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通信工程考研经验真题2023数字逻辑与信号系统801电子信息技术
一、择校
报考生源、报录比、就业、歧视等问题
生源:百分之90以上上岸的都是双非,其中还包含少量三本。二本最多,其次一本,然后三本(真实统计,每年都有几个三本考上)。
歧视:有一些三本考生老是问学校有没有歧视之类的问题,其实理工很公平,成绩决定一切。歧视可能是极个别老师有这种行为,但是没用啊,他不能决定是不是录取你,因为学校是按最后的成绩排名录取的。
公平问题:学校不会出来解释的,我来给大家说说真实的情况。一般来讲初试70%,复试30%。2021-2022疫情影响复试只有面试,比例调整为初试85%,复试15%。就是说初试基本决定你能不能考上。但不是说复试就没意义了,每年进复试的各个专业总有那么几个高分被刷,原因很简单,复试不及格:低于50分。复试占比很小这对于那些关系户来说基本没有操作的空间,一般进复试的面试成绩在60-90,有关系的打99,折合一下能加几分?况且一般不敢打这么高。可能有人说复试进的多,录的少,这没办法,学校的政策,最后还是非常公平的按成绩来排名录取的,没录取只能自己反思一下了。通信一志愿录取率在70%左右,在所有专业算是非常高了
报录比:我们按2022的情况估计一下报录比,2022报录比肯定是最高的,因为2022报考人数是有史以来最高。报录比学术6-1.专硕6-1.官方不公开,我们的数据虽然不是官方,但基本是真实的。
近年录取情况:
特别提示2021人数包括调剂,2022为一志愿
电子科学与技术(2021年24,2022年8)
信息与通信工程(2021年20,2022年9)
电子与通信工程(2021年78,2022年65)
多少分稳:大家知道数学难度是变化的,专业课同样是变化的。比如2017年数学简单破纪录,130真的遍地都是,录取平均分比较高。2018数学又难的破纪录,这年280左右都录了近10个。所以这个多少分稳,不太好回答。一般超复试线20以上就稳了。
太原理工难吗:
实话实说,不难。
难度是相对的。太原理工的通信放全国看,结合实力和地理位置报考难度排名90左右了。地理位置是决定报考难度的首要因素。比如,深圳大学,广东工业,浙江工业大学,杭电,重邮。这些双非难度是明显大于理工的,还有:山东、河北、河南、江苏这些高考强省,也是人口大省,这些省份的双非甚至普通一本报考难度都可能跟太原理工一样。人口基本都是山西的2-3倍,报考难度也可想而知。理工作为一个211双一流,就业认可度还是很高的,所以,大家可以认为,太原理工是一块价值洼地,确定无疑。
补充:不卡四六级,本科期末挂科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如果初试分数低,复试各种大奖也很难救命,因为这是个三流学校。
就业展望:
只能说,非常不错。待遇和计算机软件类没什么区别,研究生刚毕业平均1w+,3年后一般年薪30w+。去向:三大运营商多一些,还有银行,各种研究所,海康、大华也有。要想就业好,编程能力很关键哦!通信电科,理工性价比最高的专业,截止2022还是,虽然这几年考的人越来越多了。但还是比计算机软件容易不少,可以跨考。
二、招生方向、导师、学术专硕区别
学术专硕区别:
1、考试科目,下图可以看到,学术数学1英语1,专硕2,数学1比2复习范围广一些,难度差不多(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参考各种分析,数学一得分普遍比数学二要低15-20),英语一难一些,比英语二难5分大约。这样算下来,数学和英语,学术要比专硕难20分。其他科目一样。即使如此,通信2022学术最低录取分数比专硕还是高了20分(学术最低分330+,专硕最低313)!原因,比较复杂,2022年有一些本校的二战考理工,学习能力相比双非都要强一些,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喜欢考学术。。。虽然缩招了没几个,但是这分数真的很可怕。2021也是学术高。综合近年的情况看,还是专硕明显好考。这和别的专业确实很不一样。。。
2、学术可以直博,专硕得考,但是很好考
3、学硕毕业有硬性要求,必须要发小论文;专硕没有。
4、住宿、学费:学硕专硕都一样,学费都是8000,通信电科在明向校区,那边现在都是6人间。
5、就业完全没什么区别
导师:
成绩出来之前,不要去联系导师,什么意义都没有,纯属骚扰。人家都不知道你能不能过复试线呢。更不可能给你划重点,透题。成绩出来之后,可以联系,但是此时的联系也仅仅是打个招呼,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千万不要认为导师说欢迎你加入他们,你就稳了。他不会也不能直接把你弄进去!如果你复试表现差,照样刷你没商量。学校的系统是按成绩排名录取的。
