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方剂学》

)王付教授接地气金句:
1.我们所有人为什么了奋斗?都是为了向下午奋斗的,都是为了下午有饭吃。
2.人参,补气。补的哪里气?那里虚了就补哪里。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要局限在书本上的归经。就像我们同学毕业以后有的去呼吸科,有的去心脑血管科,有的去消化科等等,不在你科室的病你找到你,你也可以治的很好,不要局限住,关键在于只要我们能为人民服务就行。

3.一个人重病了最后都得输血,为什么?输血就看出提前健脾的重要性来了。白术就是很好的健脾药,常常与茯苓是药对,茯苓渗利通降,疏通一下。
4.我们背方歌,用心背还是用脑背?“我”英语不好,但“我”会三个单词heart,head,by heart. 心,脑,用心做。看by heart 这个词表示用心背,原来西方也知道背方歌是用心背的。同学们现在每天都背方歌了吧,为什么背?为人民服务而背,加油同学们!

5.人与人在社会中,关系十分的复杂,总有人爱说别人的坏话偏于泻,总有人爱说别人的好话偏于补。我们学习方剂学的组方,一个组方都是一个小社会,有补有泻啊同学们。
- 我们对于药性,都可以归成两类,一类是寒性,一类是温性。寒性的药都好比批评,温性的药都好比表扬。比如清营汤全都是寒凉的药,把人批评一顿之后,都应该适当的鼓励,不能让他失去信心。因此清营汤使用的时候要配伍一些温性的药,比如当归。
6.西医治病找共性,中医治病找个性。到底是找共性厉害还是找个性厉害?我们学校新校区得有一万人吧,这一万人,有没有长的很像的两个人,有的吧,但是这一万个人都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样貌的吧。就拿胃炎来说,有的胃炎就是寒证,有的胃炎就是热证,有的胃炎寒证就是要加瘀血,有的人胃寒他就是要加气郁等。中医治病先回着眼于一个固定点,再会找不同来随证治之。有一个人支气管炎,第一次是个热证的支气管炎,吃西药效果特别好,后来的支气管炎又发作了吃原本的西药效果就不好了,西医就说,加大力量呗。中医辨证就知道他原来是热证现在是寒证,因此中医就会针对他不同阶段治病。从固定点着手,从个性上提高疗效,这就是高明的。
7.十八反都是不反的药。我们今天怎么知道十八反都是不反的呢?就在实验室里先分析了半夏的成分,又分析了乌头的成分,发现化学组成上,不仅不相反,而且乌头里面就含有半夏里面的一些物质。然后找老鼠,给老鼠喂了三个月的乌头和半夏,老鼠很可怜哦,喝了三个月的毒药还活蹦乱跳,然后还把老鼠给杀死了,把内脏拿出来做切片,发现一切正常。之后放在人身上使用,也是没有问题的。
- 西医有速尿剂,速尿剂使用过后,病人是大便干结的还是腹泻的呢?是干结的。可是我们用十枣汤的时候,病人是腹泻之后然后利尿的。因此,西药的速尿剂,是没有我们的十枣汤效果明显的。使用十枣汤(甘遂大戟芫花磨粉,加枣汤煎服)的时候为什么能够放心用呢?因为我们临床使用常常还加了甘草,解毒的,因此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 知道了这个之后,凡是临床中的顽固证,甘遂配甘草已经是常用配伍了。王公说他之前一个医案,生川乌、生半夏、人参、藜芦、海藻、甘草、生白芍。一个方十八反三个反都用了,病人吃后症状缓解好转。
-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理中汤也可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开方的时候,加活血的五灵脂、蒲黄。这两味药用量和人参一样。因为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治疗的时候加活血药,无论是热证还是寒证都要加,疗效才理想。人参最怕五灵脂呀,就是因为爱才怕嘛。
- 临床上遇到属于热证的痢疾、肠炎,可以将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三方合用,取得最好的效果。其中,赤石脂和官桂有相反,歌里面说,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这个欺就是妻呀,赤石脂嫁给官桂了,效果相当好。不用不知道,一用就是疗效显著。

8.假设一种情况,有一个屋子里有一个小偷,公安在屋外敲门,说你出来乖乖戴手铐。这个小偷畏惧公安他就出来了。可是有一个屋子里有一屋子小偷,屋子外面还有公安敲敲门,说你出来乖乖戴手铐。这一群小偷就考虑要不要出去了,这就是寒热交争。这个时候公安很聪明派一个同事卧底进去,卧底成小偷的同事敲门说,战友们,我来啦,交流一下最近收获咋样呀。屋子里的小偷于是把门打开了,这就是小青龙汤中芍药的作用,在一群阳药中,芍药作为一个阴药,起到了药引的作用。
9.一个同学站到这里,一桶冰水浇下去,同学感到冷对吧。同样的同学站到这里一桶开水浇下去,同学感到很热。两种情况都要住院,那哪种情况住院情况严重?浇开水的对吧。因此治病时要知道,热致病会比寒致病严重。因此辛凉解表药,同学们想象凉能不能解表呀,不能,怎么解表的?薄荷牛蒡子连翘银花这些清热的药,最后佐一个荆芥淡豉,整个方子就荆芥淡豉是温性的,是解表的,是决定性让气机不凝滞的。
10.潮热,在下午九点钟之前的潮热,实证偏多。九点以后,虚症偏多。阳明的热白天行于肌表,到了傍晚的时候。就好比我们傍晚要回家,但是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家里面有小偷了,怎么办,不能开门,让小偷不能跑掉,还要联合老婆一起把小偷打一顿,这就是邪热不能透发于外,这就是热出不去,这就是阳明的潮热。但是九点以前本该是阳明实证的但是诊断是虚症,这个时候我们治这种虚症的同时也要同时用一点治实的,这是疗效高明的经验啊。
11.胃家这个概念怎么理解?首先家,一个人能不能称为家?一个人称为家这个观点是不认同的。两个人的,也不太好。最少要响应号召,三个人是一个家。胃家这个概念所涉及的脏腑包括了脾胃,也包括了大肠小肠。“脾为胃家行其津液”,这指的是脾中的津液会进入肠道。当脾约证的时候,大便硬小便数。为什么呢?脾从胃家行津液的路被热所约束。所以他就只能上行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这就形成了上面涝,下面旱。旱涝不均,也就是大便硬小便数,其实并不缺水。
12.脾就好比工人,肝就好比资本家。肝为何要疏达脾气?因为资本家对工人说你好好工作,好好工作,月底会发工资的。为什么要发工资?因为有利可图,肝的功能藏血,脾的功能生血。肝要喝脾的血。资本家喝工人的血。当脾生病的时候,肝怎么做?资本家可能就会解雇工人了。资本家需要人来批评这样做是不对的,这个批评资本家的就是芍药,芍药的泻肝的作用就在这里。
13.煎药的方法、步骤、时间十分的重要,就好比我们做饭,这个做饭的方法、步骤、时间直接影响到饭好不好吃,直接影响方的功效。尤其是时间,现在实验室研究了,不一样的煎煮时间,汤里面的有效成分结构不一样哦!一定按照古方要求的!有的方煎半个小时,有的方至少煎五十分钟,一定反复给病人交代好。
14.同学们放假了都带不带书回去?我知道虽然同学们虽然没有带书回去,但是总是回去把以前背的东西继续背,这比带书还重要。
15.今天的西洋参,别的地方的不知道,郑州的卖西洋参的说了,基本上都是拿化肥催出来的西洋参,原本五年长不了一个拇指大,现在一年就长个拇指大。药性由凉性变成了温性。这样一来不就和党参差不多了,价格还差很多。我们不要随便拿西洋参来保健,导致牙龈出血、流鼻血,得不偿失。我们开清暑益气汤的时候,里面的西洋参,以前是凉性的西洋参,今天我们开的话原方里再加一点清热的药,矫正弊端。
16.酸,同学们想一想是热引起来酸多还是寒引起来酸多?应该是热多。比如说夏天,早上吃饭,多打了一份想到晚上吃,结果就酸了。因此热生酸多。寒生酸也有,东西放在冰箱里也会酸的。我们的方剂里面属于寒酸的就是吴茱萸汤。如果是热酸就是左金丸,治疗胃热吐酸,黄连吴茱萸6:1。左金丸也可以治疗寒酸,比例变为1:6。
17.我们学习古人的方的时候,比如说李东垣的方子,凡是和我们规定的用量一样的方子,他的临床疗效都不好,凡是不按照今天规定的用量的方子,他的疗效都很好。这说明什么问题?李东垣他该保守不该保守的地方很清楚,他知道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而不在于药味。同学有课间问方子的药量如何背,在一些关键的方,比如说小青龙、当归四逆汤等,这样对于用量有特殊需要的方子,一定要记下来,其他的方子不需要特殊记。(课件上给的用量都是王公的经验用量,有的和课本是不同的,但是临床是效果理想的)
)目录
总论(P1-P5)
解表剂(P6-P11)
泻下剂(P12-17)
和解剂(P18-22)
清热剂(P23-30)
祛暑剂(P31-32)
温里剂(P33-)
补益剂
)本篇笔记希望能够帮助粗览视频。只有视频内容的一个轮廓,详细内容不全。
)笔记中所有标记的时间节点都为所学方剂的医案的举例。
总论
【01 方剂学的发展概况】

