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忱〗三国杀重铸计划3.0-秉心铸魂:蜀汉第二节·王业雄图(上)[111~115]

大家好,我是晨懿册,3.0正式更入第二节!
给新观众的例行告示:这个系列是我圈地自萌的产物,目标是让将池内部自成一体,而并无意愿去追求官方不断更迭的环境。
如果想深入了解一下本系列的话,建议先看看这篇综论哦~

配套牌堆也是本系列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


那么现在进入正题!

关平(?-220),河东郡人,关羽之子。演义中为关羽与刘备重逢时收下的义子,一生随父东征西讨,沉着冷静而勇武过人,屡为关羽立下战功。由于后世对关羽的尊崇,关平也被一同供奉。

HAN111 义影壮魂 关平 汉 4体力
〖烈佐〗
每回合限一次,当一名角色使用【杀】后,你可以弃置一张牌,令其选择一项:
1.令此【杀】无视次数;2.摸一张牌。
选择结束后,你于结算后视为对此【杀】的其中一名目标角色使用一张【杀】。

☆称号是一个小双关,既可以翻译为“关平是关羽大义的影子,有着壮烈的灵魂”,也可以把壮字做使动用法解释,即“父亲大义的影子使关平的胆魄尤为壮烈”。
☆上一版堆砌了太多元素使技能组过于臃肿,带有明显的早期烂活色彩,这版回归伊始,返璞归真地削上限提下限。限次解决了搭配菜刀的过爆问题;选择权交给目标角色解决了信息缺失的问题;自己追加的一刀则是解决挂件感太重的问题,让关平真正成为能够独立作战的武将,毕竟演义中关平也是有过与庞德战三十合不分胜负的勇武战绩的。

烈佐:破阵杀敌,愿效犬马之劳!/泰山岂可与顽石相争?请遣平往!
追杀:护朝护国,尽孝尽忠,平之本分!/贼人休走,且有少将军在此恭候!
阵亡:吾父已走,尔等鼠辈,休得再前!
☆也是重写了上一版的台词,不再干巴巴地念诗。

懿册杂谈:《华阳国志》记载在曹刘围困吕布时,关羽是无子的,因此正史的关平应当出生在199年以后。但小说里为了给民间一并崇拜的关平更多表现机会,就必须提高关平的年龄和出场时间,毕竟他还得在220年和关羽一起领盒饭。不过这样又有了一个矛盾点:如果直接给前期的关羽安排妻子儿女,那么千里护嫂的剧情便不那么好写了,只照顾自己的家眷没那么忠义,不管自己的家眷又冷漠无情。因此,机智的罗贯中便将关平改为义子,用收义子的方式来同时化解两个矛盾,不得不说很是高明。此外,让关平变为义子也使得后面登场为父报仇的关兴成为了血缘上的长子,也能更加凸显封建年代父死子继的意味。



周仓(?-220),未记载于三国志中。性情豪放果断,演义中原为啸聚山林的黄巾部将,后在关羽千里走单骑时成为其贴身护卫,随其征战一生。由于后世对关羽的尊崇,周仓也被一同供奉。

HAN/QUN112 沥胆趋义 周仓 汉&黄巾 4体力
〖倾忱〗
每回合限一次,当一名角色使用【杀】后,你可以令其获得之或因响应之而使用的【闪】。
若其获得的牌为红色,则你可以于结算后对其中一名目标角色使用一张【杀】。

☆我自己的上一版倒是没堆砌,但官方的界版却开始堆砌了。同样返璞归真,用把技能范围扩大到所有角色的简单方式解决发动频率问题。
☆这次关平与周仓的对应也是个新尝试,仔细看:〖烈佐〗与〖倾忱〗两个单技能首尾相同、字数相近,在制图里也体现了出来。

倾忱:为将军提刀携马,万死不辞!/君侯坐前,鼠辈安得猖狂?
追杀:护朝护国,锄奸除恶,仓之本分!/贼人休走,何不速来授首!
阵亡:君侯厚恩,惟以死报之——

懿册杂谈:周仓的形象是一代代作者“接力创作”的产物,这种创作形式可以说是《演义》这种中国古典小说特有的。
这个名字最早出自《演义》的前身《三国志平话》中。在《平话》里,周仓出现在木牛流马的片段中,是和司马懿打交道的蜀军运粮官,想作者为他虚构出“周仓”之名即是着眼于运粮的工具人性质上。而周仓真正成为关羽部将则是在元曲《关大王单刀赴会》中,他的原型则来自于同时段关羽军中的一位无名军士。正史中,这位军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却能够在咄咄逼人的鲁肃面前喊出“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的话语,不可谓不豪壮。关汉卿看中了这一点,觉得此人有可写之处,遂将他设定为了关公的护卫。《单刀会》成功后,周仓的形象不断完善,最终在罗贯中的笔下功德圆满,成为关公在平凡将校身上的映射,忠心耿耿、矢志不渝,患难与共、休戚相关。



