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轻科幻】高度战争 (一)最高指挥部

高度战争
作者署名:CPRS星防军
题记:
“谁掌握了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第一节
“……战争不可能仅仅在大气层内发生。西方的帝国主义国家正在把大量的精力扔在建造太空部队上;美帝更是干脆直接成立了一支太空军——两个火箭发射基地,范登堡被暂借给了太空军,白沙导弹靶场也划给了太空军。如果我们不采取什么行动,集约化-70的信息化体系就白建设了——北约可以击毁我们的卫星,然后在太空中把我们军队的动向看得一清二楚;我们是瞎子,而他们却是千里眼,这必然导致我们在与北约集团的正面冲突中处于劣势……”
“请等等,谢尔盖·帕夫洛维奇同志,你怎么确定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太空军能够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呢?或者说,它能够经济地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而不是美帝犯傻白浪费钱呢?”海军元帅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打断了苏联航天科学家,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的话,“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发展太空军的这一笔经费,我看拨给能在海外维护苏维埃利益的航母回报更多。”
库兹涅佐夫和科罗廖夫坐在苏共第一书记莫洛托夫的办公桌前,争论军费归属问题。
“请让我说完,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同志。不错,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开着航空母舰满世界耀武扬威对帝国主义国家来说当然是必要的,可苏维埃的政治利益在于人的思想,在于意识形态的交锋……”
“要说利益,和航空母舰相比,您的太空军可真算得上异想天开了。谢尔盖同志,您要把苏联工人的血汗拿去放大号鞭炮吗?这笔钱拿去造航空母舰,可以为红海军撑起制空权,可以远距离侦察敌舰……”
“那么您打算靠您的‘舰载机巡洋舰’上的桅杆护卫者去和美帝核动力航母上的重型舰载机争夺制空权吗?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我必须要提醒你一句,美国人在一战前就开始研究航空母舰了,苏维埃也不可能放着西欧帝国主义国家的陆军不管去提供给你比美国海军更多的经费让你和美国人进行军备竞赛,”科罗廖夫的语气尖锐了起来,“不客气一点说,您的航空母舰计划更是彻底的无用功。在您的计划里,您要造舰载机巡洋舰,要造垂直起降战斗机,要造滑跃甲板的航空母舰还要单独研究设计舰载机,等你终于磕磕绊绊地造好了那么一两艘滑跃甲板航母,北约的核动力重型航空母舰早都满太平洋大西洋地航行了——您把红海军的武器当攀比用的花车了吗?”
“那您的太空军又是什么?您收藏的模型?谢尔盖·帕夫洛维奇,恕我直言,如果美国的太空军只是战略欺骗,那您的太空军可全是烧钱的摆设了。更何况,建设太空军难道有比航空母舰更高的可行性吗?”
“这不需要担心。如果美国人没有对我们的卫星动歪心思,那就更好了,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卫星打下来,来保障敌人没法还手;而我们的反舰导弹可以像打靶一样把敌人的军舰全都击沉,用不上您的航空母舰。
“至于可行性,”科罗廖夫从公文包里拿出两本文件,放到了莫洛托夫和库兹涅佐夫面前,“都写在这里面了。反卫星导弹,反卫星卫星,全是成熟的技术,现在就可以生产,现在就可以使用。还有这些,侦察卫星,通信卫星,现在我们就正在使用。几个月前刚进行了信息化作战的‘集约化’军演,信息化的威力,您难道没有感觉到吗?这都需要那些可爱的卫星作为支撑。”
“关于信息化的威力这一点,我完全赞成,但难道我们不能采取成本更低的短波无线电吗?”
