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战略轰炸、伦敦上空的戈塔:回顾1917-1918德国对伦敦的空袭【上篇】
一百零四年前的这个夏天,德国对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发动了令人震惊的空袭。令人闻风丧胆的齐柏林飞艇在夜晚鬼鬼祟祟的出现,而双翼的戈塔式重型轰炸机却在白昼肆无忌惮的实施对伦敦的【闪击行动】。
这场远比【齐柏林大恐慌】更加骇人的浩劫被英国人称作【戈塔式灾难】,它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爆炸、屠杀和恐惧中蜕变的英国本土防空系统,到为了激励民众而改变的英国王室姓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的几个月里,还没有人意识到航空力量对战争的影响力,因为当时的军用飞机普遍都是“用木头拼出来的玩具”,最多也只能携带几颗手持式小型炸弹。至于【战略轰炸】这个名词,更是一个只存在于书中的【理念】。
不过德国人不担心这些问题,因为他们有齐柏林飞艇这种远航程的【神器】。1915年,在德国海军“有识之士”的不懈游说下,威廉二世批准使用飞艇空袭英国。5月31日22:25,LZ-38号飞艇把102枚各型炸弹扔到了伦敦,造成7死31伤,令伦敦上下一片惊恐。

毫无疑问,齐柏林飞艇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但在1916年,从恐慌中走出来的英国防空军变的越来越“技术娴熟”,他们开始懂得如何有效利用探照灯和高射炮对付行动迟钝的德国飞艇。与此同时,英国人为航空机枪开发了高爆子弹和装有黄磷的燃烧子弹。到了这年下半年,这种对英格兰的威胁基本销声匿迹了。把战火带到伦敦这个使命的“接力棒”,传到了德军的重型轰炸机之手。

1916年夏季,戈塔飞机公司推出了新式的戈塔G.IV重型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在重要部位都安装了机枪,并且可以飞到6500米高空,这是英国飞机绝对无法达到的空域。最重要的是,它对恶劣天气和敌人飞机的抵抗力远强于飞艇。深感满意的德国陆军在当年8月4日下发了订单,并决定由这款性能强劲的重型轰炸机执行【闪击伦敦】的任务。德国陆军空勤队为这个计划起了个代号:【土耳其十字】。
1916年秋季,德军在比利时根特地区修筑机场,并组建了专门执行【土耳其十字】行动的特别部队:第1轰炸机联队。被任命为指挥官的是时年33岁的前骑兵军官【豪普特曼.恩斯特.布兰登堡】。这位上尉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带领自己的部队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让【飞机战略轰炸】从幻想逐步变成可能。

1917年3月,戈塔G.IV重型轰炸机正式编入第1轰炸机联队,这支部队也改名为【德意志帝国陆军统帅部直属第3轰炸机联队】。就在这时,联队发现新飞机的发动机承轴和燃料箱均存在问题,急需得到解决。【土耳其十字】行动的时间不得不为此推迟。
1917年4月,第3轰炸机联队基本做好了战斗准备。从1916年10月开始,伦敦已经半年没有遭受空袭了,这让英国当局相信这类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了。市民们的生活基本恢复正轨,英国军方也将大批驻扎本土的飞行中队和高射炮组送往迫切需要他们的西线战场。就在英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时,德国人再次发起了袭击。

1917年5月25日,接到密令的布兰登堡上尉带着21架戈塔G.IV,准备第一次闪击伦敦,但是突变的天气阻止了他们。在厚厚的云层保护伦敦的情况下,布兰登堡上尉转而袭击了肯特郡4处地区,造成95死192伤的严重损失。其中最为悲惨的是港口小城【福克斯通】,这里的市中心几乎变成废墟,72人被炸弹夺去了生命。

虽然当天英国军方出动了77架战斗机拦截入侵者,但这些飞机根本无法对飞在5100米高空、并配备大量机枪的德国轰炸机群构成像样的威胁。很显然,戈塔飞机进击伦敦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6月5日,22架戈塔G.IV袭击了肯特郡城镇【希尔尼斯】和【休伯里】,造成的损失不高,只有47人。但在6月13日,德国人做的【非常出色】。
当14-18架从比利时袭来的戈塔G.IV轰炸机向伦敦进击时,他们的引擎发出了巨大的噪音。然而在那个晴朗的周日早晨,已经从齐柏林夜袭中解脱8个月之久的伦敦市民们都认为那是英国军队的飞机,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站在大街上热情的欢呼。
德军机群入侵的消息传到了英国本土防空军总部。11:24,部署在埃塞克斯的罗姆福德的高射炮向戈塔发射了第一发炮弹,战斗机也随之升空,准备堵截这些【狂妄的侵略者】。

戈塔在伦敦东部投掷了几颗高爆炸弹,然后当它们飞到摄政公园上空时,布兰登堡上尉发射了1枚信号弹,指示全队折回东部,向伦敦城进发。
14:00,飞行了280公里的戈塔们向伦敦城中心投掷了118枚高爆炸弹,总重4.4吨,其中72枚全部命中了利物浦街车站一英里的范围内。这些炸弹让162人失去了生命,426人受伤,这是这场战争爆发以来英国本土遭受的损失最严重的空中袭击。在这天为这座城市降下的悲剧中,有一个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一枚50千克高爆炸弹击穿了上北街学校。炸弹穿过三层教学楼后,在一个满是4-6岁孩子的儿童教室里爆炸了。