还有导师的方向问题,导师介绍那里写的东西,就是导师研究过相关的内容,范围相对集中,那就是他的方向了。你确定被录取之后,再联系下之前联系过的导师,他同意收你,后期学校会安排双选。你写他的名字,你们算是正式确定关系了。
导师也是人,人品肯定有好坏。所以有必要尽力通过各种途径去打听一下导师的口碑,人品等问题。当然,很多时候你没的选,比如一志愿成绩一般,你是调剂的。那你的可选就非常少,只能被选了。
研究方向:
2022招生目录做了一些调整,电子与通信工程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通信工程,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不管是什么,考的没变,大家也不用管那么多。考就是了。2022复试线,复试内容完全一样。
通信

三、初试真题题型、分值分布、考试范围、复试线
(2017之前只考数电,2018-2019考数电模电,2020开始考数电+信号与系统。)
指定参考书
1.《信号与系统》,梁风梅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二版),王毓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该门考试科目参考书相关内容各占50%】
信号与系统可以结合郑君里版本看,不过还是以指定的教材为主,同样,数电可以参考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闫石,辅助理解。
801涵盖的《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逻辑设计》属于通信类专业的必修课,相对《通信原理》的难度还是相对比较友好的;《信号与系统》题型以计算为主,要求掌握大量公式并融会贯通;而《数字电路逻辑设计》以设计、分析电路图为主,出题相对比较灵活,但只要熟练掌握各类芯片的功能,吃透历年题型并达到举一反三,应试完全不成问题。
太原理工大学从2020年开始选择这两门课程作为专业课考察范畴,截止今年共有三年的真题可以参考,个人认为也够粗浅的看出大势所趋了。
一、历年题型分析(801真题,我头像的 共重号)
2020年——【数电】(五道大题):三道常规设计题分别为加法器、双四选一芯片、存储器芯片的扩展应用;一道分析题为时序逻辑芯片和组合逻辑芯片的结合电路;一道进阶设计题(课程设计级别)。
【信号】(四道大题):两道分析简答题共包含6道小型计算题,考察知识点细碎且广泛;两道大型计算题分别为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频及变换域的综合考察、结合采样定理和滤波器的综合系统分析。
2021年——【数电】(四道大题):两道分析简答题共包含5个小题,其中包括一个时序逻辑芯片和组合逻辑芯片相结合的电路分析;两道设计大题共包括两个常规电路设计和一个课设级别的设计题。
【信号】(五道大题):两道简答题分别为5个需分析理由的判断题和一个系统性质的分析题(实际也考察了四个小方面);两道大型计算题分别为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频及变换域综合考察;一道经典结尾大题为各类子系统组合的综合系统分析。
2022年——【数电】(四道大题):一道分析简答题包含5道小题;三道电路设计大题分别为2道小题和2道大题。
【信号】(四道大题):一道分析简答题包含4道小题;两道两道大型计算题同样分别为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频及变换域综合计算;一道结合采样定理的频域系统分析题。
这三年的卷面分数都是五五开,两门学科各占75分。可以看出就数电而言,简答题的出现增加了考察范围,但本质上是大题的子问题拆解,所以在做真题时一定要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明白每一个环节的原理;对于课设级别的电路设计题出现也好不出现也罢,平常心一点尽力而为即可,这类题得分率极低,抓住此题外的分数也足够上岸了。至于信号,必考察信号与系统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求解(也会涉及系统框图),这也是《信号与系统》这一学科中最重要的两部分,这类题解法固定,得分率很高,只要熟记信号变换公式并计算认真即可。压轴题基本为子系统串、级联组成的综合系统分析,本质上还是系统函数的运用,难点在基于采样定理的信号采样和还原。
2003—2017年专业课只考察《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是很好的总结数电题型的习题册,这些年真题以分析、设计大题为主,部分年份有填空和简答,基本涵盖了数电的所有考点。
