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尔特尔之剑——当代战略空地导弹

2020-09-07 10:44 作者:冰封之龙  | 我要投稿

在诸神的黄昏中,在最后的战斗中,史尔特尔丢出了自己的火焰之剑,摧毁了一切的存在,善良与邪恶,天神与恶魔全部化为灰烬,连他自己也未能幸免。如果说古代传说里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话,那么现代的核武器就如同火焰之剑一样,一经发出便不可阻挡,核武器的圣光之下一切平等。因此,要想让战略轰炸机“史尔特尔”最大化其战斗力,自然要有相应的“火焰之剑”来配合他。今天,就让我们讲一讲让战略轰炸机真正能够在导弹时代展现威严的武器——战略空地导弹。

在写文章之前,我发了一个投票《什么才是战略轰炸机的最重要指标》?那么今天我来讲一下什么是战略攻击,以及什么叫战略轰炸机。

所谓的“战略攻击”是指能够对敌方持久性的战斗力、国家的士气和凝聚力、领导阶级的统治力以及国家地位造成显著破坏的打击。一旦战略攻击取得成效,该国在战场上的任何战术性胜利都不能扭转局势,会彻底丧失抵抗的能力,甚至直接土崩瓦解。

战略攻击自然有战略目标。重点的工业区、矿业区、农业区作为战争机器的“动力工厂”,自然是战略攻击的目标之一;大城市是当代工业文明核心的生活和文化载体,拥有大量人口、经济政治资源和大量历史遗迹,一旦大城市遭遇毁灭性空袭,有可能动摇一个国家继续奋战的决心;重要的核武器基地、海军基地、交通枢纽作为敌方大部队出发和集结的据点,打击其可以让一整个敌方力量无法行动,自然也是战略打击的主要目标;当然,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对方领导人也是重点狙击的目标,只不过从二战以来对于敌方领导人的直接斩首行动成功并不多,击毙山本五十六可以算作其中典型的战例。

由于是战略攻击,那么应当尽可能快速结束战斗,这就需要拥有瞬发的打击火力。以空军执行战略轰炸的角度看,显然核武器是最适合战略轰炸的,一枚AGM-86巡航导弹,就足以达成15枚小男孩原子弹的打击效能,让对方的重点战略目标顷刻间化为乌有。

由于是战略攻击,敌方一定会置于自身的纵深并加以严密的保护。而且当对手察觉我方即将执行战略打击时,一定会试图先发制人对我方展开报复性攻势。因此,战略轰炸机需要在不惊动敌人 的情况下快速执行战斗,不要扯入高度危险的突破战斗之中,这就需要战略轰炸机有着卓越的续航力和突防能力。

因此我昨天的提问结果都出来了。对于中美俄等地域辽阔,配备核武器的大国,战略轰炸机一定是兼具突防、核打击能力和续航力的机种。而它们执行战略任务所使用的导弹,就自然是战略空射导弹了。

1959年,随着中国大地一声巨响,世界首个地对空导弹的战果出现了——国民党空军的RB-57飞机被苏制S-75导弹打得落地开花,这同时也宣布,飞机飞的再高,也无法从地面的防空火力中逃出生天。就算强如美国的B-52轰炸机,在越南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也不能幸免,有31架B-52在越南损失,其中17架被当场击落,11架各种原因坠毁(包括一架中弹后,试图降落时,从跑道滑出撞入自己的雷区的损失),2架受重创被宣布报废,1架操作故障在机场焚毁。

越南战争中被击落的B-52残骸,当地就地展示

为了让战略轰炸机具备“防区外打击”的能力,各国开始开发战略空对地导弹。根据空地导弹的分类,又可划分为空对地弹道导弹(也称空射弹道导弹)和空对地巡航导弹(也称空射巡航导弹)。下面依次让我为大家讲解:

空对地弹道导弹:

