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人物第一季:古诗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第一季讲李白、李商隐、辛弃疾、柳永和杜甫的故事,李白作为开场人物,占据了第一集到第四集120多分钟。
国人从小都会念几首李白的诗,但对李白的生平却知之不多。纪录片以时间为序,展现了李白从出生、游侠、隐居、入宫为翰林供奉,重返民间后,因安史之乱期间为永王所用,作为叛军被下狱、流放,遇大赦,直至病死当涂的一生。
科举制在唐朝已经成熟,但由于李白出生商人家庭,按照唐朝的法律,他不能参加科举。
为了出仕当官,李白请求当朝官员举荐,或隐居终南山,试图通过这些当时流行的做法,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一生怀才不遇,并没有扑灭他经邦济世的理想。直至60多岁,国家动荡不安之际,他还报名参军平叛。
李白与道家有不解之缘。他24岁第一次离开家乡,就拜访了道教名士司马承祯;在道士元丹丘的帮助下,他被玄宗皇帝征召入宫;隐居终南山,是为了得到自愿出家为道士的玉真公主引荐;他本人也曾经出家为道士。李白唯一留存在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贴”也是他在寻访王屋山阳台宫道观写下的。
和李白有关的传说最有名的莫过“贵妃捧砚”和“高力士脱靴”。纪录片告诉了我们真相:李白没有见过杨贵妃,高力士脱靴也无史料记载。
因为被李白写进诗而留名后世的人并不鲜见。“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朋友有民间诗人孟夫子、朝廷大员贺知章,也有年轻诗人杜甫。杜甫有很多首诗称赞李白,但李白却似乎吝于回应。纪录片的推测或许能揭开这个谜团。
李白在扬州一年“千金散尽”,但钱没有“还复来”,在朋友孟少府的帮助下,他病情好转,才得以继续他的游走。人们推测,在家庭无法继续提供资助后,四次婚姻是他的主要经济来源。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从现代人看来,李白的商人出生是不幸的,人生也不算成功。但作为文学家,李白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的。
《千古风流人物第一季》之李白,出现了许多李白的诗,让我们看到这些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成的,酒伴随了诗仙的生活,催生了许多名篇佳作。纪录片让我们回到盛世的大唐,见到盛世造就的李白。李白的诗和儒家、道家思想一道,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
《千古风流人物》正在腾讯视频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