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是否有人回到了长安——《长安三万里》后感

2023-07-13 10:21 作者:烟岚_云岫  | 我要投稿


张明扬先生曾在《弃长安》中提到“没人能回到长安”,在下以为没人能回到盛唐时候的长安(安史之乱后)。但在《长安三万里》中,创作者却借高适之口

说出:“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盛唐的长安,对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梦中的故乡。在影片中,最让我震撼的长安是高适初次进入长安时剧组刻画的长安,真正展现了“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还有那文人相聚:贺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崔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绝对的大唐气象。

说到边关,不仅仅有高适的《燕歌行》,最让人震撼的是与永王对战时的水墨风格,真的很好看,还有攻打云水关时,高中丞那句“为了长安”以及破晓时分的严武大旗飘扬的那一刻瞬间让人有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感觉。里面不仅仅提到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还有一闪而过的张巡。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听到颜杲卿。大家有兴趣可以阅读一下《弃长安》中张巡的牙齿,颜杲卿的舌头两章。如果在观看电影前有时间的话,不妨读完《弃长安》后再观看。

对于争议最大的青年李白,鄙人认为李白仙气满了但好像有点溢出了,导致青年李白看的有点……让人尴尬;但老年时期的李白,绝对是符合在下内心的太白。李白是“天真,幼稚”,但正是因为他的天真幼稚才可以写出那么多瑰丽的文章。

最后的小彩蛋也很让人心动:杜牧的《过华清宫二首》、乐天的《长安道》、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或多或少都提过长安,如放翁的《观长安城图》等等

总之,这部影片毕竟是第一部尝试走这么一条路的,我们应该多点包容,多点期待。

在诗中,在书中,盛唐长安的画卷将缓缓展开。


是否有人回到了长安——《长安三万里》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