该导弹是世界上最早开发的空地导弹之一,最有名的代表莫过于美国GAM-78空对地导弹。

B-52可以外挂4枚GAM-87空射弹道导弹
GAM-87 天空闪电

GAM-87是美国道格拉斯在上世纪60年代初开发,长达11.66米,重量5吨,可携带1枚100万吨的W59核弹头打击1850公里的目标。该导弹也是最早的高超音速武器,最大下落速度可达15马赫,按照如今的标准也丝毫不落后。但是,这种十分先进的导弹却未能进入服役,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它是因为政治目的而下马的,但是它的下马却为美国带来了影响至今的政治收益。

这事情还得追溯到1941年。由于德国人的轰炸和U艇破坏,英国本土工业和经济濒临破坏。为了挽救危局,丘吉尔和罗斯福签订了《大西洋宪章》,决定携手抵御法西斯主义的扩张,同时进行大规模军事合作。除了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支援英国大批军火外(租借法案英国获得了50%货物,苏联30%,国民党仅有不足5%),双方还决定在武器技术和情报领域共同合作,确立了维持至今的美英战略同盟。根据协议,英国将罗罗的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胡德号的284雷达以及英国已经开始研究的核武器计划全部移交美国,构成了此后美国喷气发动机(GE第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就是它仿制型)、战舰火控雷达(1942年瓜岛海战击沉雾岛号的华盛顿号采用的MK3火控雷达就是英国284雷达仿制型)和核能计划的基石。但是美国却出尔反尔,在曼哈顿行动生产出原子弹后,美国却拒绝承认英国科学家的贡献,拒绝交出核武器的图纸。英国人愤怒异常,在1952年自行按照曼哈顿工程成果引爆了自己第一枚原子弹,但美国仍然拒绝合作热核武器。于是英国人又在1955年试爆增压核弹,1957年试爆氢弹,迫使美国许可出口核武器和搭载载具。但美国人对这个老牌殖民帝国的仇恨和恐惧却与日俱增,希望有朝一日彻底瓦解他们的核武装。

机会终于来了。由于英国本土国土狭窄,无法部署战略导弹发射井,因此英国决定建设空基核打击武器。他们手头有性能不错的“火神”、“胜利者”、“勇士”轰炸机(因为开头都是V故得名“3V轰炸机”),还有正在研制中的TSR-2超音速轰炸机,但是缺乏有效的防区外武器,无法进行有效打击。因此,他们决定根据美国刚刚同意的战略武器出口协议,和美国合作GAM-87空射弹道导弹。为此,他们设计了“红雪”小型化核弹头,其他本土一切核载具计划全部搁置,为这个计划筹集资金。

TSR-2超音速轰炸机

但是自从英国倾其所有加入这个项目以来,GAM-87屡战屡败,至1962年,连续3年测试居然没有成功。此时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暗示美国将取消这个耗资巨大的项目,专心研发潜射弹道导弹。英国人当了裤子去搞这个计划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仿佛是1914年丘吉尔悍然没收土耳其倾家荡产购买的两艘战列舰的现世报,这在英国议会掀起了剧烈的反弹。约瑟夫·吉蒙德议员在会上大骂道:“全世界都看出来我们独立的战略遏制计划失败了,就那些死心塌地的保守党议员看不出来我们被美国佬坑了吗!?”于是,在1962年肯尼迪正式宣布计划下马后,英国掀起强烈反美浪潮。局势似乎对美国不利,但美国要的就是激将法,不让英国人跳起脚来又怎么让他甘心落入陷阱呢?

麦克纳马拉便宣布访问英国,并很快达成协议:英国获准购买已经服役的美国北极星弹道导弹,并安装在他们自己的核潜艇上,这个协议也促成了他们进一步购买三叉戟导弹。但是狡猾的美国人却说:你们既然都买了我们家密不外传的弹道导弹了,这导弹我们又不敢放心离开我的手,那么咱们就一起用吧,发射导弹前咱们商量来。结果急于取得核导弹的英国毫不犹豫签了字,这导致英国核导弹发射前居然必须要请示美国人的意见,这等于英国丧失了自己的核按钮。更要命的是,英国采购的导弹必须有美国人设定参数才能送到英国核潜艇上,英国人很难取得“管理员权限”,这就导致前两年英国发射导弹却落入美国的导弹靶场的笑话,显然是美国导弹出厂时预设了自己的靶场,而错误的交付给了英国人。当意识到自己的核武器发射权落入美国之后,英国人再怎么捶胸顿足也没有意义了。讽刺的是,当计划取消,英国人交出核武器控制权后,1965年道格拉斯公司把剩余的几枚导弹拿去打靶,全部命中。所以美国唯一的空射弹道导弹虽然下马但仍然换取了足够的战略意义。