1.黄芩黄连黄柏,三黄共同的功效有治腹泻,到底谁止腹泻好呢?在劳动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实践,因此喜欢用黄连单味药止泻的下一次用上黄芩,结果止泻效果变好了,单味药的使用变成了多味药的使用。
2.黄连黄芩治疗热痢腹泻,生姜治疗寒痢,这个怎么得出来的?这个都是经验啊,试错得出来的同学们。理论都是总结呀。刚进入临床你用半夏泻心汤,五年以后再用半夏泻心汤,那个感觉体会,那个疗效绝对前后不一样了。
3.肾气丸治疗的病症很多,腰痛,痰饮,胞转,脚气等等,这么多证有共性没有?病机都是阴阳俱虚的。我们学习方剂,都有一个思维由点到面的过程。辨证用方是点,用方辨证就是面。
【02 八法】
1.一个感冒病人来了,首先把握一个大方向,咳嗽多不多。好了,这样大方向就有了。然后问有没有痰,然后问和天气变化有没有关系。好了,辨证就结束了。复杂一点的病,我们再问一句平时爱吃寒的还是爱吃热的,那么寒热就不会搞错。辨证就是这样,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2.我们临床上遇到一个病人,肺寒,这是辨证了,然后呢拟治法散寒,给方剂小青龙汤。但是我们学习方剂学的时候是反过来的,先学小青龙汤,然后学散寒,然后学肺寒。临床治病,切忌不要先考虑方剂再考虑治法,一定先辨证,辨证详细了考虑治法,治法有了再想方剂。
3.治法有八个字来概括,汗吐下和清温消补。但是这个归类,比如说止血剂,这个属于什么法?一个出血分很多个方面,具体是哪一法这个不好说。比如说疮疡剂,这个属于汗法吗?张仲景说“病金创者,王不留行散主之”,用王不留行散治疗患者疮口不愈,配合发汗药,效果很好。水肿的病人是汗法吗?临床上发现腰以上肿当发其汗,应酌情配伍利小便。比如说心衰的而病人,就会出现面部肿,也会出现下部肿,尤其是面肿的病人,发汗时还要配合利小便。
4.病在上焦不一定都用吐法。病以满闷胀为主的用吐法,以疼痛为主的,用下法。
5.和法最不容易讲清楚。因为一个和他单方面不会和的,至少两方面才和。因此和这个概念,他是不清楚的。比如说麻黄汤,他解表的药有两味,治里的药也有两味,他是不是和法呀?说不清楚。说不清楚,不过人们想怎么解释都解释的通。
6.清法,这是一个大概念,一切的热证都可以清。绝大多数的西药都是中医的而清法。中医在使用清法的时候要配合使用益气药,生津药。
7.温法。清法可以治疗西医所说的炎症,温法也可以治疗西医所说的炎症。有的人爱吃寒的说明是寒证有的人爱吃热的说明是热证,这个可以区别清法。用温法的炎症都是西医所说的慢性炎症。要重视用补益的药。
8.消法。消法就是慢慢的解除病人的痛苦。理气的药、活血的药、祛湿的、化痰的、消食的、利水的、驱虫的药组成的方剂都可以说是消法。
【03 方剂的配伍原则】
要针对脏腑生理特性而用药
【04】
)脑囊虫病医案
)下肢深度静脉血栓医案
)配伍方法
1.相须配伍。配伍之后增加了一个主要功效。
2.相使配伍。配伍之后一个针对主要方面,一个针对次要方面。比如麻子仁丸,热秘,应该针对泄热,用大黄,同时病人有气机的壅滞,配伍行气的药。
3.相畏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外一种药物的弊端。
4.相反配伍。十八反没有一个是相反的,这还真属于一种配伍方法。
)喝敌敌畏的医案
)在组方的过程中药考虑这三个方面配伍原则:
1.针对病变证机选用方药。
2.针对咋福生理特性选用方药。
3.针对方药弊端而选用方药。
【05】
举例麻黄汤、桂枝汤配伍的量的变化
煎药的方法
张仲景的方子一两当3克,外台秘要、千金要方一两也当3克。其他的一两按30克。

解表药
【06 麻黄汤】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需要先煎。临床上取意,让麻黄汤久煎就行。
怎么理解太阳伤寒症会全身疼痛?这其实是邪气进入人体之后,他要切断信号分子向全身发出免疫信号,所以经气不壅塞堵塞之后就会引起疼痛。
麻黄汤医案,神经性头痛、年轻人腰痛、风湿性关节炎
【07 桂枝汤】