2018—2019年专业课考察《数字电路逻辑设计》和《模拟电子线路》,这两年的真题只挑后半卷的数电部分就可以。
2️⃣、历年主要考点汇总(真题关,注,我,头像 gzh)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
1.基本知识:数制转换,各种BCD码,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2.逻辑函数:与或式、或与式、与或非式等逻辑式的转换,卡诺图的化简与降维,真值表。
3.TTL门、OC门、CMOS门的特性,三极管的电流电压计算式。
4.组合逻辑电路:用基本的逻辑门实现电路,集成芯片的应用(全加器、编码器、译码器、数值比较器、数值选择器、奇偶校验器),冒险的判断与解决方案。
5.时序逻辑电路:用基本的触发器实现电路,集成芯片的应用(移位寄存器、同步/异步计数器、序列信号发生器),状态转移表、式、图。
6.ROM存储器的扩展:字扩展、位扩展、字位都扩展。
7.可编程逻辑器件:ROM RAM PAL PLA
8.555芯片: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及其原理、波形图、周期计算。
设计和分析大题,除了芯片的扩展和同类芯片的组合之外,最重要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一类题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相结合的大电路,分析时要注意所传递信号状态的持续时间。
《信号与系统》——
总体上是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频域变换域的分析,又分为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也是信号必考的两类题型,涉及傅里叶变换、Z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的求解、系统的性质、系统框图、零极点图等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傅立叶级数、不同域下的输入输出关系包括卷积、冲激/阶跃响应、频响特性、欧拉公式、采样定理等细碎的知识点。《信号与系统》的知识点又多又碎,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分类记忆,官网指定教材为梁风梅主编的《信号与系统》,前九章的内容全部都是要求掌握的。不过时域频域变换域以及连续时间、离散时间的公式可类比,记忆的时候找相同与不同,基于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会容易很多。
3️⃣、个人心得体会
太原理工大学的专业课难度并不算高,我当时八月开始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拖延到九月底才过完一遍书(拖延症真挺要命的),之后官网出通知另一门专业课改为《信号与系统》,用了半个月把书过了一遍,具体操作就是用半天汇总公式知识点,用一天做课后题,基本以一天半过一章的速度半个月就啃完了一遍书(这半个月只看信号别的科目都没看),虽然当时是形势所迫节奏很快但是信号我建议战线不要拉太长,最多一个月足够了,因为信号与系统是一个整体性很强的科目,战线拉太长会导致学后面忘前面知识串联不起来,对于公式性质的灵活运用是很不利的。对于一段时间只看信号会忘记其他学科内容的担心,我当时是啃完了数电、数学听完了张宇的强化课并做完了《闭关修炼》后学的信号,半个月的信号突击后回头把数电和数学的笔记看一遍也就回忆起来了,再之后的习题就是每天一张专业课卷子和一张数学卷子、两天一张英语卷子(不写作文,第一天自己做,第二天看解析相当于重做一遍)的安排让各科齐头并进。
信号因为第一遍啃书的时候做完一遍课后题感觉基础还算扎实,后期就找一些题库保持手熟,但每天都会翻书,隔几天默写一遍公式(既是记忆也是串联回顾知识点),信号公式真的是重中之重,每年都会有同学考完吐槽题不难就是自己公式想不起来甚至是记混了。《数字电路逻辑设计》就是做书上的例题(没做课后题,感觉课后题有点偏)和真题,真题做了三遍,同时整合题型总结套路,以致于后来看到题就能自动归类并且举一反三的用不同方法求解,考试时的确能提高做题速度。
总之,报考太理电子与通信工程或者信息与通信工程的童鞋们,一定一定要立足基础,学会是一码事,会用是另一码事,踏踏实实的看书做题才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尤其是《信号与系统》,没有捷径的呦!想来理工的、还有想了解通信考研的都可以联系我,也是非常希望多点师弟or师妹!
