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谭晓冈:把握百年未有机遇 布局“专精特新”,这只基金不得不看

2022-01-13 16:57 作者:破晓一线天  | 我要投稿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顶住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叠加的冲击,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世界领先。而A股市场也在窄幅震荡中稳步走过了疫情后的第二年。

展望2022年的行情,大成基金谭晓冈认为:

权益市场风险不大,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同时赛道型投资机会性价比会显著下降。不变的取胜之道在于以微观产业研究把握长期产业趋势,广度深度并重。投资上应该重点关注碳中和、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等投资主线,尤其要聚焦“专精特新”带来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专精特新”?“专精特新”有哪些独特的投资价值?谭晓冈将在下文中给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专精特新”?

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

根据工信部的定义,“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谭晓冈从历史上看,“专精特新”一词最早来源于 2011 年 7 月,由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 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

2013 年,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是首个专门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文件。2018 年,政府首次提出要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作,政策目标在于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促进其在创新能力、国际市场开拓、经营管理水平、智能转型等方面得到提升发展。此后,工信部在 2019-2021 年公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而大成专精特新混合型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正是工信部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中的上市企业。深入研究甄选专精特新“小巨人”,分享“隐形冠军”的超额收益,是大成专精特新基金不变的追求。

为什么布局“专精特新”?

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国家战略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及其蔓延至科技领域已有时日,无论中美经贸关系是否缓和,科技领域限制都使得科技安全变得尤其突出。

谭晓冈回顾近几十年发展趋势,全球在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一体化程度。科技领域全球快速一体化、标准化、相互兼容。这是几十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放在更长的历史视角看这并非常态。国家之间竞争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大国经济体必须重视科技安全、科技自主,“科技禁运”对中国政策的影响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

谭晓冈再从国家战略和企业层面来看,无论上述风险是否会在未来达成阶段性妥协,在贸易摩擦冲击下,中国和中国企业都会从更加安全可靠、稳定的角度看待基础性的技术、标准并提升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在未来科技和高端产业领域推进核心领域科技自主,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高效和低成本。从这个层面看,产业自主和国产替代在很多产业领域可能只是刚刚开始,甚至尚未开始,未来加速推进是大概率事件。


2顶层设计 政策密集助力腾飞

“专精特新”概念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一环。工信部在 2019-2021 年公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期间多部门也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指导意见。

2021年以来扶持政策更加密集,“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告别以往的粗放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专精特新“小巨人”迎来密集的政策红利。


资料来源:工信部官网、国务院官网、招商证券。

2021年7月30 日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是首次在中央层面提出专精特新,并将之与“补链强链”“卡脖子”联系到一起。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北交所致力于成为“有效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专业化发展平台”,未来将进一步打开区域股权投资市场,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


3创新前沿 卡位先进制造领域

卡位制造业各个关键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产业升级、高端制造的生力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

一方面,“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突出。

过去三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均值为 5.25%,比同期创业板指(4.05%)高出 1.2%,同时也远高于中证 1000(2.08%)、中证 500(1.68%)、沪深 300(1.19%)指数。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截至2021/08/26。

另一方面,创新要用在刀刃上,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集中在先进制造行业。

2019年到2021年期间,工信部先后公布了三批4922家专精特新的企业,其中,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共有319家,聚集于“双创”板块,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大部分企业集中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核心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中高端制造领域。(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截至2021/08/26。)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截至2021/08/26。


4快速成长 小巨人会有大未来

谭晓冈认为很多“小巨人”依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中,75%的公司市值小于100亿元;从收入盈利增速、盈利能力等指标看,作为细分领域龙头的专精特新类上市公司,相较其他板块公司具备一定优势。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截至2021/08/26。


看盈利指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三年表现非常亮眼。营收增速均值为 19.92%,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值为28.22%;营收增速是同期创业板指增速的 2 倍,远高于沪深 300、中证 500、中证 1000指数;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值为沪深 300 的 5.13 倍,也远高于其他指数。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截至2021/08/26。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所属前五大行业近三年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中信一级行业分类,区间2018/12/01-2021/11/30。


所有A股上市以来10倍股数量最多的7个行业

(紫色为“专精特新”企业所属前五大行业)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1/30,剔除上市首日涨跌幅,采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


谭晓冈:把握百年未有机遇 布局“专精特新”,这只基金不得不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