时至今日,空射弹道导弹仍然鲜见。导致空射弹道导弹不流行有几个因素:

第一,早期的弹道导弹采用陀螺仪控制。而使用陀螺仪的惯性导航要想精确命中目标,就必须精确确定自己的发射坐标,命中坐标和初始方向。对于现代的陆基弹道导弹,尚且还可以通过设置发射阵地降低确定自己坐标的难度,但对于那时候没有GPS的飞机来说,确定自己的位置只能通过自己的陀螺仪的定位和周边导航雷达站的指示,再加上飞机自身的航速、航向、高度、空气密度的影响,很难像地面和潜艇那样精确控制变量,这导致测量位置非常复杂。

第二,空射弹道导弹尺寸较大。无论是美国当年的GAM-87,现代的俄罗斯KH-47M2“匕首”(米格31发射的以伊斯坎德尔导弹发展的空对地弹道导弹)、中国的空射东风21,都是尺寸较大的飞行体。巨大的飞行体在吊挂在飞机下方时会对整体气动、重心带来显著改变,发射导弹后重心和气动中心会剧烈改变,影响飞机的操作安全。

第三,成本较高。比起下文的空射巡航导弹,空射弹道导弹在射程相近的情况下成本要高出5-10倍。

第四,不容易隐蔽。虽然突防能力卓越,但由于弹道导弹走的是高弹道,很容易被敌方预警雷达观测到,而巡航导弹投射后会进入低空和超低空巡航,降低被预警雷达观测到的可能,而且尺寸很小,巡航导弹RCS普遍低于0.5平方米,仅有一架苏27的30分之一,难以被敌人发觉。

所以,在GAM-87和如今的空射反舰弹道导弹之间,有长达50年没有人研究空射弹道导弹(尽管美国以C-5运输机丢出民兵导弹并成功空中点火过),不过空射弹道导弹一个分支——空射运载火箭倒是有了成果,这就是美国诺斯罗普的“飞马座火箭”。

飞马座火箭搭载在洛克希德唯一的大型客机——洛克希德三星客机下准备发射

飞马座XL火箭长17.6米,直径1.27米,自重21.13吨,采用3级固体发射,从尺寸上看似是一枚加长的“侏儒”洲际导弹,可以将450千克载荷发射到近地轨道,从1990年服役至今一直是非常不错的快速响应发射系统。考虑到洲际打击的载荷不入轨,而航天发射需要入轨,所以理论上飞马座也能把450千克的核弹头送到10000公里之外,不过考虑到美国洲际导弹数量已经是世界最多的了,他们也不需要“画蛇添足”配备这样一款武器,所以它就当做运载火箭使用了。

空射巡航导弹——世界当前战略空地导弹的中流砥柱

世界上最早的战略空射巡航导弹是美国麦克唐纳的ADM-20导弹,该导弹在1956年配备,长达3.88米,自重543千克,使用一台T-38教练机的J-85发动机改装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射程716公里。虽然它的外观颇有些像如今的“金牛座”导弹,但是它的外观设计却不是为了隐形,而是为了显形。