{解肌发汗}{调和营卫}
麻黄汤的病机是卫闭不通,桂枝汤的病机是卫强营弱。虽然是卫强营弱但是本质还是营卫虚弱。
针对卫强营弱的药对是桂枝和芍药。
桂枝汤医案。只要这个病有规律性,都要在发作之前服药。
【08 小青龙汤】

{发汗解表}{温肺化饮}
一定要记住用量,小青龙汤每一个药的用量都不能变临床才有效,变了药量就没有效了。尤其是细辛,拿个10克药房不给,也得坚持。

小青龙汤医案
【09 小青龙汤 续】


半夏和杏仁怎么使用?燥的时候用杏仁有润的作用。如果不燥反而停饮,用半夏有燥的作用。


【10 银翘散】

以汤煮散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理解风热表征是不存在的。温病初起是存在的。外界很冷人病了这叫风寒感冒了,如果外界很热人病了,这叫中暑呀。所以说风热感冒是只存在理论中的,是不会有的,有的话叫做温病初起。
温病与风寒有一个非常不同的表现就是口渴与咽痛。风寒的舌质淡舌色白,温病的舌色偏红,舌质偏黄。
在脉象上,根据伤寒论,风寒风热的脉象上是区别不开的。这不是鉴别要点。风热感冒实际上怎么理解比较好,理解成在表有风寒,在里有热证,是一个表里兼证。在学习风寒的时候要求同学们会辨虚实,区分桂枝和麻黄。但是在风热证的时候不用辨虚实了,辨热象的轻重就可以了。
甘草这个药,生用泻火,炙则温中。因此在风热这里多用生甘草。
银翘散治疗麻疹的时候,多与升麻葛根汤何方使用效果好。
【11 败毒散】

{散寒祛湿}{益气固表}
气虚 风寒表湿证
学习败毒散表里兼证的时候要对比一下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也是一个表里兼证,九味羌活汤的表证的风寒湿和败毒散的风寒湿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为九味羌活汤是里热证有,热伤人的津液,但当九味羌活里热不重的时候,黄芩生地就可以不用,只祛在表的风寒湿。那又要对比银翘散记忆,银翘散也是表里兼证,它是表证很轻,但是里热很重,银翘散去表证的就只有荆芥和淡豉。
我们在学习九味羌活汤和败毒散的时候会看到一个头项强痛的症状,同学们不要把这个症状局限住了,凡是太阳病都有的哦。
败毒散的表证就说完了,里证有一个气虚。病位在肺的。肺气虚证。
辨肺气虚的关键,在于摸脉。什么时候辨症状的时候的关键一定在摸脉?一般来说实证的关键一看就知道了,但是虚症的辨别一定在摸脉上。
败毒散中,羌活的功用解表祛风湿,独活的功用祛风湿解表。我们理论一般的说法是,羌活祛一身在上的风寒湿,独活祛一身在下的风寒湿。这个说法并不能指导临床。我们临床使用的时候,羌活独活配合一个川芎,川芎这个药走窜力很强,上达头目,下达血海,内走脏腑,外主肢节。这三个药主要治疗风寒湿表虚症。
前胡和桔梗,一个偏于降肺,一个偏于宣肺。同时这两个药可以祛痰。
说到祛痰,就有一个临床上的问题。我们要起到一个祛痰的作用,病人的痰就会变多,但是病人感觉自己痰多了,他们会不会认为自己病好了?一般来说还会认为自己病重了。这个时候我们会祛痰药里面用茯苓,用利水的方法,让病人的水从下走,比从上走更照顾病人情绪。同时这个方里面,茯苓,甘草,人参,这是补气的。
参苏饮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临床上看,参苏饮和败毒散治疗的而病症是一模一样的。在外风寒表湿证,在里肺气虚证。如果要比较,参苏饮比败毒散功效的稍微轻一点。
临床经验:败毒散和参苏饮临床王教授说他都不开,开麻黄汤和四君子汤。效果显著。
麻黄附子细辛汤
这个方治疗外感风寒内有阳虚证。这个方的局限性导致和桂枝汤合方效果会好。
【12 大承气汤】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用的次数最多的方就是大承气汤。

{峻下热结}
使用大承气汤,先要注意大黄和厚朴量的关系,1:2。然后要注意这四味药,中间蕴含了三种煎药方法。枳实厚朴先煎,煎25分钟后,加大黄,大黄煎15分钟,然后关火,下芒硝。
这就好像我们炒菜,肉、菜、盐是有先后顺序方的。
张仲景对于阳明热结重症、阳明热结轻症、阳明热结缓症,分别制了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
大承气汤的治热结旁流证怎么理解?其实就近似于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的急腹症。
学习大承气汤的时候会有一个通因通用的选项,这是要选的。但是仔细来说,大承气汤实际上不是通的方子,他只是软化了大便,热结旁流的清水和大便结合起来了。
做题的时候,寒因寒用能不能是大承气汤?能。寒因寒用的意思是说病的实质是真热,而表现出假寒的现象。大承气汤他是个热证,阳结住以后,表现出来寒象。
釜底抽薪这个指的还是大承气汤。当这个病人高热用清法还不能退烧的时候,就用大承气汤釜底抽薪可以退烧。
大承气汤还治产后三大病。产后三大病:病痉、郁冒、大便难。产后不大便一般大夫都认为是虚症,但是张仲景明确提出来了产后不大便要用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还可以治疗阳明痉症。


大承气汤医案。即使病了七八年,仍然是个实证。
大便正常能不能用大承气汤?医案
手汗多的医案(手足戢然汗出,用大承气汤)
急腹症
磨牙症医案
手脚抽筋。问诊仔细,得之是便秘。遇热就抽筋
精神分裂症
治疗精神狂躁症通常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大承气汤,第二步十枣汤两周,第三步根据情况进行调养。
产后便秘。产后指45天以内都叫产后。张仲景还有一个词新产,指15天以内。
总结:大承气汤不局限在阳明大肠,病位有上焦,有四肢等。大承气汤有至少四个治疗方面,一个是阳明热结不通,一个是阳明痉症,一个是阳明发狂证,一个是产后便秘,一个是手足戢然汗出。
【13 大陷胸汤】
治疗结胸。
结胸张仲景说有三个方面,一个方面在胸一个方面在胃(心下),一个方面在腹。结胸病不局限在胸,那就相类似于今天西医说的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大陷胸汤抗结核病效果非常显著。
【14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的服药方法十分的特别,这里的医案能够帮助理解服药方法对于方子的疗效发挥十分重要。一定注意这个服后如人行四五里,服完药后半个小时再服一次药。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寒结证。大承气汤可以治疗热结旁流,这个大黄附子汤的寒结证可以理解为寒结旁流。
同时这个人的精神分裂,有寒证,也有热证。寒结也会引起人狂躁。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其中的附子是生的,取的峻猛的意思,整个方子不是热的。
大承气汤的症状表现,大黄附子汤也多能治。热结和寒结的辨证要点是口渴和口不渴。
寒结也会引发潮热。
寒结热结的辨别的时候,脉象不太重要,重要是看舌体红,舌苔偏黄的就是热结,口渴也是热结。
思考题:为什么叫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3:5,为什么不是附子大黄汤?为什么用大黄而不是用巴豆?点拨:附子燥化伤津,寒结治好了容易跑到热结上去了,所以必须要用大黄。大黄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泻下,一个是制约附子的温燥之性。大黄同时他有弊端就是用到10克容易腹泻,这个时候附子的量比大黄的大,能够制约大黄的腹泻。细辛在这个方中就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协助附子散寒,一个是制约大黄的寒凉之性。
大黄附子汤要想提高疗效,一定要加理气的药。后人发现大黄附子汤疗效总是不理想,孙思邈这就有了温脾汤。温脾汤=大黄附子汤+干姜、人参、甘草。
温脾汤的缺点是还是没有写上理气的药,为什么呢?孙思邈他很有可能跟张仲景学,他想张仲景留一手,我也留一手,有可能,因为这是心法。
输卵管黏连
寒久化热医案
【15 麻子仁丸】


