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参商7

2023-09-14 22:53 作者:吾生而知之  | 我要投稿

 数日后,朝堂上。   气压明显低于往日,皇上侧身在龙位上,黑着脸道:“番邦要以和亲,建立两国友好关系,要朕将梁王郡主,嫁到西夷去,列位臣工,议一议吧。”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允璋拉锦绣耳语,洛见溪直接上前:“启奏皇上,臣以为,和亲之事不妥。西夷向来贪得无厌、背信弃义。且以首创和亲政策的西汉为例:是时,天下初定,新遭平城之难,故从其言,约结和亲,赂遗单于,冀以救安边境。孝惠、高后时遵而不违,匈奴寇盗不为衰止,而单于反以加骄倨。逮至孝文,与通关市,妻以汉女,增厚其赂,岁以千金,而匈奴数背约束,边境屡被其害……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今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军臣单于立四岁,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掠甚众而去……此仅是汉书中的零星记载,现实只会更加残酷,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背书,和亲几乎无法带来和平。”    皇上低着头,未置可否。众臣惊异于洛见溪的史学素养,心道:那么长的史料,相关文献张口就来,委实令人钦佩。    秦楠也站出来,拱手道:“臣以为,洛大学士引经据典,所言甚是。”  “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就这样,张大人、李大人,堂上超过半数的文官武将,也都跟着站出来了,当然,包括锦绣跟洛允璋。    皇上黑着脸审视着,又把没站出来的人看了几遍,低声道:“就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声音……?     江河小心揣度圣意,心道:和亲之事,其讨论结果无非两种,要么战,要么和,这老匹夫,多半已是有了主张,怕担骂名,又假模假式在朝上发问,只可怜了和亲公主……呸!谁让她是梁王女儿。   想到这,江河上前一步,道:“臣以为,和亲之事,未尝不可,和亲可使两国建立邦交,促进文化交流,何况这几日,臣夜观天象,见有大凶之兆,若此刻出兵,必使生灵涂炭。而以和亲这种较为温和的策略,即可免除杀戮,使两国百姓,得到安宁。”   “皇上,不可呀,如洛大人所言,西夷向来无厌,如若我们此时就范,他们必将得寸进尺。”秦楠道。    “边境地区连年灾荒,秦大人,还忍心再生杀戮吗?”江河反唇相讥,又道:“西夷只是想要求取一名公主,公主们养尊处优,受万民敬仰,理应为了百姓,舍弃小我。当年南宫公主的壮举,令万民钦佩,难道我朝公主,反倒不如前朝公主?”     “江大人此言,分明是慷他人之慨,更辱没了我大荣万千男儿,江大人可知,当年南宫公主,是如何在陌生的草原上,承受夷族的怒火,过着蝼蚁般的生活,哪有半点尊严可言,从前,我大荣软弱可欺,才会令一名柔弱女子,做出这样的牺牲,但即便如此,边境仍未得到安宁,战争与掠夺依然不断,现如今,我大荣休养生息数十载,已是兵强马壮,是时候予以回击,还西夷以颜色。”洛见溪字字铿锵,振聋发聩。     “皇上连年派兵镇压边境,都无功而返,若此时与西夷和亲,既可以平定边境之乱,又可使国泰民安,况两国交战,不是几日就能解决,若冒然出兵,稍有不慎,便再无翻身之地。”江河即刻反驳。        “皇上,对付番邦,必定要以铁腕治之,皇上治理的是天朝大国,要想长治久安,必定要有平定外乱的决心,还望皇上三思。”洛见溪再度反驳。        “皇上……”         “够了!”秦楠刚要再谏,就被皇上打断,“你们吵的朕头疼。”          堂上瞬间无语。过了许久,皇上揉着太阳穴道:“新科状元何在?”        “臣在。”锦绣拱手上前。        “和亲之事,状元郎以为如何呀?”说这话时,皇上盯着锦绣,眼中似有几分期待,又似乎……还夹杂着几分玩味?         “臣以为,和亲不等于和平。和亲,本质上是政治活动。只要与政治挂钩,就没有所谓的使命与义务,而是依据当时政治环境的需求,灵活处理,且大部分情况下,与万民无关。