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行德》作者:行德学派·李向东

积善行德可以破除我执,物理学告诉我们,自然界是有磁场的,一个人的我执越重,自身的磁场就越小,磁场的能量就越弱。磁场能量越弱的人,对周围能量的吸收和同化,也就越弱。因为宇宙万物都因合于道而散发出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叫做粒子,粒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自私自利的人因局限于我执,不能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道合二为一,最终只会被道的规律所抛弃。
对于“自私自利”与“自利利他”的两种人,在老子看来这两种人在道的作用下,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有云:“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其实这就是一种因果。对于这种因果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下》篇所云:“出乎尔者,反乎尔者。”意思是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也就是因缘和合的时候,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法来对待你,通常我们把这叫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因果现象在物理学中被称之为牛顿第三定律,而牛顿的第三定律是:“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
虽说自私自利的人在特殊的情况下也会小有所成,但是在大数据和大概率的面前,这只能算是漏网之鱼的侥幸而致,又或者是某些潜在因素积累而致,再或者是某些机缘的巧合而致。客观来讲,自私自利人的这种侥幸获利或者叫“小有所成”的现象,实际上是更大灾难来临的前兆,如果没有一定的德行和悟性,这种侥幸获利和小有所成的现象,只会令其滋生更大的侥幸心理,从而为以后的所作所为埋下更大的祸根而浑然不知,要知道,无论任何人的有违道的行为,最终都不能逃脱天道规律的运行,都要受到天道的惩罚,这在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被称之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佛家的文化里面这种现象叫作“因果不昧”,“不昧”的意思就是不落空。基于这种事实,慈悲的佛家才会反复的告诫世人,让我们放下我执,去专注的修行,因为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