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北人吃鸡,小鸡炖蘑菇只是基本操作

2021-06-03 11:40 作者:地道风物  | 我要投稿


▲ 听说我的“骨架”火了,难道我的“爪子”它不香么?摄影/张晓748,图/图虫·创意


-风物君语-

吃完沈阳鸡架

东北的鸡去哪儿了?



东北吃鸡,没有南方那么优雅,装盘也不如南方内敛斯文,撸起胳膊挽起袖子甩开膀子,只管可劲儿造。没啥肉的鸡架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浑身是宝的自然也众口难逃。用东北人自己的话说,顿顿吃鸡都不带重样的!


▲ 上手撕,是东北人对烧鸡最大的敬意。图/网络


下饭神器,铁锅炖出的温情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课本里描述的北大荒令人神往,曾经的梦想,就是能亲眼看到鸡飞进我们家铁锅


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的荒芜地区,北部是小兴安岭,西部是松嫩平原,地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虽物产丰富,冬季却漫长寒冷。正如作家迟子建在《好时光悄悄溜走》中写道,冬天实在太漫长了,漫长得让我觉得时间是不流动的。


▲ 风靡东三省的小笨鸡炖榛蘑。 图/视觉中国


能打的小鸡炖蘑菇


小鸡炖蘑菇号称“东北四大炖”的头牌。过去家家户户养的鸡,每天在山上飞来跑去,练就了一身健美肉,肉质紧实,肉香中还有一丝山林中的野鲜味,俗称小笨鸡


▲ 东北的小笨鸡,个个都能飞檐走壁。 图/纪录片《风味人间2》


据说只有榛蘑能将这个“鲜”发挥到极致。榛蘑是为数不多不能进行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用干榛蘑炖鸡最地道


炒香后的小笨鸡加入泡发蘑菇的水,能够激发出榛蘑原本的干香,和笨鸡独特的肉香在铁锅中交织翻滚,即使不吃肉,能吸上这一口“鲜气”也值了。


▲ 笨小鸡配干榛蘑,鲜上加鲜。 图/纪录片《风味人间2》


东北的菌类资源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野生蘑菇。寒冷的天气加上糖分的稀缺,让东北人不得不靠相对重口的调味和肉类保持体力。


在调味上,酱油和大酱备受当地人偏爱;选材上,家家户户普遍养鸡。就这样,操作简单、调味不复杂、几乎家家都会做的小鸡炖蘑菇,逐渐称霸东三省的炖菜江湖。


▲ 上图炖至汤汁收干突出鸡肉的干香,下图加入细粉炖制,滑爽而绵实。 图/视觉中国


东北有句老话“姑爷进门,小鸡断魂”,意思是姑爷回娘家必做小鸡炖蘑菇,可见鸡在东北人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在的铁锅炖馆子,一进门就有大娘热络地吆喝着:“鸭蛋儿,咱家来且(客)了!”生活好了,想吃顿好饭更容易了,不过那个能在你面前脱了鞋、盘起腿、坐在热炕头听你讲故事的人,更显得格外珍贵。


▲ 刚出锅的鸡肉鲜气满满,滑嫩欲滴。 图/纪录片《风味人间2》


能喝的 “肉汤饭鸡”


吉林延边参鸡汤就没这么“重口味”了。将泡好的糯米等食材放入鸡腹内,封口炖制。一整只鸡“躺”在纯色的汤中,看似高傲,实则乖巧。


拨开皮,软烂脱骨的鸡肉,露出了雪白的糯米,入口软糯香甜,不禁让人回味起汤、肉、米三者混合在口中的独特滋味。


▲ 清甜的参鸡汤可搭配各式泡菜一起食用,风味更佳。 图/纪录片《风味人间2》


能变身小笨鸡


吉林将铁锅炖鸡的精髓与土家吊锅结合,选用8-10个月的东北土家大公鸡,一改传统炖鸡的装盘风格,大气的吊锅彰显出东北人干饭的豪迈。


通化原味黑爪小炒鸡,则是选用肉质更鲜嫩的黑爪麻鸡,精髓在于猛火炒出鸡肉中油脂的香味,干香中包裹着油香,咸香味更浓,绝对的下饭利器。


▲ 变身后的小炒鸡汁浓味厚,咸香四溢。 图/视觉中国


松原人把小笨鸡变身为“火靠”油条小笨鸡,“火靠”是一种把汤汁慢慢炖干的烹调手法,松原人更喜欢这样吃鸡,干香四溢。在鸡肉快要成熟时加入特色小油条,油条挂足了鸡肉的干香。当地人都说这菜不仅下饭,还费油条。


