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神3.5版本考据】大世界--沙漠改革猜想:基建升级、人才回流

2023-03-07 00:00 作者:好学好玩的啤啤boy  | 我要投稿

结合近期官方宣发,3.5 风花节期间的大世界有许多有意思的现象。其中,坎蒂丝和塞塔蕾的对话颇为吸引我。表面上,这段对话体现塞塔蕾回乡支教的所感所悟,但实际上,是浓缩了许多虚拟、现实回乡支教人员的想法。

塞塔蕾所犹豫的,是赛诺所担忧的教育紊乱现象是否会出现?

我认为,塞塔蕾所代表的沙漠教育人才回流,短时间内不会有意外,至少不会因为内部因素而受影响。从 V3.3 至今的各种现象浅析,教令院所代表的雨林势力、阿如村所代表的沙漠势力,都有促进双方各领域交流的意愿和潜藏需求。

为何是潜藏需求?这点是针对民间群众而言的,因为沙漠和雨林的隔阂、对立积怨已久,仅 V3.0 以来发生的事宜,许多源自民间的成见、偏见,短期内还难以消除。

但双方又确实有促进交流的需求:

沙漠势力需要极大地吸引雨林势力参与各领域的建设,并借此初步开展与其余六国的交流;

雨林势力需借此机会,改善与沙漠势力的关系,维持须弥现有的稳定,为免再生内乱。

根据第二点原因,联想塞塔蕾回沙漠的初始原因:摆脱教令院的利用和桎梏,重拾对沙漠的感情和信仰。

而在重寻乡情和信仰的过程中,她才选择了 教育 作为奋斗方向。

其实以塞塔蕾的资质,除了教育,她仍有其他发展方向,但促进她选择教育的因素是什么?

——【宏观原因】

当地知识和文化的贫乏,导致沙漠势力对世界的认知与外界脱轨。

沙漠知识文化的贫乏,有两处体现最具代表性:

  • 以拉赫曼为代表的镀金旅团部分成员,只能过刀口混迹的日子,屡次沦为几方势力博弈的工具;

  • 以芭别尔为首的塔尼特部族,以及类似的沙漠少数部族,对外界的认知不全,以至于圈地自萌。

当然,第二点不属于塞塔蕾考虑的范围,但背后确实蕴含沙漠文化知识教育滞后的恶果。

——【微观原因】

沙漠地带百废待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充足的基层通识人才。但此前的环境动荡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流失,以至于缺乏支撑教育的人力、物力。

以塞塔蕾自身,难以婉转如此恶劣的局面。这一点需要阿如村官方、雨林上层和边境管理机构共同协力。

所幸,阿如村官方都鼎力支持和理解塞塔蕾,在内部初步建立可实行的入学教育环境。而以小草神的意愿和能力、赛诺的大风纪官背景,以及塞塔蕾原先在教令院的少量人脉,现行接受教育的沙漠学子,日后想去教令院进修及在将来反哺沙漠,指日可待。

这一过程的现阶段难点是,如何尽快实现青壮年回流,让更多受教育的孩子有相对稳定的家庭生活环境。

关于这点,我有个不成型的设想供大家讨论:由小草神作信用背书和顶层设计,为喀万驿等边界常驻管理机构下放更多权限。等地方资金充裕后,开启类似 “罗斯福新政” 的行政计划,以持续投入基建以持续创造基层就业岗位。

这样做的好处:

  1. 大量吸纳原 “镀金旅团” 的青壮年,一举三得:组织基建劳动力/ 稀释 “镀金旅团” 武力/ 稳固无数青壮年背后的家庭

  2. 大量基建项目可吸引 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地区 的工程优势,例如:教令院的知识体系、枫丹的设备制造开发、璃月的资金和人力组织

如果各地区均能参与沙漠地带的开发、建设,并且得到合理和可持续的收益,不仅有利于沙漠的改造升级,也有利于相关地区规避部分经济风险,而其他国家、地区的持续稳定,也反有利于须弥自身的发展。

我斩岩荧妹,愿为沙漠升级开山劈道!

所以,以塞塔蕾为首的回乡支教事业,不仅有利于沙漠的文化繁荣,也为沙漠的 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的长期、持续、稳定,奠定难以言喻的基础。而沙漠改造升级,以及之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也会扩散影响至须弥全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为须弥整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以上是小草神改革期间,沙漠内部自生的起步机遇。

而以迪希雅为代表的另一种力量,则体现沙漠势力另一个发展方向:主动对外输出

我说的对外输出并非贬义,而是代表沙漠人民愿意 “走出去” 的渴望。结合各方面而言,这三个字有许多意味。

如果只是单纯从行动理解,迪希雅一派的旅团势力早已实现 “走出去”,毕竟其势力的足迹涉遍须弥一半以上的地区。

但这种 “走出去” 也仅限于行动,并未拓展至其他方面,如:思想文化、深入的经济往来…… 结合上述,如此片面肯定不符合如今时势需求,而迪希雅所代表的势力,及时转型以融入时势,在我看来并非易举。

PV 曾提及,迪希雅的捐赠并非突然,而是早有计划。

我猜想,这不仅源于童年遭遇而为如今的沙漠孩子感到同情、共鸣,更是坚信沙漠和雨林之间的隔阂,总有一天会被消除。

结合她的经历和生活环境来看,这是一项卓绝的远见。

迪希雅此举所影响的不仅是她自己,也不仅是受资助的孩童,还有 。

以迪希雅的影响力,此举一出,必有后来者跟随。类似的善举不局限于资金赞助,更有行动援助、长期关怀……慈善举措相应而至。

更重要的是,此举将改善人们对镀金旅团的偏见,至少不再怀有敌意。从而在形象、思想两方面为镀金旅团创造更多合作交流的渠道。

结合上述的沙漠基建设想部分,这也是带动镀金旅团实现部分转型的关键一步。

一旦以上条件成立,沙漠资源的输出便指日可待。因为这些善举一旦形成长期、稳定的运作体系,无数受益的弱势群体将在以后的对外交流中,无形地输出沙漠的人文特点、从而逐渐扩大沙漠势力在外部的影响力。

当然,这种影响力必须得以合理的管理、控制,不过这是后话。

另外,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迪希雅的资助对象,并不仅包含沙漠地带的孩童,也包含出身自沙漠,但成长于须弥各处的孩童。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沙漠势力而言,无异于一场变相的界外投资。粗略捋一捋这笔资金的来龙去脉:

 雇主经济收益 → 支付旅团的劳动和服务 → 旅团储蓄&管控 → 捐献过程促生的资金转移 → 资金发挥作用,生产/ 转换人力和物力 → 物资受益于沙漠群体

这就是一条完整的资金运作链路,如果沙漠人群借鉴经验,加以创新并应用,相信会派生许多有益于沙漠群体的经济运作链路。

当然,这并非是迪希雅的初心,也并非许多沙漠人能准确预析的过程。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万物得宜的条件下,有时只需一阵东风,便可吹起无数风光。

——【End.】

文中不足之处,还请多多见谅!

【原神3.5版本考据】大世界--沙漠改革猜想:基建升级、人才回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