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动级、刻意训练和行为改变级,复盘三步,做事潜力人脉~

2023-05-24 17:02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行动级行为模式

行动马达不能升高管的原因,是因为高管的能力结构要求不一样,目标要求不一样,不是自己做了多少事,而是带团队做了多少事,团队有没有不断的进步,有没有为公司培养出干部梯队

会都不开,怎么带团队?只能做战术管理,可以一次带更多个基层,但如果升高管,会浪费公司的重大资源,在公司三年,第三年的打法比第一年改变的不多,没有复盘的自然成长是低速的增长

赋能型组织,给认知地图,拉回来给背景和愿景,对做的策略提出新要求:有更好的路径吗?让你的团队来参与解决卡点能花更少的钱吗?能用更少的人吗?,最后必须复盘

复盘三步曲:抓大放小,更正确的归因,优化决策

挖掘重点,经历了哪些环节和步骤到了现在的结果,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步骤

归纳原因,哪些事导致了A,哪些事导致了B,漏了哪件事导致了C没有出现

优化决策,可以做哪些不同的尝试,结果可能是什么

刻意训练级及以上

从刻意训练到行为改变,已经是刻意训练的高手了,但到了过去模式不好用的时候,各种尝试很难解决问题

搞不定的高管一般是脾气最大的,事情干得好,是因为英明的领导,没干好,是因为下面一帮废物,在小圈子里面全能自恋实现了。。。

我们后天加在自己身上的训练,只是在做增量,原生家庭和各种经历都会塑造自己的行为模式,其实有很多是坑,升到高管前一直加盖可以,但是想再往上走,就要从地基开始重建

刻意训练级因为能不断的跑成长内核循环,能力可以快速成长,但是如果跨不过行为改变级,八段的心态是——空杯,说到这里插一句,空杯的基础真的是有自己的完整认知结构,人的确是到了高管才开始真正不空杯的,之前的思考也是,没到六段,没必要要求自己空杯^_^

行为改变要改哪些——其实还是成长内核的每一项都要质地上的改变,个人认为是每个都刷到本质层、逻辑层,甚至是元认知层

认知模式,所有自己情绪的引发点,都可以去追溯自己的认知模式,个人觉得四不原则是个很好的检验工具:想改变世界、他人、事情了?觉得自己是对的是好的、他人是错的不好的了?陷入习得惯性思维模式了?打圈圈纠结现在无法行动的事了?情绪一起,放松,自省,和解

归因模式,最典型的是归因他人or自己,觉得自己结果不满意是他人的问题,或者能够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一切,其他的归因分析模型是我后面要搜集的

内在驱动力,动力的发展路径,动力是加速器,行为模式再好,动力没配上也没用,可能是赛车和普通轿车的行为模式,燃料油门不同的理解?

决策格局,时空观,总结过去多长时间内的经验教训,决定未来多长时间内的考量,应该说,能看到多长时间的趋势,广度上,只看到自己、企业还是和客户共赢,话说一说到格局现在就想到时空观了,是想能够有更好的眼光的。。。反正现在只能提升认知结构了,空间这个现在自己也有感觉了,是见众生的格局的

情绪模式,在这里是跟认知模式那里重复了

负反馈的战略耐性,个人现在认为这是个伪概念,负反馈忍耐度那里自己就说了,具体的行为的话,一定是对那个人来说,有其他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快乐——感受就是独一无二的、个人甚至认为是一种公平体现了,那如果在策略战略层面——就是从资源到目标上能够坚持的话,其实是因为认知优势,他并不需要做什么坚持,他只是在每个选择里面都做那个对的选择,而且可能没空、或者说对人解释别人也听不懂,这就是我想要的,行业洞察力、发展洞察力等等

所以,如何做行为改变级?

