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相似一幕,官方敏感时刻,泄密事件仍有发生,还抢去甘雨风头
相似的一幕。

一天之前的晚间,当玩家还在探讨甘雨强度问题时,在一些消息的传输渠道,一个视频悄然出现,又极快地消失。

这是关于内鬼玩家对“魈”数据的泄密的一起新事件:魈的实测画面出现了。
而先知先觉的官方不得已,再次发出了一则警醒公告,又有玩家泄密了。
尽管原神官方的制裁行动很迅速了,但还是低估了网络的传递速度与玩家的热情,起码在速度上创下了两个新的纪录。

一个是热度速度,在短短不到半天的时间了,这份只有20来秒的内鬼“魈”视频,便登上了热搜榜第二的位置。
这可比新角色池甘雨的热度高出一截,令人诧异。
另一个是制裁速度,18点前内鬼玩家刚把“魈”视频上传,18点后,官方一份公告就接踵而至。
可谓是迅速,目的是把止损做到最低,但仍被其他玩家大量拷贝。
这是让运营头疼不已的事情。

毕竟新角色后续的人气还要营造,期待值的保留也能拉提业绩,钟离事情的前车之鉴已经跌倒过一次,教训可谓是深刻啊!
也难怪官方着急,公告里该警告的警告,要求视频下架的下架,意思是很明显的:
既然泄密了,责任你就得担起来,白纸黑字写得清楚,不能提前泄密,追责定会实施的。

这一幕似曾相识,又屡禁不止。
但此次的情况又有些许的不同,按照网传的意思,被封禁了账号的内鬼玩家连自己都感觉到了委屈,视频不是他自己主观发出了,而是被自己群里的吃瓜玩家“背刺”的。

1月13号前,经不住群好友的软磨硬泡,才把关于魈的视频放在群里,也多次嘱咐过别外传,但下一秒就有群里的玩家把视频发了出去。
然而问题是这个群里,据说只有五个人。
结果也看到了,上传的玩家得到了利益,原测试号主被封禁。
但不管真相如何,是借口掩饰,还是来自他人的背刺,把测试服不能公开的数据、角色外带传递等行为,本身就不对,即使不是全责,也是次责。
事实上官方的公告已经告知了答案。

或许不少内鬼是抱有侥幸,认为遮住了id就不容易被查询到。
一件简单又容易忽视的事情。
要知道,原神的后台数据不简单,队伍配置和通关时间匹配一下随便就能查到,更别说不掩盖UID这样缺乏考量的行径。
原号主自然也知道其中利害,但为时已经太晚,还是被认定为“违背了协议”,泄密问题处理公告立马就出来。最关键的是,这个锅还得自己全背,即使初衷并不是爆料,玩家也不会同情。

另一边,对吃瓜玩家来说,知道了魈的提前爆料,现在有三类状况环境
一是痛责,泄密行为,这是不守信的表现,也是原则问题。
二是调侃,认为给玩家提供了新料,满足了自己的期待值,至于内鬼就厚-葬吧。
三是担忧,现在爆料,只求不要削弱与改动,毕竟去年9月份,关于魈的旧数据因为出的早,目前已经重做了。
现在这个意外的状况,官方的考量就不得而知了,对魈是继续调整还是重改,都有可能。

当然,在最后也说一点,有的玩家虽然喜欢内鬼爆料,但还是有不喜欢提前剧透的玩家在,所以内鬼玩家封(鲨)了就封(鲨)了,违反约定是一件错误的事情,要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