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4.4 革命发展阶段论和不断革命论(3)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的阶段。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指出:社会主义“······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因此在各方面,即在经济、道德和智慧方面都还保留其所由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痕迹的共产主义社会。”[1]而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更成熟、更发展的高级阶段。马克思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当那奴役人们、迫使其服从社会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后;当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已随之消失后;当劳动已经不单单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已成为乐生的第一要素时;当生产力已随着每个人在各方面的发展而增高,一切公共财富泉源都尽量涌现出来时, 只有那时,才可把资产阶级式的法权的狭险眼界完全克服,而社会就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2]
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如何区别又如何衔接的问题,党的八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在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在社会主义阶段上停步不前,但是也不能陷入超越社会主义阶段而跳入共产主义阶段的空想。我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者,我们认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没有隔着也不允许隔着万里长城;我们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发展的阶段论者,我们认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反映事物的质的变化,不应当把这些不同质的阶段互相混淆起来。”[3]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发展阶段论和不断革命论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掌握革命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而不要把这二者割裂开来。右倾机会主义者看不到革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看不到前一个过程和后一个过程之间的联系,因而认为革命应该停顿在它的某一个发展阶段上,不再继续前进。“左”倾机会主义者看不到革命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前进,因而混淆不同质的发展阶段,企图超越某些必经的过程,而跳入那些目前还不能达到的阶段。认识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发展阶段论和不断革命论相统一的原理,正确对待各个革命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克服和防止右倾和“左”倾的错误,才能把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一步步地推向前进。
注:
[1]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1页。
[2]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3页。
[3]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