{运脾泻热}{理气通便}
这个方的每个药的用量他偏大,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丸剂,他要做成丸的所以用量偏大。如果开汤剂的话,丸剂的用量的四分之一。
麻子仁丸和大承气大黄附子汤的区别在于,麻子仁丸突出了病变部位在脾。
治疗太阴脾约证。主要症状表现就是大便硬、小便数。
脾约证医案。
多囊卵巢
湿疹。要用到杏仁,杏仁这个药是泄肺的,泄肺就补大肠了哦。迁移一个知识点,芍药是泄肝的,同时也有补的作用,张仲景用芍药补的作用多。
口臭。
【16 济川煎】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肾虚证(虚滞证)

肾为胃之关。
阳虚的小便清长怎么理解?病人的白天小便是正常的,晚上的时候,病人的阳虚阳气不得固摄,因此晚上会小便很多。有的年龄大的人夜里头能十来次,大便非常难,就符合济川煎。
阳虚的医案
方中的肉苁蓉又补阳又滋阴。我们在学中药学的时候应该都要注意到,补阳的药都有滋阴的作用。因为补药都要有一个味甘。我们吃甘味的时候,应该是越吃嘴里面越多津液的,如果不是越吃越口渴说明吃了假甘。补阳生津。同理逆推,如果这个滋阴药不是甘味,那么就是假的。同一个药这个量的把握,当滋阴药用的时候计量大,当补阳药用计量小。
当归这个药是滋阴药还是补血药?他都有,而且还是个温性药,协助肉苁蓉补阳。
牛膝这味药,学习的时候是放在补益药里面学的。牛膝补阳还是滋阴?牛膝他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性平,谁的力量大牛膝就辅佐谁,他是个平补的。
枳壳这个药,行气,他行气行上还是行下?偏于下行,是行下的。升麻,升字,他是偏上的。
辛主润。同学们想象一下我手里粉笔这么大的小米辣椒吃到嘴里面,一个还行,不往下咽,同时吃五个怎么样。首先鼻子就受不了了,非常的燥。辛的润是有条件的,是在阴虚的时候,要去滋阴,让滋阴药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时加一些辛药,去推动行散。如果只有一点点水,比如干辣椒,这样的辛是不能润的。
假如滋阴药里面不用辛味药来推动,这个时候我们要用什么药?泽泻是正解。泽泻怎么理解?就好比我们吃红烧肉,比如说半块黑板擦这么大的红烧肉,真稀罕人,吃一块真香,吃两块有点腻了,连续吃五块,都想吐了,这就是气机的壅滞。用泽泻不是用它利水,而是用它泻。
临床中我们学了济川煎治疗老年人便秘,同学们信心满满到了临床中,发现济川煎治疗老年人便秘疗效不够理想。发现有的老大夫不用济川煎,因为济川煎他肉苁蓉、当归、枳壳他的气机壅滞了。我们临床使用的时候,肉苁蓉、当归、枳壳的用量比书上大上一倍,加上泽泻疗效才好。
【17 十枣汤】
从方名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补方。但是我们一看组成,就知道这是个泻方。


{攻逐水饮}
用法具有特殊性。十枣汤这是汤剂还是散剂呢?这个方是个散汤合剂。
大戟甘遂芫花这三位峻下逐水药一使用病人是先大便多还是先小便多?在临床发现,病人是先腹泻,然后小便多。所以这三味药是个泻大便药,然后他能利水。
这个方除了要注意强人使用半钱匕以外。还要注意为什么在平旦服?因为新陈代谢呗,考虑到病人这一天方不方便。张仲景还说:“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

说到悬饮症。回顾一下在学中诊的时候有几个饮?在病位要强调。悬饮在胸胁,痰饮在三个地方,肺胃肠。支饮也在三个地方,肺胃肠。溢饮,溢饮在肌肤。
悬饮意思。结核性胸膜炎。经验:甘遂大戟芫花和甘草开在一起,治疗结合疗效非常显著。
西医有速尿剂,速尿剂使用过后,病人是大便干结的还是腹泻的呢?是干结的。可是我们用十枣汤的时候,病人是腹泻之后然后利尿的。因此,西药的速尿剂,是没有我们的十枣汤效果明显的。使用十枣汤的时候为什么能够放心用呢?因为我们还加了甘草,解毒的,因此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十枣汤利尿作用实在好,因此治疗水肿非常好。一个人他不是水肿,他是肥胖症,非常胖,胖到坐车司机不愿意拉他,车子要偏掉。吃了十枣汤之后,半年后回家亲爹都不认识了,减肥成功。
十枣汤作为减肥方能够印证中医一个什么观点?肥胖不是油,不是肉,而是痰饮。十枣汤攻逐痰饮的作用比较明显,因此治疗肥胖症屡用屡效。把甘遂芫花大戟装到胶囊里面,任何西药减肥药都比不上,价格便宜,给病人带来很大好处。
大戟这个药,偏于泻脏腑之水。甘遂偏于泻经脉之水。芫花,宣泄脘腹之水。这就相当于,大戟是治房间里有水了,甘遂是治走廊里有水了,芫花是治屋子四周都有水啦。
这三个药你要是想加大药量,一定要同时加甘草。
【18 小柴胡汤】
和解剂主要是以补泻药、寒热药、敛散药共同组成的方剂

