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嘉、和孝不适合出嫁外藩蒙古
大清皇室的女儿嫁给外藩蒙古王公的儿子,属于“满蒙联姻”,是大清的基本国策,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统战意义。
不管大清皇帝私下更宠爱哪个公主,按照大清的政策,嫁外藩蒙古的公主就是比嫁八旗的公主地位高、贡献大。
所以,即便是大清皇帝的女儿,如果想嫁给外藩蒙古王公的儿子,那也不是想嫁就能嫁的。要想成为外藩蒙古王公的儿媳,对大清公主本人的素质,甚至对大清公主生母的素质都是有一定要求的。
比如乾隆的两个女儿,和嘉、和孝,这两位就没有资格嫁给外藩蒙古王公的儿子。
和嘉的生母纯贵妃(临死前晋升皇贵妃),人品、性格、才华尚可。以纯贵妃的素质,要和哪个外藩蒙古王公做亲家是没有问题的。
但和嘉的手是残疾,光凭这一点,就不适合参加“满蒙联姻”。
乾隆要是将残疾的和嘉硬塞给哪个外藩蒙古王公当儿媳,是嫌这个外藩蒙古部落对大清的忠诚度太高了吗?硬塞给傅恒当儿媳当然没问题。傅恒愿意接受残疾的和嘉当他的儿媳吗?福隆安愿意接受残疾的和嘉当他的妻子吗?当然不愿意,但傅恒、福隆安能反抗乾隆的决定吗?当然不能。
和孝更不适合参加“满蒙联姻”。
和孝的长相、性格像晚年乾隆。和孝这样的素质,怎么配得上外藩蒙古王公的儿子呢?
和孝的生母惇妃,人品差,性格差,无才华,凶狠残暴,打死宫女,草菅人命,素质极其低下。惇妃的素质这么低,怎么配和哪个外藩蒙古王公做亲家呢?
乾隆要是将和孝硬塞给哪个外藩蒙古王公当儿媳,是逼这个外藩蒙古部落造大清的反吗?硬塞给和珅当儿媳当然没问题。和孝的长相、性格如何,惇妃是什么货色,和珅、丰绅殷德能不清楚?对乾隆的硬塞敢怒不敢言而已。
傅恒、和珅,虽然当上了大学士、军机大臣,还据说很得乾隆的“宠”,但毕竟不是外藩王公。乾隆对他们可以凭借大清皇帝的权威硬塞,傅恒、和珅不敢、不能反抗。但对外藩王公,乾隆当然不能这么干。
想参加“满蒙联姻”,想嫁给外藩蒙古王公的儿子,想当外藩蒙古王公的儿媳,和嘉、和孝这两位配吗?
孝仪生的和恪没有嫁外藩蒙古,是因为孝仪已经有一个女儿和静嫁了外藩蒙古。乾隆得讲政治,如果孝仪的两个女儿都嫁外藩蒙古,这就明显不符合政治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