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处安放

何为青春?我想各位心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空泛泛的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青春一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能被某一类人、某一个人所定义,但我们每个人又有权利去书写自己的青春。
有人说,自己的青春已经逝去,只在孩提时代体悟到了青春的快乐。其实,孩提时代的青春是不完善的,青春并不是一味单纯一味天真的,并不是在雪白的画板上作画才能创作出上佳的作品。但孩提时代的青春又是你一生中难以洗脱的羁绊,你吸入第一口空气,踏上家乡土地的那一刻,你的青春底色已经铺洒在你一生的旅程中,无论你一生遭遇了什么,这种羁绊是永存的。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在你进入义务教育阶段,转而上高中的时候,青春是在压迫中成长的。我们失去了孩提时代的良知,更激发了生存本能:物竞天择,在风云激荡的环境中左闯右闯。闯荡这个词可能过于好听了,不如说是在夹缝中寻求生存。我们的快乐来源也变得不同,与其说快乐来源于本心,不如说我们是因为自己“多争夺了一些资源”而变得快乐。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开始渐渐思考:是否我还是当年的自己。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
随着见闻知识的增加,我们也变得更加“博学多识”,但我总在思考,为何我在变得博学多识的过程中,当年的青春如今在哪里?外面的世界这么大,吾渺沧海之一粟,当身边行人匆匆,我的青春到底该被怎么定义?当青春的意义变得越来越模糊,在受迫运动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的时候,当我们都被一个程序“同质化”,当人类感性的东西得不到抒发,那么:
青春,该如何安放呢?
远大前程于2023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