四、复试

12月底考完,2月上中旬出成绩,3月中旬出国家线,校线一般在5天左右出,3月底复试(一般是25开始)
关于复试相关的官方公告
太原理工大学复试及录取后公告关注我头像的 公重hao

复试流程
复试占比不大,但是如果不及格,就直接被刷掉了!如果复试只有面试,初试复试比85-15,如果复试笔试面试都有初试复试比70-30.
(一)确认个人信息,需要提前准备证件。
应届生:身份证、准考证和学生证(如无则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往届生:身份证、准考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如无则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个人信息确定无误后,正式开始面试环节。
(二)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考核级身体健康状况考察
就是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问题,相对简单,正常作答即可。
(三)专业知识能力考核【新增】(每人2道题,口头做答)
首先会在电脑上弹出三个题(选择之前不知道题目),随后需要在三个题里边选择两个,之后需要你来作答。
一般会有一些延伸,可能不止2个问题
(四)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
如果上边的2个题答完还有时间,老师就会继续提问,之后的问题就会相对随意。大概就是做过的实验,去哪实习的,有没有参加过比赛啥的,一些基本的问题。老师们也会控制时间,如果专业课时间差不多,别的老师也会提醒。
(五)外语能力测试
2021年每人大概只有1-2个问题,会有英文的自我介绍。
(六)面试结束,复试结束。
————————————————————————————————
复试具体内容:
1、英语自我介绍,1-2分钟即可,这部分基本不占复试比例,即使答的不好关系也不大,自我介绍可以百度任意搜一个模板即可,大同小异
举例:为什么考理工,太原你觉得怎么样,你家的情况,研究生有什么规划
2、思政,本部分也基本不占比例。就是政治的那些东西,随便聊聊
3、专业课
疫情影响,2020-2022都是线上进行,考察的范围形式都有局限性,疫情过去之后应该会恢复笔试+面试。
2021之前,包括笔试+面试。2020是线上进行的笔试+面试。之前都是线下
笔试的内容和面试高度重合(面试要把计算机网络看看,这很重要),总结下就是:电路、模电、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
复试相对简单,初试完了马上开始就是了。来得及,复试考的相对简单很多
如果有笔试:把往年笔试真题考点总结下,刷对应的题库。我们复试资料里都有
面试:问的都是一些概念类问题,不算难,没计算,参考下往年面试问题的难度,考点,把书多翻几遍,多背背。
例如:1、冲激响应和系统函数的转换2、二极管的极间电容影响它的什么特性3、运算放大器的电阻和放大倍数的大概数值4、Z变换的定义和收敛域5、频谱分析的意义6、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7、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特性,理想变压器U1、U2和阻抗R1、R2满足什么关系8、抽样频率为16KHz的信号,其原信号在频谱方面有什么要求9、555芯片可以组成什么电路10、传感器的结构11、电磁场和电磁波,解释电介质极化12、二阶电路输入响应和电路参数。。。。。
淘宝那种好几百的复试资料,还有很多QQ群里卖的,复试真题题都没有,一般都是假的。
4、除了专业课问题,还会问本科的实验、课设,毕设等
还可能问你研究生规划,参加的竞赛,获奖情况、四六级等等
复试资料,我头xiang的工众hao
————————————————————————————————————
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应届生应该尽早,因为在你毕业之前会有很多麻烦事等着你,消耗时间,浪费精力,往届生更是尽早,你得确保今年万无一失。尤其数学,3月份就得开始。不要看别人说的6、7月开始也来得及,你有学霸基因么,学习能力一样么,复习的有效时间能保证么。应届生(就是还没毕业的,你毕业之前有一大堆麻烦事等你,实习毕设期末等等,所以一定要提前,尽早准备)永远不要低估困难,高估自己!