我在青一的时候,叶教就说我是行为改变级的,是的,我是觉得自己很挫,想要重塑自己,但那时候在学习上,我也只是在做刻意训练,不断迭代学习方法,过去拿来指导行动的认知太low了。。。。根本就不算有认知,所以,拿新学的一套去指导行动这是很自然的啊

如果说行为改变就是对自己动刀子,那自己戒贪吃,重新开始运动,减脂塑形,戒小说,极力培养睡眠,见众生走出负段位,这些算是对自己动刀子

但是学销售,培养逻辑力,提升学习力,这些都只能算是刻意训练级

区别在于过去有没有不好的习惯需要挖掉,下面几个学习,过去都没有能力都凭很挫的本能,自己都不想停留的不想要的

戒贪吃、重新开始运动、减脂塑形,是新动力出来了——愿景吧,想成为叶教那样的人,一种向往的力量

想想所有对自己动刀子,的确都是看到愿景,自己想成为最好的自己,知道自己的卡点,除了见众生刚开始的确是觉得太难了动力不足,其他的我都是知道愿景的,这是最大的动力,然后看起来好像决策格局能够看很长时间投资回报,知道是循序渐进的路径理解负反馈是旅程的正常风景,归因从局部自我归因,到现在的全面自我归因,情绪模式的调整现在的决策、放松、四不自省也都有了,现在就是认知模式——认知结构的重建,这是自己一年内的目标

原来在刻意训练之后,动力真的是决定性的

认知模式的调整,领导者在听汇报的时候,有视觉和听觉两种,过去的认知习惯是听觉的话,如果遇到下属写汇报的时候,调整自己的模式去看下

复盘模式的调整,张朝阳过去的归因是因为自己厉害,所以看到“机会”就投入时间、资源、团队去抓,后来归因自己是顺势而为,要重新梳理行业趋势,战略聚焦,资源配置,业务重构,组织赋能,还要去评估机会的真实性,和是不是自己的机会

月课里叶教提到的能力、潜力、影响力,业务能力、管理潜力、人脉影响力

在这里好像有点东西不一样,来仔细梳理思考下

能力目标,用更少的时间,关注更重要的信息,有效决策,做更少的事情,达成更好的业绩

每天复盘事,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信息,找到之前找不出的问题,理解之前不理解的现象,看懂之前看不懂的决策

提炼下,更少的时间是结果,时间管理的结果,时间管理是综合能力提升,综合能力其实是成长内核的全面升级——感觉是行为改变级了。。。

挖掘重点,建立认知结构,用一千小时打破一万小时定律,找到最好的老师、课程,梳理成自己的认知逻辑,比如在销售里面,知道了销售是客户管理和销售行为管理,知道H模型,就去打磨这些重点,学习理解人性,每次新的经验都能输出新的认知模型,能快速达成业绩

归纳原因,也是基于更完整的认知逻辑,人性逻辑和特定岗位工作逻辑等等,能够在复杂事情表象下找到真正原因,判断表面话语下的实际情况,并且快速解决情绪

理解现象,现象的底层是本质啊,忽然想到,在《直击本质》里,本质:事物的根本属性(定义),问题的根源,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所以这里问题和现象的解决,就是本质、底层逻辑的学习——直接选择优质学习对象get方法并理解实践化为己用

能有好的认知结构,和优质的方法,那还怎么看不懂决策呢?决策不就是决定怎么做吗?方法其实是解决问题的模型吧,好的模型就是基于比较好的广泛认知理解,总结出来适用范围较大的方法论啊

所以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给优质认知和本质逻辑,并且还给不错的方法论,能很好完成工作中具体的事情

潜力目标,聚焦更有效的目标,做更具业务突破效果的创新,以更好的节奏,达成持续的业绩增长

每天复盘自己,觉察和优化认知、理解、觉察、行动模式

这其实就是带团队了,的确是管理能力

影响力目标,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晋升机会,管理好公司内外部资源,树立个人品牌和威望,实现业绩增长

每天复盘人,管理好老板,链接好贵人,推动合作,吸引资源

这个是中流?不想了,先搞完课程,完成前面两个再说

一阶重点是做事,二阶重点是提升自己,三阶成为牛人然后才到人脉,对自己做事情,和自己的行为模式很好的理解,复盘每天遇到的人,这些人跟自己有什么不一样,行为模式跟自己有什么不一样,如何沟通才能基于了解说服他

这里又给了个认知让我能做决策——跟我之前的直觉是一样的,现在自己就先学习好好做事,到三阶条件达成的时候,才去搞影响力,现在就不要了^_^

给自己点赞,加油!

over~

行动级、刻意训练和行为改变级,复盘三步,做事潜力人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