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震仪行业报告-预计到2029年全球规模将达到1.26亿美元

恒州博智出版的海底地震仪行业报告-预计到2029年全球规模将达到1.26亿美元;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地区海底地震仪的产能、销量、收入和增长潜力,历史数据2018-2022年,预测数据2023-2029年。
海底地震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海洋中地震活动的仪器。它通常由一个浮标和一根可延伸的电缆组成,电缆下挂有一个或多个声,温,压,磁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可以采集海底地震和地壳变化等信息。海底地震仪主要用于监测海底的地震活动、地震学研究以及预警和预防海啸等自然灾害。
随着全球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石油和矿产资源勘探的重要性日益增长。海底地震仪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海洋经济不断发展,政府不断出台海洋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和财政资金支持,从而促进海底地震仪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对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海洋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张,这为海底地震仪等相关技术设备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和政策导向。海底地震仪等技术设备在海洋环境保护及海洋灾害预警和防控工作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海底地震仪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十三五期间,2019年全球海底地震仪市场规模为8034万美元,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根据本公司最新调研显示,2022年全球海底地震仪市场规模为7409万美元,2018-2022这五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0.42%。
十四五之后,预计到2029年全球规模将达到1.26亿美元,2023至2029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7.02%。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2年市场规模为2952万美元,约占全球的39.85%,预计2029年将达到4680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37.08%。
国际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北极、南极等极地地区以及海洋底部与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需求增加,海底地震仪将带动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
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在22年短周期地震仪市场规模达到了3731万美元,约占全球的50.36%。预计2029年将达到6510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51.58%。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海洋油气资源勘探需要使用海底地震仪进行深海探测,这是海底地震仪最大的市场需求之一。开发具有多个板块的密集阵列,以单个海底地震仪覆盖多个探空区域,从而降低了勘探成本。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底地震仪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和精确化。
未来海底地震仪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自主化、多功能化、小型化和便携化,同时也需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相关技术,以应对未来深海勘探和科学研究的需求。
目前全球主要厂商包括Guralp Systems,K.U.M. Umwelt,Sercel,Nanometrics和R-Sensors等,2022年主要厂商份额占比超过70.18%,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详情内容参考恒州博智(QYResearch)产业研究出版的完整版行业报告,著作权归QY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恒州博智出版市场报告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历史数据、行业现状、技术革新、行业相关技术发展、市场风险、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端、供给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