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弘之变为哪般?
■元弘之变1331(第二次,失败)
♦王军:楠木正成、赤松则村(赤松圆心)、妻鹿常宗、护良亲王(儿子)、日野俊基、北田具行、“恶党”、僧兵、九州武士、吉良亲元(告密者)
♦幕府军:北条高时、北条仲时、足利高氏、金泽贞东、新田义贞

●战前准备
幕府内部北条高时、赤桥守时、北条高资三人不合,真言宗的和尚文观和未获罪的日野俊基先后向后醍醐天皇进言,希望天皇能利用幕府内部的这次矛盾继续倒幕。后醍醐天皇采纳了这一建议,继续联络了各方反对幕府的力量。

此次天皇吸取教训,将倒幕力量的核心放在了反对幕府的“恶党”身上,同时发动比睿山僧兵、因恩赏问题不满幕府的九州武士,还试图联系幕府内部因历史原因而与幕府离心的新田氏、足利氏,制造天下倒幕的氛围,试图与幕府决一死战。
但此时正中之变大家还记忆犹新,尤其是公卿对于后醍醐天皇能否完成倒幕大业心存疑虑,同时后醍醐天皇之前的一些做法,在公卿们眼中也属离经叛道。
●出逃笠置山
于是正当天皇继续策划时,1331年8月天皇的近臣吉良亲元向镰仓幕府告密。幕府早就在找借口想把后醍醐天皇赶下台,正缺理由,得知消息,立即派兵袭击后醍醐的御所。

后醍醐换上女装出逃,8月27日到达笠置山,以本殿为皇宫,向天下招募勤王武士,但无一人来应募。宣布在此临朝,与幕府决裂。
●楠木正成勤王
9月3日楠木正成抵达笠置山,谒见后醍醐天皇,从而表明心迹。他说“只要楠木不死,圣业定会成功,请放心。”谒见后,立刻返回河内在下赤坂举兵。

后醍醐天皇之子护良亲王在吉野举兵。天下倒幕军云集响应,各地纷纷举兵。
●幕府来攻,损失惨重
幕府急忙调集6万大军攻打笠置山及各个倒幕据点。但是由于“恶党”们大多数都将据点设在山中,并且在山上筑城。城堡修得十分巧妙,城堡大多据险而守,上设滚石檑木,更恐怖的是有的城堡居然还有热油,当幕府军进攻快得手时,一排热油突然从城中涌出,攻城武士们猝不提防,大都当场被烫死。
“恶党”们熟悉山地战,作战模式又有别于传统武士间的作战。“恶党”们也不是武士,因此没有武士的礼仪。为了对付身穿厚甲的幕府军,“恶党”们经常在路边设伏,等幕府军走近了就四下而出,打得幕府军措手不及。
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幕府军一时损失惨重。
●幕府征召足利高氏
9月2日幕府下令调集天下军队共计20万,足利高氏也在征召之列。9月2日被征召,9月5日就要集合。恰在5日这天足利高氏的父亲足利贞氏病故。足利高氏来不及料理后事就出发赶往京畿,参与讨伐倒幕军。同时被征召的还有金泽贞东、新田义贞。

●笠置山失守,天皇被擒
9月28日笠置山被攻下,后醍醐天皇被生擒。
10月初吉野被攻下,护良亲王逃出。幕府军集中力量攻击楠木正成的赤坂城。虽然滚木、热汤给幕府军带来很大损失。但楠木正成还是知道赤坂城不能久守,于10月21日自己将城堡焚毁,主动出战,给予幕府军极大的损失后撤军,消失在葛城山脉之中。

幕府强逼后醍醐天皇交出三件法器,之后下令废黜后醍醐天皇,持明院统的光严天皇即位,改元正庆。

●处理结果
1332年3月日野俊基、北田具行以及先前流放的日野资朝被处斩刑,后醍醐天皇流放隐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