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纳粹德国的大西洋防线--大西洋壁垒(一个德国版的马奇诺?)

2022-10-05 13:59 作者:原野灰PetG  | 我要投稿

1941年5月,德国空军在不列颠战役失败。因无法取得英国上空的制空权,迫使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破产。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正式展开,但虽然经过了初期大获全胜,之后德军逐渐陷入无尽的东线泥潭消耗战当中。12月,美国加入战争,让轴心国胜利的天平逐渐倒入同盟国,而这时希特勒在地图上看到了第三帝国的致命软肋-法国海岸。一旦同盟国借由英国登陆欧洲,这将让第三帝国陷入双线作战的处境,这是希特勒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乎一个关系到第三帝国生死存亡的庞大工程,在1942年的3月22日,希特勒发布的第40号指令中出炉——大西洋壁垒”。

计划图

▲希特勒的为了防御盟军登陆的庞大工程“大西洋壁垒”从1942年修到了1944年

历史沿革

该防线自挪威海岸北部,一直延伸到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边界,其长达2700公里。上图黄色标识即为防线。第三帝国为修建此防线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根据统计,建造大西洋防线一共用了120万吨钢铁。这足以建造超过20000辆坦克。 德国还大西洋防线中投入了130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  。 仅仅是大西洋防线法国部分的成本就是37亿德国马克 -以今天的货币换算为2060亿美元

该防线1942年3月开始修建,计划全长约4000千米。该防线为战争中临时构筑,计划工程量又十分庞大,为此在工程高峰期,德军共动员了26万人力,投入1300万吨混凝土和12万吨钢材,在15000个地点修筑了工程。至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战役开始时,防线只完成了部分工程,在加来海峡沿岸工程计划只完成了68%,在诺曼底海岸工程计划只完成了18%。大西洋壁垒是一个线式阵地工程配系,没有纵深梯次配置,在预想可能成为盟军进攻目标的地段上,构筑若干个独立坚固的筑垒地段,配备以重武器,最大可容几个营的守备部队驻守,最小的仅能容纳班、排驻守。在全线的大部分地段上,野战筑城比较薄弱。全线比较重视障碍物的设置,计划在海岸线的广阔地带埋设6000万颗地雷,到1944年6月埋设了600万颗。在预计最有可能登陆的海滩,把爆炸性障碍物与筑城障碍物结合起来设置若干带,并考虑了障碍物与火力的结合。全线设防的重点在加来地区,诺曼底一带防守比较薄弱。担任该防线防守任务的是德军B、G集团军群第一梯队的27个师及海军岸防部队。多数师人员都不超过编制的70%~75%,武器装备基本上是缴获的。加来海峡沿岸的斯海尔德河和塞纳河之间约700千米地段防御密度最大,由14个师驻防。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之间约1600千米地段,由8个师担任防御。从卢瓦尔河到法国、西班牙国界则由5个师担任防御。岸防炮兵连和野战远程炮兵连(火炮口径122~406毫米)担任大西洋壁垒的炮兵掩护,平均密度为每20千米正面1个炮兵连。诺曼底登陆战之前,大西洋壁垒一度被宣传为是不可逾越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希特勒德军统帅部想借宣传迷惑敌方,并抬高自己在德国人民心目中的威望;另一方面英美军统帅部为给拖延开辟第二战场制造口实,亦附和关于大西洋壁垒工事坚不可摧这一说法。而诺曼底登陆的事实证明,大西洋壁垒并非不可逾越的强大屏障。

修建过程

在防线修建初始,由“托特”机构(德国公共机构建设部门,曾经主持了齐格菲防线的修建)负责,但这一阶段的主要建设并不是海防工事,而是潜艇基地。其目的协助狼群对盟军商船的攻击,为其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托特劳工


▲1942年,“托特”机构正在修建大西洋堡垒,但是这时候的大西洋防线并没有受到希特勒的充分重视,其资源分配相当之少,导致“托特”机构在1942年末,但仅有不足50%的工程按期完工,而海防工事基本都集中在港口,十分不灵活,几乎无法阻挡盟军入侵


基建


▲维希法国政权为了帮助德国修建大西洋防线,实行了强制劳动制度,强征了60万名法国工人修建防线(注:超过260,000名工人建造了大西洋防线, 这些人中只有10%是德国人)(由于nazi政策导致德国人力无法有效利用)

改变这一切则是盟军在8月19日发动的蒂耶普登陆战,虽然该行动以失败告终,但是却震慑了希特勒,使其知道了盟军是有能力对法国实施登陆行动的,而德国的后背也不再安全。希特勒为此要求“托特”机构加速对大西洋防线的构造,并将分配更多的资源。但纵使“托特”机构倾尽全力来修建防线,但是由于其防线太长了,加上工期较短,其防御体系只在加莱建造完成,而别的地区诸如诺曼底地区还没有成型。到了1943年10月,大西洋防线依旧还未形成体系,而德军西线总司令伦德斯泰特元帅对于工程表示了极大的忧虑,并向希特勒一再说明西线德军面临的困境,希望得到有效的改善。1943年,德国的处境已经十分堪忧,东线败退,盟军登陆意大利!希特勒为此调任了一位老将来主持修建防线——沙漠之狐隆美尔


大西洋防线在1943年的宣传海报


▲大西洋防线在1943年的宣传海报,第三帝国为了稳固民心对大西洋防线进行了大肆宣传,而戈培尔更是直接将其吹嘘为“不倒防线”,大西洋防线已然成了一个虚有其名的政治宣传工具


隆美尔元帅


▲隆美尔在1943年12月视察大西洋防线,对大西洋防线的修建十分失望,其无论是守备兵力还是防御工事都毫无系统可言,根本无法阻挡盟军的入侵!