{和解少阳}(清胆热、调气机、补益正气)
这个方子中,最重的药不是柴胡,而是大枣十二枚。一颗枣按2.5克算,大枣就有30克。
同时呢,这个方的煎煮也很重要,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日三服。这个方煎煮的时间大概在四五十分钟左右。
现代研究,小柴胡汤和一般煎法一样煎的话,有解热、抗炎、抗菌的作用。如果按照伤寒论煎法五十分钟的煎煮,仍有解热、抗炎、抗菌作用,还有一个抗病毒的作用,什么病毒?乙肝。乙肝这个病如果是家族性遗传的乙肝,小柴胡汤不太容易治疗,但如果是感染性的乙肝,病人坚持服药,还真能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乙肝的医案
煎煮五十分钟还有一个抗硬化的作用,西医认为肝硬化是不可逆转的,但是治疗肝硬化的医案:
小柴胡汤煎煮五十分钟还可以抗肿瘤,医案:
小柴胡汤煎煮五十分钟还可以抗溃疡。一个是口腔溃疡,这是免疫功能底下了,另一个是胃溃疡,胃溃疡吃一个月就正常了。
小柴胡汤煎煮五十分钟还可以抗精神失常。医案
小柴胡汤煎煮五十分钟还可以抗自由基。自由基就是SOD,哦就是大宝,叫超氧化物歧化酶。小柴胡汤可以直接作用于超氧化物歧化酶促进酶活性。这个到底是什么?是清除不成对的电子团。电子团其实就是阴阳了哦,电子团还处于自由状态,没有聚集不就是阴阳二气嘛。地球上只有男人,是垃圾,只有女人,也是垃圾,但是有男有女结合,的这个就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了,结合一起不再是垃圾了。
现代药理研究,小柴胡汤的主要成分是皂苷一,煎煮三十分钟只有皂苷一。煎煮五十分钟,一没有了变成二了。煎煮可以改变一个方的化学结构。
下面学习小柴胡汤中医的证:
- 少阳胆热气郁。
- 每个月22号发热,早上四五点开始(少阳从寅至辰上,寅就是上午3点),治不治第四天都会退热P18 P18 - 34:45
【19 小柴胡汤续】
喜呕这个症状怎么认识?
- 正常情况下,胆汁的排泄可以疏达胃气。但是这个时候胆里面有热了。这个时候这个热想不想出胆到胃里面考察呢?他想,胆里的热到了胃里之后,不仅没有帮助胃疏达,反而扰乱胃气,胃气向上抵抗,这就呕吐了。临床上这就是胆里面有热,胃里面没有热,这样的症状是喜呕。呕吐之后,症状就会去掉。但过了一会,可能半个小时又会呕了。
头晕目眩怎么认识呀?
- 就好像同学们在一个很热的教室里穿着厚衣服上课,会不会头晕目眩呀?会的,有热就会头晕目眩。
- 这就是柴胡的作用,柴胡辛凉,一下子用了二十多克,起到一个清的作用。黄芩也是清热。舌苔一看,黄色。但是张仲景说了“舌上苔白者,可与小柴胡汤”这个怎么理解?可以理解成笔误吗?
- 同学们,只有一本书绝对没有错字的,那就是《毛泽东选集》。
如结胸状?
- 这个指的女同志在月经期的时候,会出现乳房胀痛的情况。本质不是结胸,所以说如结胸状。
如疟状?
- 指的女同志在月经前后会出现发热呀,怕冷呀,月经期过了就好了。
如见鬼状?
- P19 P19 - 21:23
- 热入血室
少阳的半表半里怎么理解?这个应该理解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应该理解为在表是太阳证,在里为少阳证。他并不是字面上的半表半里,而是表证里证都有的。如果理解为半表半里,使用的时候就十分的局限。一个病人,只要具备三方面的病机,热、气郁、气虚,那么就可以用小柴胡汤。
【20 大柴胡汤】

{清少阳}{泻阳明}
大柴胡汤煎煮的方法和小柴胡汤是一样的。小柴胡汤的作用部位主要是在少阳胆,大柴胡汤的作用主要是在阳明胃。大柴胡汤同大承气大黄附子汤一样都是治疗肠梗阻很好的。
大柴胡汤的证,少阳阳明合病。小柴胡汤的证是少阳胆热气郁证。
大柴胡汤治疗胆结石。在遇到胆结石的病人时,凡是西医做过手术之后超过五成的病人都有倾倒综合征,胆为中正之官。倾倒综合征很难办。胆结石病人坚持吃中药常常能达到治疗效果,加点鸡内金,加点石苇
蒿芩清胆汤也可以治疗胆结石,但是效果比较平淡。
【21 逍遥散 痛泻要方】

逍遥散除了上面的药还要加上薄荷和生姜。

{疏肝理气}{养血健脾}
治疗肝郁脾虚证
用柴胡疏肝解表3克,用柴胡解表疏肝用10克,如果清热量在20克以上。
用3克薄荷是疏肝,用10克薄荷是解表。
在逍遥散中,柴胡的量开在10克左右是合适的。薄荷是3克左右。
痛泻要方 白术白芍 陈皮防风
{脾虚肝乘}
相当于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之后就会减轻症状。如果是食伤,泻后通不减。
在临床使用中,单独用痛泻要方效果不好,应该再加一点疏肝的药,痛泻要方和逍遥散合方疗效好。
【22 半夏泻心汤 狐惑病四方】


{清热消痞}{泄湿除满}
半夏泻心汤的煎煮方法也很重要,它需要煎后再煎。这个方煎到五十分钟比较恰当。
半夏泻心汤中是有人参、甘草、大枣的,这个方有补脾胃的作用。
治中虚寒热痞证。 “心下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这个胃他不痛,在今天来看就类似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增生。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都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激活癌细胞。人有一个抑癌基因,抑癌基因被西药抑制了,不抑癌了。而且西医只有控制病情不往增生发展,不能治疗。但是如果吃上半年半夏泻心汤,病人的胃里的病灶就不见了。
问题来了,胃痛能不能用半夏泻心汤?是可以的。
在临床上认识这样的病人的时候可以发现他们大多数不能吃凉的东西。这样的病人是寒的吧,看舌质是淡的表现,但是舌苔是黄的。这说明这样的病人是有湿热的。因此辨证要点并不是胃痛与不痛,而是中气虚不虚弱,寒气内不内结,有没有热邪上扰。
半夏泻心汤给病人吃的时候一定要反复强调煎煮时间。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时候一定要强调五十分钟的煎煮,治疗一般的胃炎的时候就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在临床中,遇到病人胃炎的热比较重,黄连黄芩的量要加大。如果病人的寒比较重,半夏干姜的量要加大。如果这个人虚的明显了,人参甘草大枣要加大。
这一要注意在学到小青龙汤的而时候强调了一定要按照张仲景的原方一点不要变,是因为小青龙汤是一个寒饮的方,他的病因病机咳痰喘,大的方向不会变,一定要按照原方才可以。
说到这个,也要说一下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的药味和半夏泻心汤一模一样,就是药量变了。病人虚的明显了甘草泻心汤还可以治疗狐惑病。狐惑病就是西医讲的白塞氏病,也叫做贝赫切特综合征其实呢这个病就是狡猾的狐狸有三窟,第一表现这个病人的口腔溃疡反反复复,第二病人眼睛溃烂,眼睛溃疡,第三个是阴部溃疡。西医说什么病因呢?免疫功能低下。
狐惑病医案。张仲景治疗狐惑病有四个方:甘草泻心汤、赤小豆当归散、苦参汤、雄黄熏方。因为这四个方两个都是单方,一个是双味,因此王公把这四个方开在一起。
【23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清热剂有注意事项,首先要区分病位,在心在肺等治法不一样,然后总要辨虚实,最后要辨别真假,真热假寒,寒在哪热在哪。
顽固性的大热,治疗的时候应该在清热的药中少用一点温热的药,能够提高疗效。
再有一个寒的药都很伤脾胃,应该兼顾一下脾胃。


