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记忆】日常杂谈01
2022-07-30 22:28 作者:白日梦想家羡羡INFP | 我要投稿
刚看到一篇文章,本意大概是要对自己好一点。
但我总觉得,做的不好或者失败的时候选择自责是环境给予你的意识形态,
失败后若还开心仿佛就是没脸没皮一般,
我最为直接的经验大概就是小时候考差了,一边看考卷一边哭,但老师说,”你至少还知道哭,有些人一点感觉都没有还搁那笑呐。“
我无法否定,老师是要安慰我的心理。
但现在想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会在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自责很难不是大众影响下的反应。
就比如,你如果迟到了,又怎么可以喝咖啡吃早饭,或许这个例子有些片面,这总是给我们带来一种如果你不自责你就是懒惰就是软弱就是不知进取的想法。
当然,文章提出了方法论,也斥责了这种非黑即白的想法。
——那就是自我同情,它所阐述的概念,就是承认并且接受自己所有的感受,即便那是负面的,我们必须得在这些情绪中了解到自己以及真正有用的信息。
而我们在直视自己的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与意义。
让我不禁想起了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这就不自觉的回到了本体论的问题。
文章说,”因为在那一刻,你不是在评判你自己和你的情绪;相反,你在凝视他们,并向他们学习。“
而此时,我又仿佛不是我自己了,我已经跳脱出自身,以一个他者的姿态来认识自己,我认为这已经不属于”自我同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