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知识产权:属于全人类?
2023-08-29 15:54 作者:ReadPaper论文阅读 | 我要投稿

在数字化的世界中,生成性AI(Generative AI)正逐渐改变我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应用。从音乐、新闻到艺术,这一技术都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本文将通过三个场景,一起探讨生成性AI如何影响我们对知识产权的看法。
1. 音乐制作人与AI的版权纠纷
假设你是一名音乐制作人,你使用AI生成了一首与Taylor Swift风格相似的歌曲。不久后,你收到了一封来自Taylor Swift团队的律师函,指控你侵犯了她的知识产权。
这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当AI能模仿某个艺术家的风格时,谁应该拥有这个作品的版权?是原艺术家,还是AI的开发者,或者是使用AI的音乐制作人?
2. 新闻记者与未付费的数据贡献
你是一名新闻记者,发现你的文章被用作了某AI模型的训练数据。这个模型现在正被用于生成新的新闻摘要,而你没有收到任何报酬。
这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如果一个AI模型的训练数据来自大量的个体贡献,那么这些个体是否应该得到某种形式的报酬?
3. 艺术家与AI生成的艺术作品
你是一名艺术家,发现有人使用AI生成了一幅与你风格相似的画作,并在艺术展上出售。
这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当AI开始生成看似原创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如何定义“艺术家”和“原创性”?
最后
生成性AI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一个伦理和法律的新战场。它挑战了我们对知识产权的传统认识,并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如何在这个新时代中保护个体和集体的权益。
特邀作者:早稻田大学计算机系在读博士 王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