ADM-20导弹

ADM-20导弹开发之时,沉浸在暴击日本的快乐中的美国空军(当时美国空军司令正是火烧东京的柯蒂斯李梅,也是他第一个把AR-15带入了美国正规军)仍然迷信“必须凌空轰炸”才能够最大限度打击敌人的理论,不过他们也知道苏联防空系统的厉害,于是他们打算配备一种“有攻击力的飞行器诱饵”,就产生了ADM-20导弹。这种导弹上面可以布置多个角反射器增大RCS,使得一枚小型导弹的雷达回波强度可达B-52轰炸机的级别,使用时用它对苏联雷达站先行发射,然后B-52在后面编队跟进,引诱苏联对这些貌似B-52的轰炸机的巡航导弹浪费防空导弹,如果对方不加以拦截,那么导弹就按照原定指令俯冲并在苏联雷达站引爆核弹头。这种武器在美军一直服役了20年,后来地面雷达性能提升,这种诱饵/导弹无法起到引诱敌人的效果,便只好退役了。与之类似的导弹还有AGM-69超音速空对地导弹和AGM-28巨型空对地导弹,都是打击雷达站的导弹,后来苏联索性配备核弹头的S-200和S-300,美军被迫放弃了集群轰炸的理念。

在这些导弹变得日益不足的时候,一个想不到的机遇来临了。由于美苏双方都持有巨额的核弹头和载具,双方都怕战争爆发不可收拾,于是他们开始协商“削减”核武器。首先,1972年美苏签署《反弹道导弹》条约,要求美苏双方仅能够部署一套反导系统;1977年,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通过,把美国和苏联的陆基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数量上限卡住。这导致美国和苏联两国都必须转向不受条约约束的空基和潜射巡航导弹。因此,在1980年前后,美国和苏联先后推出了两款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战略空射巡航导弹,这就是赫赫有名的AGM-86和KH-55战略空射巡航导弹。双方射程都是在2500-3000公里左右,威力都是20万吨级左右,让B-52,TU-95等亚音速轰炸机重现生机。但是具体细节上还是有所差异:美国的AGM-86和后来的AGM-129都考虑到隐形设计,外观不是规整的圆柱形,而是多个棱角,有助于隐形;而苏联KH-55为了兼容潜艇533鱼雷管发射的RK-55发动机,因此采用了圆柱体的外形。所以,网上很多人把AGM-86当做空射战斧导弹是不正确的,现实中空射战斧并未服役;而苏联的KH-55却是实打实的“空射战斧斯基”(因RK-55外观尺寸和UGM-109B潜射战斧类似)。

总而言之,AGM-86/129和KH-55性能相当,具体细节有所侧重,属于同类型武器。

AGM-86,可见其采用了多面体外观
AGM-129,进一步强化其隐形能力
kh-55,可见它外观和潜艇导弹一样呈鱼雷形状
乌克兰R-95-300发动机,用于KH-55

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俄两国都开始进一步裁减空射巡航导弹,在2005年-2007年,美国退役了所有的AGM-129和LGM-118和平卫士,作为俄罗斯裁撤90%的R-36M2“部队长官”(即SS-18撒旦)、100%的RT-23(SS-24手术刀)、100%的R-39(SS-N-20,台风级的导弹)的回应。虽然条约里没有废除俄罗斯的KH-55导弹,但是由于KH-55的发动机是乌克兰马达西奇生产的R-95-300发动机(代号产品95),苏联解体后俄乌关系多次反复,乌克兰也拒绝对南方设计局研发的RT-23,R-36等洲际导弹进行后勤维护(这也是俄罗斯被迫退役它们的核心原因),因此俄罗斯被迫也停止使用kh-55导弹,转向土星设计局开发TRDD-50发动机(该发动机代号产品36,原本是和产品95竞标失败的产品,苏联解体后恢复生产),配给自己的导弹。使用这种发动机的导弹就成了叙利亚作战中大放异彩的3M14“口径”巡航导弹和俄罗斯空天军的KH-555和KH-101.

