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尺度气象盛会,开幕!

2023-08-10 22:35 作者:中气爱  | 我要投稿


第五届全国中尺度气象学论坛开幕式

2023年8月9日,第五届全国中尺度气象学论坛在宁夏银川开幕,据了解,该论坛旨在推动我国中尺度气象学的发展,加强成果的交流与研讨,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共同发起,已于2018年(南京)、2019年(厦门)、2020年(南京)、2022年(杭州)成功举办了四届。本届中尺度气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今年也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95周年。

谈哲敏院士作特邀报告


陆汉城教授作特邀报告


孟智勇教授作特邀报告


开幕式由大气所孙继明研究员主持,并有南京大学谈哲敏院士等多位知名专家出席并作特邀报告。在学术报告环节,谈院士首先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台风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国家卫星中心张鹏主任和大家介绍了风云三号降水卫星的在轨表现,相关结果鼓舞人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的陆汉城教授热情洋溢,向现场年轻学者提出一个又一个科学问题,引导大家深入思考。

国防科技大学的费建芳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台风与海洋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巨浪、冷尾流、海洋飞沫等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闵锦忠教授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分享了在雷达外推临近预报方法中的心得;中科院高原所的马耀明研究员介绍了青藏高原多圈层复杂地表过程及其效应;来自北京大学的孟智勇教授和大家介绍了中国龙卷远少于美国龙卷的环境背景,科学性与趣味性兼具;大气所的郄秀书研究员介绍了一种新的雷暴起电-闪电与对流微物理-动力学相互作用机制。

王玉清教授作特邀报告


下午,中气爱成员来到Session 4,聆听了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机理及致灾特征相关报告。来自夏威夷大学的王玉清教授做了题为“A time dependent theory of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fication”的精彩报告,介绍了王教授课题组在台风增强理论方面的最新进展;复旦大学的吴立广教授从20年前的博士论文出发,介绍了位涡倾向(PVT)诊断在高分辨率模式中的应用;李英研究员介绍了青藏高原东南侧的一次锢囚锋事件;来自中山大学的杜宇教授介绍了印度季风低空急流的日尺度离岸传播机制;国防科技大学的马占宏老师介绍了一个新的地面气压倾向方程及其应用。

吴立广教授作特邀报告


杜宇教授分享最新成果


下半场,大气所的陈光华研究员介绍了台风、副高和急流对217河南特大暴雨的协同影响;南京大学的唐晓东教授和大家分享了火山爆发的短期效应对台风生成和增强的贡献;南信大赵海坤教授总结了近年的研究成果,和大家分享了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变化和机制;南京大学郭毅鹏副教授和大家介绍了西北太平洋台风移速的多年代际变率;中国海洋大学宋丰飞教授介绍了全球变暖下强台风季节提前的最新发现,这对全球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即将发表在Nature正刊;来自宁波市气象台的顾小丽老师分享了两次下击暴流的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

在晚上的poster环节,来自全国各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包括教授和萌新都在一起亲切交流。其中,一位科研萌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就是来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周文杰,刚刚结束大二课程的他,已不是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周文杰告诉中气爱,目前自己对阵风锋、龙卷等过程很感兴趣,目前已经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中气爱成员也临时制作了poster,和大家分享本科期间的一些科研成果,并和教授们以及和自己一样的萌新们亲切交流。

作者:傅正航(复旦大学 周文教授课题组)

封面图片为2023年5月26日广州从化区雷暴,拍摄者:中气爱摄影群Garth

中尺度气象盛会,开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