为此,隆美尔对防线进行一次重大的扩建和重组。那么,在隆美尔元帅的主持修建下,大西洋防线是否真的达到了如戈培尔所说的“无法攻克”的地步呢?

防御体系

隆美尔元帅首先是对大西洋防线的海防工事进行了加强。



海滩防御工事
捷克刺猬反坦克拒马
比利时之门
比利时之门的恶魔方块


▲上图是大西洋防线的海滩防御系统,首先滩上第一排障碍物为钢条焊接而成的捷克刺猬反坦克拒马,以及大量的地雷和铁丝网,而第二排有着名为比利时之门的反坦克障碍,将阻止盟军装甲部队,障碍物木桩上有些具备地雷和能划破登陆艇的刀片,可延缓盟军登陆。以及还有比利时之门的恶魔方块的反坦克障碍物,确实可以盟军喝上一壶


地雷


▲德军在法国北部沿海约布下600万枚地雷,而海滩上隐藏着的地雷将是盟军步兵的噩梦,

隆美尔认为盟军在进行登陆作战时,会以大量伞兵空降辅助,因此在海岸滩头距离稍远的林地与草地垂直插上木桩与铁轨,此工事被称为“隆美尔芦荀”(芦笋),其他还有将低洼地区引进水以形成人工沼泽,用以溺毙敌军。


▲一名德国伞兵部署了一挺MG-42防空机枪将配合隆美尔芦荀反制盟军伞兵


▲一名德国伞兵部署了一挺MG-42防空机枪将配合隆美尔芦荀反制盟军伞兵


一名士兵在护卫海防炮(可以通过这个看出大小)
小口径的海防炮


▲诺曼底海岸沿线的大部分混凝土结构工事均按标准规格建造,可以容纳大口径海防炮(各种各样的海防炮,口径从100到210毫米的皆有)其防御工事几乎所有都用钢筋加固,有些厚度足以承受盟军轰炸机轰炸或战舰炮击,这些岸防炮将辅助滩头防御力量,对美军登陆部队实施火力打击


希特勒率团参观挪威的防线
挪威的Lindemann380毫米炮台和下图的炮台结构图


▲位于挪威的Lindemann380毫米炮台和下图的炮台结构图,这张照片拍下时它还无法使用,仅是为德军造势


伪装成海边别墅的火炮工事


▲伪装成海边别墅的火炮工事,它们的伪装将会给盟军来个出其不意

在兵力的部署上,德军分成西线总司令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指挥的西线装甲军团——B集团军(由埃尔温·隆美尔指挥)和G集团军(由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茨指挥)。负责防御西线海岸线的德军共有38个师,比利时、荷兰境内有8个师,法国诺曼底地区仅有6个师。但是在部队的部署上,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出现争执,隆美尔主张将装甲部队直接部署在离海滩较近的位置,这样可以直接帮助滩头防御部队防守,但是龙德施泰特却觉得这样的想法不切实际,因为这样以来,德军将没有装甲预备队可用。事实上来讲隆美尔是对的,因为诺曼底登陆期间,作为预备队的装甲部队基本都被盟军空军炸得失去战斗力,根本无法进行机动,而希特勒对隆美尔装甲部队控制权的保留,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发挥其多方面因素,使得看似坚固的大西洋防线最终被盟军突破。


280毫米 K5E列车炮


▲德军甚至还在大西洋防线部署了280毫米 K5E列车炮这种怪兽

K5列车炮作为重要的攻坚武器,它的口径达到了280毫米,倍径为76倍。射程 86.5千米(火箭增程型超过100KM)整个K5列车炮的总吨位达到了218吨,只能采用列车运载。

1944年的意大利安齐奥战役是K5发威的一仗,两门K5火炮在安齐奥的铁路隧道里躲避轰炸,轰炸过后就跑出来攻击正在登陆的盟军士兵和装备,给盟军士兵带来了极大的伤亡和恐慌,于是K5便有了另一个绰号“安齐奥特快”。


遗迹
遗迹


▲今日的残破不堪的大西洋防线,和法国人自己的马奇诺防线一样已成为供人观赏的历史遗迹

图文资料引用

Osprey 出版社- Atlantic Wall系列


纳粹德国的大西洋防线--大西洋壁垒(一个德国版的马奇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