绝望的搜救人员们在教室里发现了18具血肉模糊、毫无生机的儿童尸体;另有28名师生严重受伤,倒在地上不住哀嚎。

当天,布兰登堡上尉回到柏林向高层报告了这次【空前的胜利】。1917年6月14日,上尉被心情愉悦的威廉二世亲自授予德国军队最高荣誉勋章:【功勋勋章】(别称蓝色马克斯勋章)。不幸的是,上尉的座机在返回比利时基地的途中失事坠毁。德军及时将他从驾驶舱中拖了出来,并将他送到医院抢救,但上尉的一条腿还是没了。介于布兰登堡的身体状况,高层将第3联队的指挥权移交给了时年30岁的【鲁道夫.克莱恩】。

面对政府和军队在本土防空中的无能表现,英国民众的愤怒情绪是巨大的。在【民愤冲天】的情况下,增加防空部队规模的议案很快得到了批准,短期内就撤回了2个飞行中队以协助对戈塔轰炸机的防御。但皇家陆军航空队对此附带了一个重要条件,即这些中队必须在三周内恢复正常职务,支援即将在伊普尔地区发动的攻势。
这个时候,克莱恩上尉正在等待下一个良好天气的带来。终于,7月7日来临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最后一架临时分配本土的飞机返回了西线执行任务。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克莱恩上尉亲自带领21架戈塔G.IV进犯英国。10:20,第一门高射炮向德军开火,随后,越来越多的伦敦人卷入了这场袭击战中。戈塔飞机分为两波,向伦敦投掷【死亡之雨】。
这些炸弹落到了【斯托克.纽因顿市】和【伦敦城】,造成54人死亡、190人受伤,经济损失估计为20.5万英镑。英国人立刻出动101架战斗机起飞迎敌,一系列混乱的单独拦截在伦敦的上空展开。
一架戈塔G.IV被击落坠海、一架在奥斯坦德海滩事故坠毁、三架在降落时失事。英国人有1架“幼犬”式战斗机和1架“1/2支柱”式战斗机被德军击落,飞行员全部丧生。



戈塔轰炸机对伦敦轻而易举的袭击让市民们极为愤怒,他们开始憎恨德国移民,甚至憎恨政府。为了安抚民众们日益暴走的情绪,也为了表示抗争到底的决心,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发表外交辞令,将王室的姓氏【Gotha】(戈塔)改为了【Windsor】(温莎)。
为了应对空袭,战争内阁组建专门委员会,负责研究本土防御的问题。八天之内,主要负责人【扬.克里斯蒂安.斯马茨】中将就提交了报告。最终,高层听取了中将的建议,组建了统一的国土防空系统:【伦敦防空区】。【伦敦防空区】的总部设立在伦敦,英格兰东南部所有的战斗机、探照灯、高射炮和听音器,都归其指挥。
防空区总指挥是陆军准将,皇家陆军航空队军官:【爱德华.阿什莫尔】。他在1917年8月5日走马上任。
准将改进了伦敦的防御系统。他重新部署了一批高射炮组,将它们运往伦敦城25英里外的区域组建【外围防线】,粉碎来袭的戈塔轰炸机。此外,他还在伦敦四周建立了“绿线”,允许高射炮组将任何越过这道禁线的飞机视作入侵的德军轰炸机。
计划很美好,但德国人不会等到英国彻底完善防御体系后再动手。1917年7月22日,戈塔轰炸机再次【闪击英伦】,英国最大的集装箱海港:费利克斯托被炸的瓦砾飞溅。可惜,本人没有找到更多的关于这次空袭的资料。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1917年8月22日,这天克莱恩上尉带领15架戈塔G.IV进击英国,计划分为两波,分别袭击希尔尼斯和多佛。然而,包括克莱恩上尉在内的5架飞机因为故障被迫提前返航,其余飞机继续以V字编队向北内陆移动。北内陆瞭望站发现了德国人并及时预警,高射炮通过密集的弹网迫使德军机群转向马尔盖特。最终,这10架戈塔G.IV遭到了14架英国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的堵杀,有4架起火坠毁。其余6架凭借着坚固的机身和附加装甲逃回基地,机组人员非死即伤。
1917年8月22日是戈塔最后一次在白昼袭击英国。戈塔轰炸机虽然强悍,但并不是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德国对日益严重的战损开始难以承受。克莱恩上尉于高层商讨后,做出决定:从1917年9月起,对英战略空袭行动全面转向夜间。
英国在此期间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1917年5月25日--1917年8月22日的十三个星期内,戈塔轰炸机向英国多个城市发动了8次袭击,其中3次均针对伦敦,并投掷了近20吨高爆炸弹。英国共有401人丧生、983人受伤,蒙受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甚至比齐柏林飞艇在整个1916年发动的23次夜间袭击还要惨重。虽然英国开始完善昼间防空体系,但即将到来的【戈塔式夜袭】让这些努力变成了徒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