刘封(?-220),长沙郡人,刘备义子,汉末将领。性格刚猛,气力过人,曾随从平定西川、统领攻取上庸,颇有战功。后因不予援助北伐的关羽,又遭孟达等人叛变而丢失上庸,被刘备赐死。

HAN113 跋踬螟蛉 刘封 汉 4体力
〖陷嗣〗
①准备阶段,你可以将至多两名角色的各一张牌置为“逆”;
②你可以将与“逆”花色相同的手牌当无视次数的【杀】使用或打出;
③其他角色可以移去两张“逆”,视为对你使用一张【杀】。

☆在不破坏原版画面感和游戏性的前提下进行补强。原设计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被张飞克制以契合戏曲中张飞杀刘封的桥段,所有主动去“逆”的正面效果都会破坏这一点,因此我最终没有在“逆”的移除上做文章,而是为他添加了蜀汉一贯的菜刀属性。一来刘封还是能打的(“有武艺,气力过人”),二来转化杀也能呼应刘备的主公技。画面感上,则可以解释为功绩越大便越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而奋勇杀敌,但失足犯错或被他人利用的风险也就越大——多杀是建立在有“逆”的基础上的,但回合内把牌都杀出去了,可就没有牌防御“逆”来的杀了。

陷嗣:
移出牌:袭人于不意,溃敌于无形。/攻险破敌,吾父定当刮目相看。
使用杀:吾乃汉中王之子,尔等快快束手就擒!/贼将虽众,但看吾手到擒来!
被使用杀:孟达匹夫,终害我陷于此祸!/吾今沦为不忠不孝之人也……
阵亡:儿自知,无颜见父……

懿册杂谈:刘备有意地让刘封远离了庙堂,让作为战将的刘封毫无政治经验,就算刘禅真的即位也不可能对皇位有什么威胁。但恰恰是因为刘封完全没有政治细胞才导致了他的坑爹操作,把三郡守得一塌糊涂,这注定了他只能担当帐下听命的一员战将而无法镇守一方。可是有他这么个皇兄的身份在,刘备去后,谁又能只让他当帐下一员战将?“终难制御”。刘封太难一用,“虑封刚猛”的孔明看得很清楚——他必须死在刘备前。
义子身份真正将刘封置于了死地。正史的刘备并不是爱哭的人,但他在赐死刘封后真的“为之流涕”了,足见刘备的万般懊悔和无奈。



伊籍(?-?),山阳郡人,季汉官员。在荆州时经常前去拜访落难的刘备,并在刘表去世后最终投靠刘备。后跟随刘备入川,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刘备称帝后,伊籍参与了法律《蜀科》的制定。

HAN/QUN114 礼仁同渡 伊籍 汉&荆 3体力
〖机捷〗
每轮限一次,当你成为非增益类即时牌的目标后,你可以卜算三张牌,然后摸一张牌并展示之。
若如此做,当你于此回合失去之时,你复原〖机捷〗。
〖急援〗
当其他角色扣减体力后,你可以将一张牌交给其,令其获得牌堆底的牌。

☆急援和伤逝同时机,在濒死结算和“受到伤害后”之前,急急急急急。
☆机捷突出一个随机应变,机机机机机。

机捷:一拜一起,未足为劳。/明察细微,随机应变。
急援:公若不行,则大祸至矣!/籍特星夜来报,助公脱险!
阵亡:臣得遇明主,便只图主安……

懿册杂谈:「蜀先主以伊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使吴。孙权闻其才辨,欲逆折其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籍应声对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吴主大慙,无语对。」——《太平广记》
孙权说完瞎话,伊籍刚好拜完而起,于是大家看了个明白,这拜的是哪个“无道之君”。真不怪我黑他,孙权真的是又菜又爱玩,让一堆拿孙权开涮的机智小故事得以流传。


☆出自伊籍在红白机经典游戏《霸王的大陆》里的变身BUG表现。相信稍微年长一些的游戏玩家都知道这部家喻户晓的优秀游戏,我作为晚辈在此稍作致敬。我对伊籍的第一印象就是在小时候我爸讲他打红白机游戏时hhh

徐庶(?-约230),颍川郡人,刘备帐下谋士。在刘备屯驻新野时前往投奔,并举荐了诸葛亮。因母亲被曹操擒获,最终被迫辞别刘备。后演义中徐母愤而自尽,徐庶发誓终生不为曹操献策。

HAN115-1 忠侠孝贤 徐庶 汉 3体力
〖破阵〗每轮限一次,
其他角色的结束阶段,你可以令其获得其装备区里的所有牌(无牌则不获得),然后所有不为其的角色各可以将一张牌当【杀】对其使用。
若如此做,当有角色以此法造成伤害后,你中止此流程,然后可以令来源摸两张牌。
〖走马〗觉醒技,
当你于回合外失去最后一张手牌时,若你的体力值不大于1,则你令一名其他角色将手牌摸至五张,然后你失去〖破阵〗并获得【无言】。
【无言】
①你可以重铸锦囊牌;
②其他角色不是你使用伤害类锦囊牌的合法目标;
③你不是其他角色使用伤害类锦囊牌的合法目标。