{清泻盛热}{生津止渴}
阳明热盛证
石膏这个药是矿物药,矿物药要怎么煎煮?看这个方张仲景说米熟了这个药就行了。这就有一个结论,白虎汤的石膏不需要久煎,和其他的药一起熬
白虎汤一个可以治外感也可以治内伤。
外感就是中暑。中暑什么表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白虎汤的内伤就是一个人,他非常的口渴,喝了一暖瓶水又喝一暖瓶水,口还渴,这是消渴病。“烦渴引饮”。糖尿病患者整天感觉到热,出汗。身热汗出,不怕冷而怕热。一定要按照原方来,不要想当然认为粳米甘草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就量减少,必须按照原方。
白虎汤还可以治疗热陷心包,就是乙脑,流脑。就是伤寒论350条,伤寒脉滑而厥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脑炎医案。白虎汤加银花30连翘30黄连20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就是白虎汤去了知母,加了半夏麦冬人参。王公说用竹叶石膏汤最好还是把知母用上,但是无据可查。
半夏起到了两个决定性作用,一个是病人有气逆,半夏可以降逆。第二个这个方属于补的方很容易壅滞,半夏可以适当的降一下。
我们想想竹叶石膏汤这个方有什么启示?首先竹叶石膏汤是白虎汤的加减变化方,可不可以治疗中暑?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没有用?吃个西瓜就行了,中暑实在是小病,经方都是治大病。就是拿前面脑炎的例子来说,可不可以想到竹叶石膏汤?首先病人没有气虚的症状,所以用不到竹叶石膏汤。如果一个脑炎的病人正好有气虚,那么就可以用上。我们学习古人的方,都是基础方,在基础方的上面一定要重视加减变化。
思考作业:在治疗糖尿病后,病人血糖升高,应该用什么药控糖呢?
【24 清营汤】
清营汤是温病条辨一个著名的方

{清营解毒}{泻热养阴}
热入营分证(心热证)
这个营就好像同学们下的军棋上有两个营,一个是军营一个是大本营。我们人体也有两个营,一个是营卫,一个是营血。
每天到晚上想要吵架,第二天一早上就认识到吵架不对,承认错误。吵架是谵语的一种,清心达到了治疗的目的。这也有个启示是什么?心为君主之官,君主抗邪的时候,白天都是没有什么反应一般,到了晚上就会抗邪,白天发热不明显,晚发热比较重。
考试的时候会有这样的题:清营汤治疗的热型有?身热夜甚、潮热、夜热早凉。
清营汤在今天主要要三大方面的病症,一个是心神,一个是血脉,一个是君主。病都是比较重的,脑炎、败血症、神经性疼痛、心肌炎出血这样的病症。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用的是丹皮,清营汤用的是丹参。丹参是一个凉血活血药。
犀角地黄汤要注意教材上说治这个人“喜忘如狂”,如果说不学犀角地黄汤,治疗这个人喜忘如狂,可能会在养心安神药里找。
脑萎缩医案。血与热结的瘀血,君主之官不喜。治疗痴呆的时候,除了重视养心安神的药,还要重视活血化瘀药。
除了清营汤可以治疗心热证,导赤散也可以。
清营汤治疗心热证比导赤散更明显。
【25 黄连解毒汤 干姜附子汤 普剂消毒饮 凉膈散】

{泻火解毒}
三焦火毒证。
三焦火毒证学习的时候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心热证从神明血脉和君主方面(清营汤),第二个病位发生变化了,黄连解毒汤可以治疗黄疸,黄疸的病位在脾或者说在肝胆,第三个方面热在大肠,痢疾,第四个方面出现在皮肤,出现痈痒疔毒。
人的烦躁是热证吗?在伤寒论中烦躁也有寒证的,干姜附子汤证。
出血一定是热证吗?不一定,冬天天冷的时候,水管是能被冻破的。
人腹泻也是有热证有寒证的。要有系统的认识,烦躁、谵语、出血斑,都是即有热证又有寒证的。
蜂窝组织炎医案
普济消毒饮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今天不要把他局限在大头瘟,理解成头面热毒证。
凉膈散
大黄 芒硝 甘草(和调胃承气汤的组成一样)
栀子薄荷黄芩连翘
这个方不要把他局限在某个部位,迁移一下,就像前面学习大承气汤的时候,不仅仅在阳明大肠。凉膈散上中下都可以清。
【26 龙胆泻肝汤 左金丸】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龙胆泻肝汤说的就是肝热证,肝热证要迁移学习前面的清营汤和导赤散。清营汤和导赤散是治疗心热证的。
临床中有的病人和人吵架,吵着吵着出现突发性耳聋。这是肝开窍于耳吗?不是的,应该是肝与胆相表里,胆的循行过耳中。在治疗的时候,凡是耳的实证,中医都归类于肝。凡是耳的虚症,中医都归于肾。
肝胆湿热下注的表现,主要就是阴寒(湿热之邪鼓于外)、阴肿(湿热之邪壅滞经脉)、阴痒(湿热之邪走窜经脉)、阴痿(湿热之邪肆虐经脉)、带下。阴部的表现,实证都从肝治,虚症都从肾治。
在治疗男科病症的时候,辨证就是湿热,但是以湿热的治法就是达不到预期治疗目的,需要酌情补阳,巴戟天、细辛。同样的治法还可以治疗妇科带下色黄。
凡是肝的病症,都要用疏肝的药(比如柴胡)是非常重要的。
左金丸
胃热吐酸证
黄连吴茱萸6:1
【27 麻杏石膏汤】


