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问卷发放日记2023-11-13
今天下午,寒风飕飕,天气灰蒙蒙的,心情也较为低落,虽然我中午睡眠良好,但从内心上说,有点发憷,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走了几分钟,到了公交站,等我的同伴。我来的太早了,或许是内心迫不及待要去了,我先是站着等待,然后坐着等待,然后站着等待。洒水车来了,把我书包弄脏了,但是我不在乎,因为本身它就是脏的。
公交车很颠簸,但是还好,窗外的景色还没有看腻。
到了,我下了公交车,照例上了B医院的楼,虽然去了这么多次了,我还是不记得在几楼,还是要看一下地图。
换衣服的时候,护长正好在,我告知她情况,她说怎么又来了,但是是笑着说的。
我们安静地查资料。这个示教室对我们来说已经熟悉了,之前来我觉得我不属于这里,现在我觉得这就是我的示教室。
查资料的过程还好,但是发现符合的不多,严格符合的其实没有。最后找了三位预调查的人员。
第一位是一个阿姨,叔叔在睡觉。阿姨说她没有上过学,不懂,问了她几个问题,就结束了。叔叔在睡觉,我们不想打扰。再一个阿姨不太会说普通话,无法很好沟通。那一刻,我很失望,因为以为要成功了。
第二位是空床。
第三位是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的他女儿。也是问到一半,就要求暂停。确实, 被参与者有拒绝调查的权利,有随时退出和拒绝的权利,但是我还是很失望。我本来不想给她礼物的,但是还是给了一个。她也不要,因为她的问卷也是一个无效问卷。
在保护被调查者的同时,还要调查到人,这个矛盾让我很疑惑。我很想保护调查者,我觉得他们的隐私权利和自主权利至高无上,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要同时做到很难。如果一个被调查者被认真地告知他具有这些权利,他们大多数是不配合的。
我在想,是不是西方式的社会学调查规范,不适用于中国社会的百姓。这让我困惑。
回来的路上天已经快黑了,公交车等了很久。我的心情很复杂。形形色色的人,本身就很难被测量,也很难将这可怜的数据作为分析,再发表一个可怜的论调。只能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严谨和客观,但是很难做到客观。
我对于调查问卷的看法本来是单纯且理想化的,有一天晚上,我无法睡着,感到很难受和绝望,因为我一旦明白在调查中灵活有度后,便再也回不去那种单纯和赤诚了。
我还是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要尽可能坚守客观和严谨,不能做无限制的放松。
我仍然默默祝福今天调查到的或者看到的病人,希望他们可以早日康复,如果我打扰到了他们,希望听到我的抱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