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不必背黑锅:那支毒箭不是出自史文恭或任何一位梁山好汉之手,幕后主使究竟是谁?

晁盖殒命曾头市,整个过程疑云重重,有人说史文恭那样的超一流高手不会在箭头上淬毒,有人说是宋江指使小李广花荣或双鞭呼延灼暗放毒箭,还有人说是摸着天杜迁和云里金刚宋万终于找到了为大哥白衣秀士王伦报仇的机会。
这种种猜测都有一定理由和依据,在暗夜混战中,确实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咱们今天却要提出一种新的假设,请读者诸君来品评一下,到底谁该为晁盖之死负责。

按照常理推论,宋江并不敢指使任何人暗放毒箭,不管是花荣还是呼延灼,箭射晁盖都要冒很大风险,以宋江横草不过的狐心狼性,不可能让人抓住这么明显的把柄。
史文恭自然是超一流高手,高手有高手的骄傲,让他在箭头上淬毒并写上自己的名字,确实不合江湖规矩,也不合常理。
杜迁宋万既没有大本事,也没有大胆量,被曾头市人马追杀得抱头鼠窜,根本就没机会动歪心眼。
这三种可能性被排除,谁射杀了晁盖,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起码史文恭本人是否认自己射杀晁盖的,他一直被蒙在鼓里,还以为是自己哪个不开眼的手下瞎猫碰到了死老鼠,如果他知道晁盖脸上那支毒箭写着,自己的名字,是万万不会与梁山军讲和的。

那封写给宋江的求和信,是史文恭亲笔,用曾家家长曾弄的口气写的:“曾长官又见折了曾索,烦恼倍增。次日,请史文恭写书投降。史文恭也有八分惧怯,随即写书,速差一人赍擎,直到宋江大寨。”
那封信写得低声下气,无奈承认了曾头市小兵射杀了晁盖:“向日天王率众到来,理合就当归附。奈何无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夺马之罪,虽百口何辞。原之实非本意。”
读者诸君都是文化人,也懂江湖规矩,自然能从史文恭这封信中读出很多信息:如果史文恭史文恭真是射杀晁盖的凶手,就只能拼死一战以求一线生机,讲和就等于把自己置于砧板之上。梁山要求曾头市交出凶手,雇主曾长官是不会拒绝的。
由此可见,对晁盖脸中毒箭毫不知情的史文恭一直被蒙在鼓里,还很天真地想保住那匹照夜“”玉狮子马。

史文恭自然不是舍命不舍财,他之所以如此啬吝,就是没有看出事态的严重性,更没把自己当成射杀晁盖的凶手。
史文恭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花荣和呼延灼更不可能暗箭射杀晁盖,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电视剧《渗透》中的一个桥段中受到启发:电讯室两个特务被袭杀,谢若林变身的齐公子第一个排除的嫌疑对象,就是他最瞧不起的店小二许忠义——他干不出那么漂亮的活儿!
许忠义干不出杀人于无形的漂亮活儿,花荣和呼延灼这两个将门之后也不会把活儿做得那么糙:花荣箭射高空大雁,想射哪只就射哪只,想射头就不会射中脖子,他要射晁盖咽喉,绝不会失手射在脸上;呼延灼近距离射击,那箭头从脸上进去,得从后脑勺穿出。这两人暗算晁盖,都可以一击致命,决不能拖泥带水留下尾巴。

主要嫌疑人都被排除,晁盖的死却不应该因此而变得不明不白,咱们如果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找出两个为此事负责的人,那么在半壶老酒看来,第一个就是晁盖本人:托塔天王是一个义薄云天的好汉,但他亲征曾头市,却有点“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味道。
曾头市地势险要,兵精将勇粮足,有五七千父子兄弟组成的守军,就是十万八万人马也未必能轻易攻克:“周回一遭野水,四围三面高岗。堑边河港似蛇盘,濠下柳林如雨密。凭高远望绿阴浓,不见人家;附近潜窥青影乱,深藏寨栅。村中壮汉,出来的勇似金刚;田野小儿,生下的便如鬼子。僧道能抡棍棒,妇人惯使刀枪。果然是铁壁铜墙,端的尽人强马壮。交锋尽是哥儿将,上阵皆为子父兵。”
我们细想起来,曾头市很有可能是金人楔进宋朝境内的一颗钉子,比祝家庄要难打十倍,地形优势比梁山还明显——梁山最怕围困,曾头市却是进可攻退可守。
晁盖只带五千人马二十个头领去打曾头市,实在是骄傲轻敌,即使不被毒箭射杀,也会在持久战中被拖垮、击溃,史文恭只用二十回合就把霹雳火秦明挑落马下,豹子头林冲也未必是他对手,托塔天王晁盖就更不用说了。

晁盖上山聚义前,也就是东溪村的村长,战场经验基本为零,宋江上梁山后包打了所有中小战斗,弄得晁盖以为曾头市并不比祝家庄难打,顶多也就是高唐州的水平,实在不行还可以从梁山抽调援军。
如果晁盖读过孙子兵法,就会知道自己这五千人马连对战的资本都没有,就更别说攻城拔寨了。
晁盖强攻不成想偷袭,然后又犯了兵家大忌:他对曾头市的兵力部署几乎一无所知,完全不知道黑夜对曾家军来说才是最好的掩护。
古代战争讲究“帅不离位”,梁山军主帅晁盖跟豹子头林冲争做先锋,这本身就是一个昏招儿,梁山的乌合之众一旦遇到危险,马上作鸟兽散:“看四边路杂难行,又不见有人家。军士却慌起来,报与晁盖知道,呼延灼便叫急回旧路。”

梁山军未战先乱,晁盖不死也难。导致晁盖中箭的这场大混乱,谁也没看见骑着显眼大白马的史文恭,这说明他并不在侧翼埋伏的曾家军中,那两个该为晁盖之死负责的人,一个是晁盖自己,另一个却不是史文恭。
史文恭不在现场,在现场也不屑暗放毒箭,于是另一个嫌疑人出现了:如果那支毒箭不是出自史文恭或任何一位梁山好汉之手,就只能是曾头市的大头领曾弄的暗中授意了。
曾弄人称曾长官,是“大金国人”,他与史文恭就是雇主与雇佣兵的关系,要想让史文恭死心塌地为曾头市卖命,最好的办法就是“替”史文恭纳投名状:只要梁山好汉认为史文恭杀了自己的兄弟,就会追杀他到天涯海角,史文恭就只能绑在曾头市的战车上了。

吴用能墙上写诗陷害卢俊义,曾弄也可以箭头淬毒刻字嫁祸史文恭。当时漫天飞舞的箭雨中,写着史文恭名字的不止一支,只不过是落在晁盖脸上那支被带回去了而已:两千五百突袭兵马,最后只回去了一半,另一半喽啰的身上是否也插着写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梁山好汉们是不知道的。
这样看来,真正应该为晁盖之死负责,也就是晁盖本人和曾头市“市长”曾弄二人而已,宋江和史文恭都没必要背这口黑锅。
当然,说晁盖不是死于史文恭之手,也不是宋江指使人作案,这只是一种猜测,熟读水浒原著的读者诸君,对此事肯定还有更精准的分析:如果不是曾弄陷害史文恭,也不是晁盖自寻死路,在曾头市夜战的混乱之中,还有谁可能对晁盖暗放毒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