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科普:不容忽视的儿童肌张力问题——肌张力高
“医生,我家孩子经常爱踮脚尖怎么回事?”
“医生,我家孩子总喜欢把手攥得紧紧的。”
“医生,我家宝宝总喜欢头往后仰。”
……
当然有这些表现
注意是肌张力异常问题!
那么就来聊聊“肌张力高”
肌张力过高,主要表现为:身体特别有劲儿,经常挺得倍儿直;手掌呈握拳状,脚腕内扣呈剪刀状,牵拉四肢很难拉开或活动;站着时足尖着地,行走时踮足、剪刀样的步态;严重时可出现角弓反张的表现等。

如果宝宝只是偶尔出现这些姿势,经过引导可以恢复正常,可能不是肌张力高。
但如果在放松时仍保持这种状态,经引导也不能恢复,则很有可能是真的肌张力高,应做进一步检查。
肌张力高是脑瘫?别急着下结论!
刚出生的宝宝全身屈肌张力都比较高,这时身体活动的大部分属于身体的自然反应,又叫反射行为。主要是由生理原因和情绪原因造成的。
生理原因(4个反射)
拥抱反射(2个月左右消失):表现为听到较大声响或头部突然后仰时,会四肢大张、脖子伸长,然后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胸前。
踏步反射(2个月左右消失):扶住宝宝头部,从腋下托起,脚掌落在平面上,宝宝会将一只脚抬起放在另一只前面,做出踏步的动作。
抓握反射(5~6个月左右消失):当抚弄宝宝手时,会迅速握住你的手指,尤其是出生前几天的宝宝。
强直性颈部反射(5~7个月左右消失):又叫“击剑姿势”,表现为当宝宝头部转向一侧时,另一侧手臂伸直,另一侧手臂弯曲。
这些反射行为基本属于身体的自然反应,是正常的,家长反而不必担心。

情绪原因
肌张力受情绪影响很大,在患儿哭闹时,会表现为增高,因此,肌张力的检查应在婴儿精神状态好的时候,避免在患儿哭闹或睡眠状态下进行。
寒冷、疼痛、紧张、焦虑、恐惧等可使肌张力增高,注意反复检查确认排除干扰因素。
除了上述宝宝正常的反射和情绪原因造成的短时间的打挺,还有一部分是由疾病引起,多与脑部疾病有关,一些脑瘫患儿,早期会有肌张力高的表现。
家长如果自检发现宝宝有肌张力异常的问题,建议尽早找专业的医生帮助确诊是否有脑损伤可能。
尤其是婴儿本身就有早产、黄疸、窒息缺氧、颅内出血等高危因素更要引起重视。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