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今天要来点通怪吗?在海中彷徨着
前言
通常怪兽同其他卡一样,本应是《游戏王》里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却连身为卡的事实都没有被认同:本体被视为废纸,描述被称为废话。
K社偶尔会把一些远古时代的通常怪兽翻出来画进卡图里,但更多时候他们无人问津。加之时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兽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兽甚至为玩家们所遗忘,失去了身为卡的意义。
通常怪兽采用率虽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处,值得娓娓道来(吐槽)。
目前似乎还没有多少专门解说通常怪兽的文章,因此决定开坑,至少教通常怪兽们留点念想。
如果未来K社能像翻出「圣夜龙」一样翻出其他通常怪兽,那再好不过了。
顺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兽”的搜索结果的倒序(也就是说最后一篇将会是「青眼白龙」)。
其他的废话放在文章末尾,总而言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标#的部分表示节选自CNOCG/中国游戏王联盟的内容,基本不做改动。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动。

「骨海马」

收录于 Labyrinth of Nightmare - 悪夢の迷宮 -(LN),罕贵度为 N。
描述:在海中彷徨着,发现猎物后会将其水分吸干。
*日文原卡名「ボーンハイマー」= Boneheimer。
上面这是 TCG 译名,实际上#「ボーン」= Bone,「ハイマー」是中文的“海马”(háimǎ)。
如此命名的意图不明。
总之,!海马是刺鱼目海龙科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头呈马头状而与身体形成一个角,吻呈长管状,口小,背鳍一个均为鳍条组成,眼可以各自独立活动。

可以看出,除了刻意强调骨质鳍以外,基本是遵照实际绘制的,就这一点而言比较接近刺海马。
※海马在国内有个“龙落子”的别名,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

并不是只有身体两侧有鳍,而是每一道纹路交汇处都有,所以看起来就像个刺球。
另外,卡图里头冠位置那道天线般的东西,海马一般是没有的,连冠海马的头冠长也只能接近吻长。
大抵又是个特征杂糅的产物。
回到卡片本身,作为 DM4 中登场的原创怪兽,游戏内早期怪兽的数值普遍低下,这只怪兽850的攻击力足以在不被克制的情况下作为一般的打手使用,这从它高达65的Cost点数里也可见一斑。
然而,到第二期才 OCG 化,就实卡来说,时间点上过于晚了。
另外,在游戏中这只怪兽是海龙族:

奇妙的是,分类上,海马属于海龙科。
顺带一提,LN 共收录了四种类 DM4 的原创怪兽,至此全部介绍:
「火焰舞者」

「蛇女郎」

「雷鳗」

不过,其中只有「蛇女郎」的卡图重新绘制了,另外三只的卡图基本是游戏卡图的稍微细化。

「死亡鲨」

最早收录于 Booster 2,罕贵度为 N。
描述:在海里彷徨的鲨鱼,遇上它的人都会被施与诅咒。
*日文原卡名「デッド・シャーク」= Dead Shark。
虽然是鲨鱼,但是已经死了,所以既不是鱼族,也不是水属性。
比较血腥的卡图,甚至还绘制了肋骨和内脏。
$根据大图鉴的介绍,这只怪兽的体内似乎栖息着别的生物。
不过,伤口更像是被体型比它小的海洋鱼类从外部逐渐啃食成这样的,类似的情况更多见于鲸鱼。
可想而知,这张卡的 TCG 卡图被和谐了。从腹部流出来的血和暴露的内脏都被去掉了,以至于再绘制进脊椎,嘴角的血液也变浅到不太像是红色。

卡名也改成了「Corroding Shark」。
英语中的「Corroding」是“腐蚀”的意思,TCG 最拿手的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
※顺带一提,之前 DP26 的新卡「暗岩的海龙神」卡图里,那只鲨鱼尚未实卡化,并不是这只怪兽:

$在部分 DM 系列游戏中,可以由鱼族怪兽和不死族怪兽融合召唤。特别是在游戏初期,可以融合单体弱小的「白海豚」和「地狱亡灵」,作为主力活跃。另外,虽说是不死族,但因为是鲨鱼,所以也能适用「波塞冬之力」的强化。

编者注:这两只都是 DM4 初始卡组里的,加上这个描述,大抵是明指了。

【碎碎念】
因为并不是赶更新的时候,其实本来是想多写点的,但是按顺序下来,没有多少和骨海马类似主题的怪兽。
海马兽大人果然还是要单独开一篇。
那就日常水一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