和亲也不是公主的义务和使命,倘若假定和亲是公主的义务和使命,享受多大的利益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那就无法解释前朝12位和亲公主中,只有南宫一位是真公主,其余皆为宗室女子,而国力强盛时,甚至有宫女和亲的状况出现,如果说这是天朝上国的傲慢,为何外族又肯轻易接受呢?我们不能美化一个残酷的事实,和亲所付出的,从来不止一位公主。所谓公主,不过是个名头,给钱!割地!才是实质。恕臣直言,能打动外族的铁骑的,从来不是公主,而是丰厚的岁币、金钱、互市带来的巨额贸易,俗称的战争赔款。诚如洛大人所言:如若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背书,和亲根本不能带来和平。在国家的宏大叙事中,和亲公主仿佛承担着国家的重担,她们依靠自身力量就能叫停战争,为万千民众换来安宁,但其实,国家的命运只掌握在国家手中,弱国公主不会得到强国的尊重,弱国人民的生活也不会因为公主的牺牲焕然一新,在幸运的情况下,公主的牺牲只会换取短暂和平,在多数情况下,公主的和亲还未结束,两国兵马就再起冲突,而和亲公主在这里,就变成了双方的人质,并且,就算和亲成功,它代表的也往往是朝堂之上男性官员的政治胜利,一旦和亲失败,它就变成和亲公主的个人错误。甚至,在历朝的和亲案例中,都有收继婚制的受害者,西汉王昭君的第一任丈夫死时,她曾上书求归,汉成帝却让她依照当地习俗,嫁给丈夫的儿子,西汉的解忧公主奉命和亲,也在收继婚制的影响下先后嫁给亡夫的兄弟和儿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两年,才被允许回到故土。在一定程度上,和亲缓和了边境关系,为孱弱的朝代换取短暂的和平,连和亲公主在远嫁路上传播了多少文化知识,都被记录在册,唯独和亲公主的幸福与否,未见笔墨,和亲公主变成了完全的政治棋子,被呈贡,被利用,只有整体利益,没有个人处境。而多数情况下,倘若一个人的哭声被漠视,那么,万千民众的痛苦,也会被略过,如果大荣仅仅因为一个公主就要亡国,那这样的国家,基本熬不过历史的年轮,和亲公主,本就是弱国无能的祭品,她的呈贡并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却会让自己葬送性命。”    “皇上,锦侍郎所言甚是。何况,和亲对百姓来说,未必是件好事,夷族往往以为和亲公主“ 接亲 ”为由,派遣小股军队合法深入中原腹地,一路烧杀抢掠,再堂而皇之地回到蛮荒,而中原小民失子失父失母,破家灭族者不计其数,十室九空苦不堪言。班固等史学大家抨击和亲只能养肥敌人,令他们的力量越来越强,并非是单纯的为公主叫屈,而是真正的为百姓为国家不值。公主就是这场政治博弈的吉祥物,是装饰无数岁币的美丽绸缎,是国家无能的遮羞布……”   “放肆!”皇上震怒,一叠奏章朝洛允璋砸去,“哗”的一声散落一地。    “遣妾一身安社稷,天下何处用将军。真理,从来不在公主的裙摆之下,而在将军的剑锋之上。”     “你还敢说!”皇上气的原地转圈,盛怒之下,道:“洛侍郎言行无状,恃宠而骄,来人,把洛侍郎拉下去,杖五十!”   “皇……”秦楠刚要求情,就被洛见溪按住,洛见溪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求情。     秦楠不解,洛见溪低声道:“盛怒之下,可许人言?到底允璋年轻,教训一下也好,如若一顿板子,平息皇上怒火,换此事从头再议,值了。”     “只是,委屈允璋了……”     皇上只当没看见两人交头接耳,道:“谁敢求情,与洛侍郎同罪论处!”   “皇上,自古忠言逆耳,便是同罪论处,臣也要说,洛侍郎实在无辜……”   “放肆!”皇上喝道:“来人,把锦侍郎也拉下去,打!”   眼看锦绣被侍卫拖下堂去,洛见溪到底坐不住了,允璋皮糙肉厚,锦绣这小身板,五十板子,哪里受得住呢,遂拱手道:“启奏皇上,自古 刑不上大夫,状元郎绝非有意冲撞,还望皇上开恩……”    “洛大学士。”皇上白了洛见溪一眼,怒道:“说了不许求情,还求,传朕旨意,他们两个,再加打五十大板!”    闻言,满朝文武收紧拳头,尤其是洛见溪秦楠,只差指节没握出血来,江河擦了擦额角,拱手道:“皇上,臣……”    不等江河开口使坏,外头传来登闻鼓声。

参商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