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晋城古镇古村落文物资源探析

2022-04-26 17:09 作者:考古快递  | 我要投稿

晋城古镇古村落文物资源探析

《文物世界》 2013年04期 岳莉培

晋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文化之城,尤其是传统的古镇古村因为自然地理的包容,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战乱和人为破坏,相当数量的传统村落保存至今,堪称南太行地区文化脉络发展的活化石。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数据,晋城市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全省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30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省文物局共同推荐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2处。其中晋城市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34处,晋中市29处,吕梁市11处,分列全省前三甲。

一、古镇资源

从古镇资源来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处,分别为泽州县大阳镇,阳城县润城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4处,分别为泽州县周村镇、高都镇,阳城县町店镇,高平市米山镇。

泽州县大阳镇位于市区西北部约22公里,主要历史文化遗迹为元代建筑大阳汤帝庙和明清一条街。阳城县润城镇位于县城东约7公里,主要历史文化遗迹为金代建筑润城东岳庙,明清建筑群砥洎城。

泽州县周村镇位于市区西部约17.5公里,主要历史文化遗迹为周村东岳庙和明清民居建筑。泽州县高都镇位于市区东北部约20公里,主要历史文化遗迹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高都遗址和金代建筑高都东岳庙。阳城县町店镇位于县城北部约10公里,主要历史文化遗迹为明清建筑町店白龙庙和八路军町店战役遗址。高平市米山镇位于市区东部约5公里,主要历史文化遗迹为明清建筑铁佛寺及一些同时代的民居建筑。

二、古村资源

从古村资源来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9处,分别为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郭峪村,润城镇上庄村;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土沃乡西文兴村,郑村镇湘峪村;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河西镇苏庄村;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9处,分别为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晋庙铺镇天井关村,晋庙铺镇拦车村,大东沟镇东沟村,周村镇石淙头村,金村镇水北村;阳城县北留镇大桥村,北留镇尧沟村,凤城镇南安阳村,白桑乡洪上村,润城镇上伏村;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马村镇大周村,石末乡侯庄村,原村乡下马游村;沁水县嘉峰镇尉迟村,嘉峰镇郭壁村;陵川县西河底镇现岭村,礼义镇平川村。综合前述介绍,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分布方面,阳城3处,沁水3处,高平2处,泽州1处;在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分布方面,泽州6处,阳城5处,高平4处,沁水、陵川各2处。

从文化品味上看,晋城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保存有从元代到清代直至民国初年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建筑,反映出元、明、清、民国期间本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延续传承发展和当地的民间习俗。此外,村内还保留有大量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匾额、壁画、彩画等艺术作品。这些形式各异、类型众多、各具色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反映出晋城市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

这些传统的古镇、古村资源,是晋城乡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同历史时期各具特色的文化因子在此积淀传承,成为南太行地区反映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建国以来,中国逐渐从乡土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富含历史文化韵味的古镇、古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逐渐缺失。因此急需改变纯碎意义上的保护理念,通过保护促进发展,使当地群众真正认可古镇、古村资源的文化生产力,而不仅仅是曲高和寡,由少数专家和学者认可。

三、保存现状与发展前景

1.保存现状

虽然晋城拥有优质的古镇、古村资源,其中许多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科考价值和旅游价值。但是,多年来,限于认识的不到位,并未充分发挥出古镇、古村的潜在价值和作用,不少古镇、古村的传统历史风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发展前景

当前,依托文物资源发展旅游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晋城保护和发展古镇、古村资源指明了方向。众所周知,近年来以江南水乡为代表的周庄、同里、乌镇、南浔、西塘等古镇古村落群,以徽派建筑为代表的西递、宏村、婺源、江湾、李坑等古镇古村落群,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慕名前往参观游览。晋城市的皇城相府依托古村资源,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名气也与日俱增,成为全省三个5A级景区之一。上述古镇、古村的旅游开发,不仅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潜移默化地使当地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古镇、古村历史文化韵味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了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良性互动。

当前,乡野情趣已经逐渐成为吸引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魅力点;对晋城这样一个乡土文化多样、特色浓郁的城市,更具发展潜力。因此,拥有如此众多优质古镇、古村资源的城市,晋城更应把握好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发挥古镇、古村资源的文化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晋城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晋城博物馆)

晋城古镇古村落文物资源探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