火遍吉林、黑龙江的小笨鸡则变身为热气腾腾的火锅鸡,各式青菜、豆制品等都可以加进锅里,靠食材丰富取胜。霸气的铜锅往桌子中间一放,吃完鸡肉把配菜全部下锅,不一会功夫又吃了一碗饭。


下酒必备,鸡皮下埋藏的真情


东北的熟食店好像有种魔力,即便你只想买只熏鸡,总会看到躺在熏鸡边上的鸡脖、鸡肝、鸡肚,只要你多看一眼,它就能跟你回家。


碰巧赶上刚出锅的,捧在手里还热乎着,立马蹲在马路牙子上来一口,这才是它最香的归宿。要说东北人的接头暗号,除了“你瞅啥”,一定还有徒手撕烧鸡、蹲地啃烧鸡


“七步一个烧烤摊,八步一个熟食店”,辽宁人对烧鸡的爱,应该要从中国的“四大名鸡”之一沟帮子烧鸡说起。


▲ 制作上多一道工序的熏鸡,皮更脆亮有韧劲儿。 摄影/蓝太阳TNT,图/图虫·创意


辽宁锦州的沟帮子位于东北两条重要铁路的交汇处。随着铁路兴起,油亮浓香、方便携带的烧鸡,瞬间成为火车上必备的下酒菜。要是能下个鸡大腿咬上一口,绝对羡煞旁人。


吉林黑龙江则有很多主打熏酱熟食的小酒馆。陈年老汤沉淀出的醇香,搭配烤、泡、卤、熏等工序,让鸡肉更加软烂入味。无论喝什么酒,都能为其增添一份纯正的“东北味”。


前后桌的大哥从酒上桌的那一刻起,就好像开始了某种比试。在东北熏酱馆,感情深,一口闷,看来这酒中饱含了不少真情。


▲ 焯水后的鸡,需要挂制1-2小时,待体内水分控干,方可下锅油炸。 图/视觉中国


烧鸡熏鸡常被统称为烧鸡,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进行熏制。烧鸡的制作分为腌制、上色、风干、油炸、卤制,肉质更嫩,味透入骨。


熏鸡则是直接卤制成熟,再用果木屑、茶叶等熏制上色,色泽鲜亮,鸡皮更有韧劲儿。熏制后的鸡肉会带有果木香、茶香等不同香气,口味别具特色。


据说要看一只熏鸡好不好,尝口鸡皮就知道。用筷子夹起皮的一端,微微打卷,口感轻薄,越嚼越有味,就是好鸡。


▲ 上图拆解好的熏鸡,下图撕开鸡皮露出鲜嫩的鸡肉。 图/纪录片《风味人间2》




炉,


 

▲ 刚出炉的“黄金战斗鸡”诱惑力满分。 图/纪录片《风味人间2》


......

 



▲ 各色食材琳琅满目的炸串摊。 图/视觉中国






▲ 焦脆多汁的炸翅根。 图/纪录片《风味人间2》


666


炉,


 


▲ 可盐可甜的烤鸡肉小串。 图/网络




2


▲ 传说中的铁岭烤鸡肚,路边摊的味儿最地道。 图/纪录片《人生一串2》




▲ 上图烤鸡心,摄影/田崇皎;下图烤鸡皮, 摄影/老天使,图/图虫·创意


穿




▲ 熟烤鸡爪,自然脱骨。 图/纪录片《炉火江湖》



- END - 

 |  

📖

 


东北人吃鸡,小鸡炖蘑菇只是基本操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