公共课
1、英语
英语的关键是做阅读,不管英语1还是2,你看看题型总结下就是阅读,写作
在掌握一定单词量之后,就是阅读了,考前1-2个月背50篇范文,基础的单词量得背,过了四级,基础量就有了,剩下的单词可以在做阅读过程中背,常见的单词,词组,经典句子,抄下来,读30遍,你就形成永久记忆了
单纯背单词效率低,当然,这个看个人情况,有人就喜欢记单词,我只是推荐一种效率高的方法(个人方法)
2、政治
一般都是9月以后开始,参考资料:肖秀荣、徐涛、腿姐、风中劲草等等,任选一个就行,内容都差不多。
政治说白了就是背,还有一句话:得选择得天下,政治选择题做好了,分低不了。
具体方法:马原基本都是要背的,买一本小册子,考点狂背之类的。毛概一些经典的套话也是要求背诵的。小册子里都有。时政不多说了,模拟题里的做做就差不多了。考前一般各个机构都有模拟题(简单把各种模拟题都做好背好,50分以上没问题),简单搜集下你能找到七八种,也可以去咸鱼买一些电子版做做。选择记得刷题库,随便选个都行,记得刷2-3遍,1遍记不住,考场非常可能遇到原题的,而且很多。
按这个思路复习下来,政治一般在60-70+
3、数学
视频课:一般是张宇、汤家凤,其实别的一些机构也不错,比如考虫等。听完课必须做题,要不然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大量反复做题,做完还要复盘总结,犯过的错一定要让它成为过去时。学习的关键字:练习,复盘总结,循环往复。
最关键的是基础要打牢,很多人定理没搞明白,最简单的一些练习题没做,直接上难度,这是绝对不行的。高数课本的定理其实讲解的挺好,或者你看视频,讲解也非常深刻,看完还是一定记得做题,从简单的题开始,玩游戏也是这么个流程,不打小怪,直接砍boss那是不可能的。学霸可以有自己的方法,不多说了
参考资料:太多了。随便选一个做2-3遍吧。技巧上面说过了。比较推荐的:660,这个是必做的。
很多大神喜欢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尤其超级大神。这也不是说别的不好。很多人还觉得复习全书内容比较混乱
最后说下模拟题:数学做题不能停,尤其考前,各种模拟题也是眼花缭乱,模拟题是为了保持手感,灵敏度,查漏补缺,不是为了打击自己,考前千万不去扣太偏太难的题目。很多超级大神也都总结了:每年的真题,基础题目还是占大部分,你把这些分数都拿到,那也是一种优秀!
对于一些经典题目,背下来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
最后补充一句:不要偏科,这种遗憾千万不要留下。每年都有少数人,被单科卡主。英语它不难,只是你不给它时间,多给它时间,肯定低不了。
最后给二战的一句话:二战是为了找出一战的问题,真正的解决它。不是让你简单的单曲循环,再来一年!
最后给所有人一句话:选一个合适的学校,考上那才是真实的,可以触摸的!这句话,希望你们不要一年以后才明白!学校给你提供的是一个平台,一般来说,211或者双一流已经够你折腾,以后有多大的发展,取决于你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