“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同志,您是搞海军的。先不论陆军,我们的红海军在海上作战难道要用直升机引导反舰导弹凑合一世纪吗?要扩大侦察和数据链的范围则要用舰载预警机,而这样的大型舰载机多久能投入实战?侦察卫星和通信卫星现在就能。
“而陆军——”科罗廖夫面朝向莫洛托夫书记,莫洛托夫点了点头示意科罗廖夫,“伊万·赫里斯托福罗维奇同志,请进来吧。”
库兹涅佐夫的脸色像猪肝一样。这次谈话摆明了是早有预谋,是针对他航母经费的一个陷阱。
苏联副国防部长,伊万·赫里斯托福罗维奇·巴格拉米扬推开门走了进来,和科罗廖夫握了握手,又把手伸向了库兹涅佐夫。
库兹涅佐夫面色难看,不情愿地把手也伸了出来。
“我参与了‘集约化’军事演习。信息化结合机械化部队集群冲击,传统的短波无线电是满足不了的,非得要天上的那些卫星才行。”巴格拉米扬肯定地说。
“至于成本,经过航天局统计后的数据已经写在文件上了,实在称不上成本高昂。”科罗廖夫接过话来。
“就是这些了。”科罗廖夫站了起来,“太空军不会让各位失望的。”
“当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莫洛托夫也站了起来,“不过在大会上发言的稿子你还是要认真去准备一下的,谢尔盖同志。”
库兹涅佐夫突然也站了起来,整整衣襟,向科罗廖夫郑重地伸出手去:“如果太空军能切实地为苏维埃的利益而服务,那么红海军愿意配合太空军的所有作战行动。”

第二节
……航天系统对军事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强,世界上除美国、苏联外,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在发展和利用军事航天装备,以空间利用和反利用为焦点的攻防对抗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军事行动……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下,太空战争主要体现为轨道战争,作战范围仅限于地球轨道。其中,常规地球轨道战争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目的:①保护并反制敌方对我方航天器的破坏②进攻并摧毁敌方的航天器。目前常规地球轨道战争的手段包括:反卫星导弹、反卫星激光、反卫星卫星……
1969年,美国太空作战司令部(Space Operations Command,SOC,简称“索科”)提出利用太空轨道平台发射激光在中段拦截弹道固定的弹道导弹以终结无休止的核威慑,并立项SLAMP(Space laser anti-missile platform)计划。1985年,苏联“极光K太空反导平台”遭到泄露;同年,美国也同步解密了SLAMP系统。在双方都拥有了可靠的导弹拦截技术后,轨道战争技术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从九十年代开始,双方对军事技术的开发几乎全部集中在轨道战争技术上……
……1962年,美国进行了代号为“海星1号“(Starfish)的太空核试验,该试验将一枚140万吨当量的原子弹发射到了400km轨道上,造成了三分之一的卫星失灵,这一现象在1985年苏联“极光K太空反导平台”泄密后引起了冷战双方的重视。当一方制天权完全丧失,另一方敌方部署于IGSO,SSO与GEO轨道的太空反导平台将能够完全覆盖敌方战略核导弹的中段,此时核平衡将完全被打破。美苏于1986年先后建立了太空核威慑体系,旨在当制天权完全被敌方掌握时,利用运载火箭发射大当量的氢弹,彻底摧毁轨道上的所有卫星。以苏联于1993年部署的“塔巴沙尔-B”(Табашар-B)轨道核系统为例,该系统发射一枚1.7亿吨当量的氢弹进入1500km轨道,氢弹爆炸后,产生的等离子云将以7.12kmps速率环绕地球五圈。这类太空核武器从本土发射,一进入轨道就被引爆,作用于弹道导弹中段的轨道平台反导系统无法发挥作用。我国于1988年利用长征2号丙平台,掌握了发射一千万吨级氢弹到800km轨道的技术,拥有了太空核威慑能力。
------节选自《太空军事科学导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
美国国防部太空作战司令部21世纪先进亚轨道飞行器项目(机密)
本世纪已接近尾声,由NASA牵头进行的关于轨道资源的争夺陷入相对劣势。面向21世纪新的轨道战争环节,经美国国防部授权立项“21世纪先进亚轨道飞行器项目”,由美国国防部太空作战司令部完全负责,独立采购。
该项目应满足以下需求:(1)可以精确打击苏联及中国部署的轨道武器平台与大气层内防天平台(尤其是两国部署的高空飞艇防天平台)。 (2)可以反复使用以节省经费降低成本。 (3)可以快速反应以应对突发的态势变化。 (4)可以利用隐身技术躲避敌方太空平台与大气层内平台的拦截。
以下是关于该项目的技术细节:
-----------无权访问-------------
目前技术条件下,限于产量与载荷,亚轨道飞行器无法进行战略核打击,仅能满足战术需要。
US.S.O.C
199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