船只动力、同时金星各国也在寻求钍基熔盐堆的小型化以便让它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