☆我还是觉得举荐这个事迹做成全局只能发动一次的类型才好一些,于是最终将破阵做成了主体技能。作为刘备集团第一位顶级谋士,徐庶在延续了刘备的辅助思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既提供了出杀机会也能帮助转化杀,让各路菜刀大显神威。
☆作为半个负面觉醒技,我为走马设置了较为苛刻的条件,其发动与否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抉择性。它可以是敌方废掉徐庶的关键,也可以是机会来临时为队友补牌的主动献身。
☆无言的限制回归了旧版的不能使用,不过限制的范围是新版的伤害锦囊。官方新无言不能打伤害从游戏性考虑是很正确的,但是能诞生出“智商检测器”这个梗就说明它的画面感很怪,于是这里结合了两版的优点。

觉醒前:
破阵:敌阵虽整,若如此行,则必乱也。/吾已晓其动向,诸位将军请依此计!
走马:庶今方寸乱矣,但得奇才相佐,又何愁天下不定!/愿诸公善事使君,切勿效庶之无始终也!
阵亡:娘……孩儿不孝,向您请罪……
觉醒后:
无言:汝既有良策,又何必问我。/不忠不孝之人,无颜开口。
阵亡:当年意气随风去……碌碌闲人空太息。



徐福年少时喜好任侠击剑。曾面涂白粉、披头散发为人报仇,虽遭逮捕但无人敢指认,最终被救出。于是决定弃武从文、潜心学习,改名为庶。后随石韬来到荆州,与诸葛亮等人交情深厚。

115-2 探丸借客 徐福 无势力 4体力
〖仗剑〗
①你可以将一张非基本牌当【杀】或【酒】使用,然后你可以调离并摸一张牌。
②当你因〖仗剑①〗转化的牌而回复体力时,你翻至背面。
〖侠望〗
当你进入濒死状态时,其他角色各可以将一张手牌交给你。
[注]调离即相当于被使用了一张【调虎离山】,有关调离的概念详见总起文。

☆是侠客徐庶!紧跟了海外服的新活,提前把无势力的模板赶制了出来。另外“单福”的“单”姓是演义的创作,罗贯中在收集史料时误将徐庶表示寒门出身的“单(dān)家子”身份记载理解成了“单(Shàn)家子”。
☆没有再用弃武从文、潜心学习的典故,一来是红徐庶搞过一次觉醒了避免重复,二来是归隐读书不好做技能冗长,三来是考虑到玩家选他难得当一回侠客,还是当到底爽。最终呈现的效果非常棒,这个取舍是值得的。
☆仗剑天涯,一人一剑一壶酒,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事了拂身去,潇洒地调离自己。
☆杀人犯事,披头散发、面涂白粉(翻面)逃走,各路豪侠来驰援,化险为夷。

仗剑:一剑一酒行江湖,诵朱家、郭解之义!/舍身而赴士之阸困,存亡死生者,侠也!
侠望:少年豪气任纵横,难忘最是弟兄情。/一凤凌云独自飞,失群亦是合群时。
阵亡: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斟酌下还是没有引用六朝和唐宋的诸多侠客诗句,转为引用梁羽生和金庸的文字。

懿册杂谈:《演义》中的徐庶是我一直很喜欢的角色。他的出场情节虽然不长,但罗贯中对他的塑造是十分生动而立体的,让他带给了幼时初读三国的我第一次感动。不过既然做了侠徐庶,这次我要写点不一样的。
做一个游侠去行侠仗义,这在武德充沛的大汉是很受敬重的,即使到了汉王朝气数已尽的东汉末年,它也依然是许多寒门少年的梦想。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面对着日趋崩坏的社会秩序,年轻气盛的徐福选择了拿起手中的剑去斩断世间的不公。
不幸的是,徐福有了大侠的勇气和义气,但却少了大侠全身而退的智慧。莽撞的人注定是当不成大侠的,这一点在他被官吏押上刑场后才幡然醒悟。或许是他注定不该亡在此时,徐福的朋友们终于赶到,成功地将他救出。
懊悔间,他看到了成为大侠以外的另一条路——手中的剑并不是行侠仗义的唯一方式。
从此,世间再无徐福大侠,只多了一位从“庶”民开始学起的儒生。
多年以后,徐庶踏进了新野县的城门。这一次,他要用胸中的韬略去击溃世间的不公。



疫情放开的当下,请大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不要被反智思潮裹挟,早阳不如晚阳、晚阳不如不阳才是真理。
接着去肝ddl和备考期末啦,大家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