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要用发展的眼光的看待自己的孩子。

2021-11-30 22:32 作者:嗨皮润  | 我要投稿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好动不安......

爱哭、粘人、情绪不好......

任性不听话、动作不协调......


家长看到孩子这样,无计可施。上网一搜,显示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了?一边焦虑一边陷入自我怀疑:其他孩子都有这些表现吧?难道只有我们家孩子?怎么可能是感统失调呢?确实,如果有一个异常问题覆盖了大部分人群的时候,那基本上可以百分百的确定,这个概念肯定泛滥了。


那感觉统合到底是什么?它对孩子的影响真的有这么大吗?家长们别急。今天,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01

孩子是否存在感觉统合失调?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感觉统合是什么。
感觉统合是由美国加州大学Ayres博士(心理学家、心理医生)于1972年提出的概念,对应的英文应该是sensory integration,直译过来就是“把感觉信息统一”。他把感觉分成七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及本体觉。


我们所有的感觉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需要两个步骤:① 通过我们与外界接触输入大脑;② 大脑处理完之后输出感觉信息,也就是我们认为的感觉。

这个过程就叫做“感统”,即把感觉信息统一(输出的能力)。这些信息刺激我们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让我们合理行动起来。举个例子:比如,你看见一个球飞过来,你会赶紧躲开。这整个过程就是感觉统合。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细微偏差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失调”的表现。


那么,有“失调”表现就代表有这个疾病了吗?


并不是哦!它的定性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



虽然目前对SPD(感觉统合失调)认识及诊断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然而现实却是在国内“感统”已经深入民心了,对其诊断或干预措施有一些泛滥现象。其实真正存在感觉统合失调表现的孩子大部分是发展、发育有障碍的儿童,比如自闭症、脑瘫、智力障碍、语言障碍、多动症、发育迟缓等,这些孩子大多伴随有感统失调症状。


#02

感统失调的分类及表现


感统失调的分类


结合前文举的【感觉统合概念】的例子来形象的划分一下:


  • 感觉输入障碍(如:看不到球);

  • 大脑处理障碍(如:球飞过来,不知道怎么办);

  • 感觉输出障碍(如:看见球飞过来,也知道要躲开,但身体太笨重了,移动太慢了,没有躲开)。


感统失调的表现


1. 感觉反应失调


前庭反应

↓↓↓


前庭过敏

表现:

胆小怕高,怕摇晃的物件(如荡秋千),怕尖锐声音(如马桶抽水的声音),怕强光,不喜欢鲜艳的颜色,怕旋转等;

影响:

影响肌肉,影响认知和社交发展;追视能力弱;抄写及阅读困难容易情绪紧张,易发脾气。


 前庭迟钝

表现:

接收不到光线、颜色的信息,听不到轻微的声音;

影响:

容易跌倒坐不住。


前庭寻求

表现:

沉迷开关门、抖手、转圈、来回跑、多动、喜欢自言自语、自己制造声音等;


影响:

影响注意力、情绪行为表现及社交发展,容易出危险;坐不住多动容易兴奋。


本体反应

↓↓↓

本体反应过低

表现:

碰伤没感觉、身体笨重、行动缓慢;


影响:

动作笨拙、大小肌肉发育迟缓、身体位置意识弱;不能准确运用四肢;做事没耐心。

本体反应寻求

表现:

喜欢碰撞、故意摔倒;经常咀嚼衣服玩具;影响:本体寻求会导致:多动坐不住,喜欢故意摔倒;影响注意力、情绪及社交互动,容易发生危险。


触觉反应

↓↓↓


触觉反应敏感

表现:

害怕剪指甲头发,拒绝身体接触;害怕毛绒玩具、膏乳液等;


影响:

小肌肉发展不平衡,逃避咀嚼;对衣物材质挑剔、挑食;影响注意力、情绪、社交反应。

触觉反应迟钝

表现:

不知道疼痛,拥抱接触无感觉,擦拭身体没有反应等;


影响:

触觉反应迟钝会导致:接收信息能力差,影响注意力、情绪及社交反应。

触觉寻求

表现:

喜欢触摸物品、舔东西;


影响:

触觉寻求会导致:自我刺激行为,影响注意力、情绪及社交反应。


2. 感觉辨别困难


前庭辨别困难

表现:

穿裤子容易失去平衡,闭上眼睛不能保持平衡,走平衡木容易摔倒;


影响:

眼球动作、视觉及空间概念发展不良,大肌肉发展不良。

本体觉辨别困难

表现:

肌张力较高,肌张力较低,比较懒散,分不清轻重、冷热,控制不了力度等。


影响:

姿势控制不良、大肌肉发展不佳、容易绊倒、小肌肉发展不良;处理纽扣、鞋带、筷子有困难;肢体动作过中线困难,如转身、做体操;双手双脚协调不佳,如跳绳、拍球老是弄不好。

触觉辨别困难

表现:

不能通过触觉辨别物件,不能准确指出被触摸的身体部位;


影响:

触觉辨别困难会导致:小肌肉发展不良,动作笨拙。


3. 动作计划及组织困难


模仿新动作困难,计划多步骤活动困难(如自己不会穿衣服裤子);收拾东西没有组织能力(不会分门别类);进行体能活动容易发生意外;害怕尝试新事物,缺乏自信,容易自卑。


#03

孩子有感统失调应该怎么办?


感觉统合治疗结合游戏、语言开发对感统失调的孩子有良好干预效果。


但家长应该明白:虽然在心理学上的确有感觉统合失调这个分类,但并不代表感觉统合失调就是孩子所有问题和行为差异化的问题终结者,更不代表要给每一个孩子贴标签。如果孩子有上述感统失调表现,请先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排除其他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那可能有家长也会问到了:普通小朋友训练感觉统合有没有用呢?当然有帮助。



因为并不只是孩子感统失调了才需要进行感觉统合的训练,而是感觉统合可以让普通孩子更好的去探索世界,促进孩子的发展。



最后,佑宝要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结合科学的评估,再决定是否需要感觉统合的训练,要用发展的眼光的看待自己的孩子。




要用发展的眼光的看待自己的孩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