KH-101,类似于美国AGM-86、129的隐形巡航导弹
KH-555,加挂了保形油箱,换装土星TRDD-50系列发动机的KH-55
3M14,本质上是3M54亚超结合反舰导弹更换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对地型号

互联网一直有消息声称1995年一枚原苏联的KH-55导弹被乌克兰卖给中国,后来成了中国的长剑10导弹的前身,这个传言或许不是真的,但是这也证明中国很早以前就接洽过马达西奇工厂(同时还生产米171的TV3-117发动机)并谈论过R-95-300发动机的消息。考虑到中国当年以“废品收购”名义取得乌克兰的RD-120液体火箭发动机(天顶火箭第二级)并发展成YF-100发动机,中国以某种途径取得R-95-300发动机也并非难事(毕竟美国鱼叉导弹的发动机很多还用于民用小型飞机、喷气航模等)。总而言之,中国发展出了国内的空射战略巡航导弹长剑20,并参考口径换装TRDD-50发动机大幅度延长射程的经验,为我国鹰击18配备了涡轮风扇发动机,使其对军舰目标从进口的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的3M54E的220公里提升到了550公里,并且也发展出对陆型号。在长剑20核弹头版本配发轰6K部队后,中国终于获得了可靠的空中对美日印俄战略目标投送核打击的能力,轰6K也终于获得了“战略轰炸机”的名号(尽管航程尚未达到洲际,但是凭借防区外核打击能力已经足够对中国周边产生核威慑,也算得上战略轰炸机)。

挂载在轰6K的长剑20战略空地导弹

说完了美,俄,中的战略空对地导弹后,再额外说一个大家不太了解的国家:法国。

幻影IV携带ASMP超音速导弹

作为戴高乐主义的一部分,法国寄希望建立独立的核打击能力。不过,由于法国位于欧洲大陆,和苏联控制区仅间隔一个西德,位于中程导弹打击范围之下,所以法国也不能在本土设置战略导弹发射井。因此,法国和英国只用战略导弹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的组合抗衡苏联。考虑到法国缺乏大型超音速轰炸机的开发能力,法国决定用当时著名的幻影III飞机加大,构成了一架33吨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其航程达到3300公里,可以在一次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往返法国和列宁格勒。虽然从尺寸到航程都远低于轰6,但是它仍然是构成了法国空中核打击的核心。1986年,传统的投弹不奏效了,于是法国为他配备了ASMP超音速战略空射巡航导弹,该导弹重达860千克,射程300公里,最大速度3马赫,可以携带1枚十万吨级的核弹头。配备了ASMP战略空射导弹后,幻影4持续服役到2005年退役,此后战略核打击交给了阵风飞机和ASMP-A增强型战略空射导弹,射程加大到500公里,速度提升到4.8马赫,弹头威力提升到30万吨。目前,更先进的ASN4G导弹正在开发,理论射程1000公里,最大速度8马赫,预计在2021年服役,当然因为新冠疫情,这种导弹还能不能按期服役就很难说了。

阵风战略打击型,可见中轴线吊挂了ASMP-A战略空射巡航导弹,两侧携带了4枚米卡中短程空对空导弹(统一了中程和短程)和2个油箱

结语 未来可预计的时间里,战略空射导弹仍然有一席之地

虽然轰炸机开发价格昂贵,但是先进轰炸机的战略战术意义都非常巨大。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中,虽然美国的B-52,B-2都只是执行常规武器轰炸任务,但由于其载弹量大,多用途弹药匹配能力强,不依赖护航突防能力优秀,使得其担任“炸弹卡车”仍然能够极其有效破坏敌人的战略和战术设施,而且巨大的轰炸机凌空飞过并“空中下蛋”,对于敌人的心理震慑力也是非常强悍的,美军就曾经在1991年以B-52在110米超低空对惊慌失措的伊拉克军队投放宣传单,令其直接投降。在和平年代,B52,图95,轰6也是美俄中展现大国肌肉的最好手段之一,当战略轰炸机出现在争议海域之时,就是对潜在敌人最好的震慑。因此,在21世纪,新的战略轰炸机的开发仍然是中美俄的重中之重,而作为战略轰炸机击穿敌方防空网,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史尔特尔之剑”,也将会在接下来的冲突中起到“最后仲裁者”的作用。

史尔特尔之剑——当代战略空地导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