{清宣肺热}{降逆平喘}
方中的麻黄先煎,石膏不需要先煎。张仲景的方子中的石膏,大多数情况都是不需要先煎的。
麻黄和石膏的用量比例1:2
肺热壅肺证
肺热证的三个最基本的:咳、喘、痰。要辨寒热,痰色是很重要的,但是有的病人就没有痰,这个时候问病人口渴是很重要的。病人的舌头伸出来,舌红、苔黄。
如何辨寒证呢?辨寒证主要是问一个有汗没有汗。也就是告诉人们寒证要辨虚实。肺寒证的代表方是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是无汗的。
临床上看到急性大叶性肺炎的病人,没有出汗,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麻杏石甘汤用上,汗出来就好了。但是有一种情况是,张仲景在63条讲: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发汗后,这时候病人是表里兼证,是在表太阳中风证,在里肺热证。这个时候在表的证是次要的方面,主要还是肺热证所以要用麻杏石甘汤。在用麻杏石甘汤的时候,一定要问一下病人有没有出汗。
西医治疗肺炎一般来说都会有两个弊端,一个是胸闷,一个是低热。都是因为过量使用寒凉药凝滞的原因。03年的非典的时候,一开始都是西医治的,后面中医介入,大部分都是主张麻杏石甘汤,取得很好的疗效。
泻白散
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
{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一个病人是肺热证,不要局限就是麻杏石甘汤,泻白散也可以合用。这两个方以外,葶苈大枣泻肺汤,也可以合用。
【28 清胃散 治疗牙痛、牙龈出血方】


{清胃凉血}
胃热证
胃热证主要有一个表现就是胃脘灼热。在临床上病人会称述,吃饭烧心。烧心其实是烧食道。食道在中医理论中,归类到了胃。
反流性食管炎。清胃散合附子泻心汤
“胃主骨”“胃为肾之关”“骨为齿之余”
牙齿的病症,病位上面,凡是虚症都是肾,但是实证都是胃。
清胃散治疗牙龈出血。清胃散合柏叶散。
清胃散合泻心汤合白虎汤治疗实火牙痛,尤其是红肿到半边脸都肿了,屡屡见效。牙在里面来回晃动,拔了还痛,还会影响周围第二第三颗牙痛,因此不要拔。
玉女煎
熟地石膏麦冬知母,牛膝
治疗虚火牙痛
临床上玉女煎往往单用疗效不好,因为实火和虚火是在是很难区分开来。因此玉女煎和清胃散合用好。再加一个细辛10克,起到止痛的作用。
平时哦,同学们虚火牙痛,放上一两颗味精也能暂时起到止痛的作用。
牛膝这个药,一个大方面就是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第二个方面补肝肾(平性,哪里需要往哪里去)
玉女煎治疗糖尿病的时候是不够理想的,可以跟白虎汤一起增加疗效。为什么加白虎汤?因为要加粳米和甘草,或者不加粳米甘草,加山药也可以。石膏的这个弊端需要有牵制。
【29 芍药汤 葛根芩连汤 白头翁汤】

{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湿热痢疾证
记忆的时候可以分组记忆。黄连黄芩大黄,当归芍药,木香槟榔,官桂甘草
对比一个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汤有四味药。葛根芩连汤与芍药汤重复的药有几味?重复了三位药。因此可以看出这两个方治疗的应该是差不多的。根据张仲景的论述,他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大肠热痢证。芍药汤治疗湿热痢疾。
张仲景所说的热痢包括了西医所说的两个方面,一个是痢疾,一个是肠炎。痢疾和肠炎有什么区别?痢疾的症状,里急后重,便赤白(白的是脓,赤的是血)。辨热痢就是看舌质偏于红,舌苔偏于黄腻,大多数都有肛门灼痛。
通因通用。可以选大承气汤,芍药汤。芍药汤的痢疾虽然利,但是不通,大黄起到了通的作用。大承气汤也有大黄,煎煮方面,后下。芍药汤的大黄不后下。
古人有一句话对治疗痢疾有重要作用:“行血则便脓自愈”。便血不用止血的药。
“调气则后重自除”。脱肛。后重不用补气的药。
芍药汤中的官桂就给一个启示。热证要酌情配伍热的药。
立即的病人大多都有身热的表现,因此方中也可以加葛根进去,起到辛凉向外透达的作用。因此葛根芩连汤和芍药汤合方疗效很好。
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和芍药汤重复的药,黄连
热毒血痢证
原方仲景用白头翁二两,我们今天用多少合适?在今天,白头翁汤要想取得疗效,白头翁一定要用到十两,30克。
白头翁汤治疗的是实证,原理上是不能加固涩的药的,会闭门留寇。但是张仲景用了秦皮,秦皮一个是清热,一个是固涩。这就要考虑到,要想起到明显的效果,方子里得用收敛的药,但是实证又不能用。就好像来了个小偷,你是给他钱让他赶紧走,还是和他打一架?如果你把他打了一顿,他走了心里头恨上你,下次他还来。你要是乖乖把东西都给她了,小偷想这家人好欺负下一次他还来。因此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把小偷打到快死,然后留个窗户让他跳窗逃跑,再也不敢回来。白头翁汤再加一味赤石脂30克,非常明显,病人一整天都拉不出来,因此再加一味木香10克,木香就是开个窗把小偷扔出去,不留后患。
张仲景用了秦皮就是告诉人们可以固涩。为了提高疗效可以用赤石脂和木香。
总结:临床上遇到属于热证的痢疾、肠炎,可以将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三方合用,取得最好的效果。其中,赤石脂和官桂有相反,歌里面说,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这个欺就是妻呀,赤石脂嫁给官桂了效果相当好。
【30 青蒿鳖甲汤 清骨散 当归六黄汤】


{养阴透热}
这个药中有鳖甲但是张仲景说不需要先煎,这就说明这个方整个的药煎的久一点。
治疗热伏阴分证。
热伏阴分,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夜热早凉,夜里发热,白天之后一天不发热。清营汤是君主抗邪,他夜里是高热。青蒿鳖甲汤他是热已退,夜里发低热。
清骨散
清骨散比起青蒿鳖甲汤清虚热的能力更强。清骨散偏于治热,青蒿鳖甲汤偏于治虚。
当归六黄汤
当归六黄汤的热,是实热。
【31桂苓甘露饮】
夏天的时候,比较热,容易生湿。夏天感冒都是受凉,用新加香薷饮很好,燥湿用六一散很好。但是六一散在湿热方面远远没有桂苓甘露饮好。桂苓甘露饮本身就有六一散。


{清解暑热}{化气利湿}
治疗暑湿证
糖尿病性膀胱瘫。糖尿病性胃瘫。
【32 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治疗暑热气阴两伤证。
甲亢。疰夏。
这个方不要局限在夏天。凡是热、气阴两伤都可以用。
总结:桂苓甘露饮主要告诉人们,暑邪多夹湿,治疗暑热重视利湿,利湿的时候还要考虑适当的生津,还要适当的用点温性的药。清暑益气汤,不仅可以治疗外感病,又可以治疗内伤杂病。
【33 理中丸 枳实薤白桂枝汤】
学习温里剂要注意寒的部位。同时寒证还会出现假热,就好像同学们冬天骑自行车,手会变红,这个红就是假热,其实是寒。还有注意,凡是以补益药、温里药为主组成的方剂,都有虚的症状。如果是实寒证的说明这个人没有问题,过两天他就自己好了,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大。
凡是大寒的证,不应该用大热的药,如果用,会出现相反的弊端,要用凉性的药制约一下。
顽固性的寒证,用温热的药,不一定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少用一点凉性的药能够达到治疗目的。


