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5 历史难题-透视 上

大家好,已经连续讲了5天,因为每天是新鲜出炉,完全没有框架,(我都不知道明天写什么),所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遗漏,有帮助就点个赞;或许写的不好,但我会多多努力的;

所以我们就接着昨天的透视开始讲,
什么,昨天哪段讲透视了?!
请找一下以下的一段文字,看看有没有;

这个就是 达芬奇的空气透视法
空气透视法是透视法的一种,为达·芬奇创造。表现为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物体距离越远,形象就描绘得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后物体偏蓝,越远越偏色越重。突出特点是产生形的虚实变化、色调的深浅变化、形的繁简变化等艺术效果。这种色彩现象也可以归到色彩透视法中去。晚期哥特式风格的祭坛画,常用这种方法加深画面的真实性。中国画中所谓“远人无目,远水无波”,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 搬移来自百度百科。
所以透视不只是我们熟知的线条透视(linear perspective),也就是经常说的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四点五点;
我们可以把他当成是一个个的滤镜,这个是Reyes,那个是Gingham,那个是Slumber(我常用的几个ins滤镜);

所以有着多种的透视,也就有许多画法,比如刚才的空气透视,色彩透视(讨论纯灰等),成角透视,散点透视(清明上河图!!)等。
其他有机会在谈,
今天就讲下画画的重灾区,
线条透视
容我先放张图,

如果画画的课本一翻开是这样的话,估计大部分人就合上走了;
开什么玩笑这是学画画嘛,又不是学做金融分析师;
透视是不是就这么复杂?
是的,认真研究起来就是很复杂;
有没有简单的?
有!
我这就教大家一个口诀,四字真言
近大远小
我们就用这四个字来解开世纪难解之谜;
上帝要有光。。。
老师第三次了哦,
咳,好吧,有了光我们才能看清东西,而为了看清东西,人类用的是眼睛;
不管是什么样的成角透视,都符合人的这个观察特点,也就是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主要因为人的眼球构造的问题;

小明同学虽然长得也不矮,看起来就是比别人小,这就是我们眼球的成像规律;
我们看下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餐厅的桌子长短明显不一样,但却没人觉得有问题?!
因为我们日常已经习惯了透视,看惯了这些正常情况下的视觉效果;所以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但是到我们要画的画面就会有许多疑问;
比如我们要画桌子,要画盒子,画正方形,总是要画出个斜边,不都是一样长的嘛,为什么到画布就不一样;

为什么老是A这条线画的比B这条线长,
因为
近大远小呗;
我们看下,桌子靠前的边,比桌子靠后的边,离我们眼睛更近,(想想你要坐在下面位置夹菜,是不是只能夹到跟前的东西)

因为A比B近很多,
所以
A就是比B这条线长
A>B,桌子的两边就变成斜线;
一点透视就是这么简单;

不用被这些辅助线吓到,没看他们都是虚的!
看到了这个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理解这个方块怎么画,那么二点透视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这些辅助线怎么画,什么是消失点,我觉不在赘述,因为网上很多;
我们就只关心这个口诀;近大远小;
带着这个理解我们就相当轻松;
记住每个点,每个面的位置,前面的方块更近,那么就更大,远的就更小;
老师我其实知道近大远小,但还是老画错,这是为什么;
因为你木有参加我们的30天训练营!
哈哈,没有啦,不参加我也得继续说;
因为搞混大家的,往往不是一点,两点透视之类的画法,搞混你们的往往是这根线
地平线 Horizon!

要不要挑一下啊?
咳~我们又说远,
地平线:作画者所见无限远处天与地的交界线,平视时地平线与视平线重合,斜、仰、俯视时,地平线分别在视平线的上、下方,正仰、俯视时,不存在地平线。
地平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简单的说,我们要找到这条线才能找找到消失点,找到这个桌子的两个边要朝哪里倾斜;
在照片中,我们可以反向来找这条线,把桌子的两边延伸,看到交叉的点,做个水平线就ok
讲这么多直接放个图好了;

那么其余的在这个透视范围内的物体都需要符合这个规律;比如椅子等等;

老师我懂了?
不你不懂

我们再来看另一张图

这个好像也是很简单的一点透视对吧,实际上,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一排架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能看到底部的地方慢慢的看到了顶部;

我们看到最上面的架子只能看到顶部,就像是看高个子的时候只能看到下巴,看到底下钢琴的盖子的时候忽然发现已经能看到顶部,就像是看矮个子的时候看到了脑门;
只有在既看不到顶面也看不到底部的时候,这里才是比较关键的地方,因为这是整个画面的地平线的位置;
也就是说
高于地平线的时候我们是仰视的只能看到对方的下巴,而低于地平线我们是俯视,能看到对方的脑袋。
这有什么用呢,这就能帮我们判断地平线的大概位置,找准他就能找到消失点,找到倾斜线的位置,另一个可以帮我们纠正这个画面里想画的是顶面还是底面,哪个离我们更近,哪个离我们更远;
随手找来一些很丑的图,越丑越好,因为更贴近生活:

根据上面的一系列唠叨,我们可以看到
A 可以看的到屋子天花板,所以地平线应该挺靠下,在一层又能看到地板,所以地平线应该 在1楼中间偏下的位置
B 看的到天花板,看得到床上的东西,地平线大约就在墙隔开的位置;
C 看这个的角度应该不用说了吧,脖子都酸了,地平线应该是看不到了,在画面的很下方了;
所以是不是很好判断了呢;实际上通过观察也可以大概的猜出这里各个线的位置,因为透视是有规律的,这是死的知识,一成不变,不像是线条和颜色,我们可以主观的去调整和处理;
为什么说线条透视其实是很简单的,就是因为,这些硬知识只要理解后就像公式一样可以套进去,并不会因为人的改变而改变;
好的,大家明白了嘛;
来给大家留个极丑的作业;看看下面这张怎么画;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留个言;或者到我们群里讨论;Q群:673106164

愉快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今天只能讲讲大致的透视关系,透视不是只是用来画房子的,我们明天再来聊一下透视的更多应用;
感觉这个绘画十日谈,被我一分上下集就有很多东西讲不到了,啧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