{温中散寒}{益气健脾}
补气放在健脾前面,为什么补气比健脾快?人参就好比我们吃饭,一吃就能饱。白术就好比我们天天学习,就是健脾。干姜温中散寒。炙甘草,协助人参、白术更好的补中益气。
理中丸有三个方名。一个叫理中丸、一个理中汤、一个人参汤。

脾胃虚寒。病人在临床中会说,自己是慢性胃炎。然后,问你是想吃热的还是想吃凉的?病人回答说:几年了就没有吃过凉的。接着摸脉,脉象是无力虚弱的,就可以辨为脾胃虚寒证。至于呕吐,腹中胀满,下痢,都不是要点。
前面学到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理中汤也可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开方的时候,在理中汤的基础上加活血的五灵脂、蒲黄。这两味药用量和人参一样。半夏泻心汤也加上这两味药疗效好,因为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治疗的时候加活血药,无论是热证还是寒证都要加。
阳虚出血证。虚寒和阳虚怎么区分呢?阳虚=气虚+寒证。
治疗阳虚就是补气的药就散寒的药。
炎症有四大类,清热药(热证)、散寒药(寒证)、补气药(虚证)、活血药,这四大类药都可以消炎。
临床上遇到一个病人,能引起出血的,一大半都是热证。但是寒也能引起出血,因为太冷了,血管冻裂了。中医认为寒引起的出血,都说是阳虚出血。阳虚是气虚加寒证,气虚引起气不能固摄,血溢脉外。理中丸治疗阳虚出血证疗效是有局限性的,止血剂里面还要学一个治阳虚出血的方。
虚寒胸痹证。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冠心病。胸痹指的是三个方面,肺、心 、胸膜。
矽肺。理中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
胸膜炎。适当的一运动胸痛加重。枳实薤白桂枝汤和理中丸
【34 理中丸(续)小建中汤】
理中丸治寒湿霍乱证。
“呕而吐利,名为霍乱。”临床上霍乱三大症状,上吐、下泻、腹痛。
肠胃炎。怎么样知道是寒湿呢?“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汗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临床上遇到病人急性炎症大量输液之后,会感觉到口水变多。这个时候是大量的寒药已经伤了病人的阳气,用理中丸加罂粟壳。
小儿慢惊。症状表现就是脾胃虚寒证。
小建中汤


{温补气血}{和里缓急}
小建中汤就是桂枝加芍药汤加饴糖。“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病位在脾。“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病位在心。“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
十二指肠溃疡。饭前腹痛。有些慢性胃炎也是饭前疼痛也可以小建中汤。有的胃痉挛、肠痉挛,气血虚寒证,都可以用。如果有热就要用半夏泻心汤了。
虚劳发黄。这个人因为气血虚引起来面色发慌,用小建中汤是比较快的。
如果一个人九病乙肝引起的面色发黄,还引起了肝损伤,引起了黄疸。黄疸有两种,一种是阳黄就是有热证,一种是阴黄就是寒证
总结:理中丸和小建中汤都能治疗很多病症。但是就治疗范围来说,理中丸治疗虚寒证,也就是阳虚证,小建中汤治疗气血虚。也就是小建中汤治疗的范围更广。小建中汤就好比小汽车,里面的饴糖芍药就是汽油,生姜桂枝就是发动机,芍药饴糖想要化生能量,生姜桂枝必不可少。
【35 吴茱萸汤】


{温肝暖胃}{散寒降逆}
肝寒气逆证。
在认识肝寒气逆证的时候,要认识到寒气也是能够上行的,常见会引起头痛。
小孩子神经衰弱看不进去书。“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如果一个人头痛出现了恶心,可以诊断为肝寒证。
长期吃降压药导致的寒性高血压。面部红色,是假热,其实是寒的红。
阳明虚寒证
吃完饭了就想吐。启示:理中丸也可以治疗脾胃虚寒,但是远远不及吴茱萸汤的寒厉害。在食谷欲呕的时候,不要局限在热证还是寒证,有的热证也是食谷欲呕。用吴茱萸汤的寒证食谷欲呕的辨证要点就是舌质淡。热证食谷欲呕,可以用大黄甘草汤。
生姜是呕家之圣药,吴茱萸是呕家圣药之圣药。
总结:如果治疗脾胃虚寒,吴茱萸汤和理中汤合用效果更理想一些。
【36 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

{回阳救逆}
1.少阴阳虚寒盛证。
2.亡阳证。
“附子无干姜不热”怎么理解?附子是先天之阳,干姜是后天之阳。就像我们教室里的灯泡,灯泡要想亮要想热,必须给通上电。点就是干姜,灯泡本身就是附子。
这个方,要注意,附子是生的,取的是峻猛的性,因此煎煮时间要短。反之炮附子煎煮时间就要长。

{问同学买}{养血散寒}
这个方一定要记清楚方的用量组成,细辛量偏小治不了病的,要用10克。这个方的煎煮时间也要注意,大概是二十五分钟左右。

类风湿关节炎医案。
西医雷诺现象末梢关节紊乱。
当归补血汤不要局限在手足,凡是出现血虚,肌肉疼痛,关节疼痛麻木都可以使用。
血虚寒厥证
【37 四君子汤】

{益气健脾}
1.(脾胃)气虚证
四君子汤治疗的气虚不局限在脾胃。可以辨为脏腑气虚证。
治疗脾胃气虚最好加一味陈皮。如果不理想就再加半夏,再加木香砂仁。治疗脾胃气虚最好的方是香砂六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四君子汤加莲子薏苡砂仁桔梗扁豆山药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相比香砂六君子,参苓白术散治疗的脾胃气虚证是很重的。因为他还有呕吐(湿在胃)和泄泻(湿在脾)的症状,还有山药扁豆一加,病人的虚的症状很明显。
肺虚痰湿证。
方中的桔梗,治疗脾胃气虚加实证,可以起到宣畅气机的作用。如果是治疗肺虚痰湿证,桔梗起到宣肺祛痰,引经的作用。
考试的时候如果出现培土生金的方有?是要选择参苓白术散的。
【38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1.脾虚气陷证。气陷证有什么临床表现呢?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胃下垂、子宫下垂。
胃下垂。食后沉闷是主要辨证表现。
崩漏的时候,急症都要求标的,因此补气很重要。
2.气虚发热证。前面学到的半夏泻心汤的寒热痞证就是郁而发热的。同补中益气的郁而不通的发热一样,是低热。
药理研究,人参偏于补平滑肌,心肌。黄芪偏于补骨骼肌。换句话来说,脏腑气虚多用人参。偏于的意思说只是个偏性,还是都补的。
柴胡和升麻升举阳气。一般情况,人参黄芪的用量与柴胡升麻的用量比是5:1。
(长度限制,分篇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