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pnso四年前的经典模型】博物馆棘龙分享

2023-06-06 19:48 作者:鳍蚺  |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

pnso

是个进步特快的恐龙模型品牌,从早期手雕模型到现在的细颗粒恐大的模型工艺经过几次质的飞跃。那么以现在的眼光回望过去的老模型我们又能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博物馆系列棘龙埃辛1.0 价格:379(淘宝旗舰店新涂装版本) 长度:49cm 高度:19cm 棘龙1.0是恐大十分经典的模型,我手头这只是最开始的老涂装,后续也根据画报推出了新涂装版本,不过这次分享依旧以老涂装为主。 先说整体,pnso绝大多数模型都遵循1:35的比例,但如果你按照这个比例去看棘龙1.0你就会得到一只体长17米的神兽。所以我倾向于认为这款模型的比例在1:38左右。

和马普龙的对比 此外这款模型的姿态很生动,守着刚刚捕捉到的猎物四处张望,一边用爪子护住猎物,一边提防入侵者的来临。以上是我对这款模型动态的理解。 然后是复原,这款棘龙的发布早于蝾螈尾论文的发布,所以理所应当用的是老复原(以现在眼光来看),但是在尾巴部分个人认为有加入一些水生化特征,所以有一点蝾螈尾那味。然后是爪子复原,虽然棘龙至今没有前肢化石的描述,但是不管是1.0还是2.0恐大都采用了大爪子的复原。此外恐大还给棘龙设计了一排贯穿全身的角质凸起,个人认为是加分项。 接着说说地台,地台这东西在恐大这是真稀罕,也就一些老模型拥有对应的情景地台,现在的都没有。其中我认为棘龙的地台是极佳的。

这款地台的表现很惊艳,甚至有点买地台送模型的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只刚刚被棘龙捞上岸的锯鳐。全身沾满了泥土,还有来自棘龙的致命伤口。伤口的刻画算是不错,有湿润的涂装,整体以灰色打底,加入褐色的涂装与地台融为一体。身体的一部分与泥沙接壤。而地台的泥沙部分,有四周较为深色的涂装过渡到中间较为干燥的浅色。此外在棘龙脚印的内部,锯鳐身体下都有深色的涂装来表明湿润的状态。整体设计简单但细节拉满。

再看涂装,老板涂装较为简单。整体为浅绿色打底,身体下方和侧面的鳞片多为浅褐色,背部,头部和四肢的鳞片多为黑色背帆有着大面积由深到浅的黄色鳞片,有着简单的过度,背部的凸起以黑色鳞片为主并加入绿色的渗线。口腔是非常鲜艳的红色加黑色并有光油涂出湿润质感。眼睛则是上下由黄色和橙色涂装加入黑色瞳孔。整体涂装过渡自然,简单但不算乏味,相较于后来的沙漠黄加虎纹系列,个人认为这样的涂装更有美感也更自然。(好在现在恐大又学会做多样的涂装了)

背帆真的十分美丽,怎么都看不腻 最后是做工。不同鳞片的刻画有所差异,腹部是横带状的方形鳞片,手臂上有突出的鳞甲,背帆对应神级棘的部分被较大的鳞片覆盖,其他部分则是较小的鳞片。虽然手雕的鳞片变化肯定不如现在的细颗粒那么明显,但是也有别样的精致感。(可是没有泄殖腔啊岂可修) 然后是肌肉和褶皱的刻画。随着恐大的工艺不断提升,肌肉和褶皱的刻画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现在的恐大模型拉远了看最显眼的就是饱满的肌肉和丰富自然的褶皱刻画。但是在早期的棘龙身上虽然也有刻画但碍于工艺的限制并不算太突出。比较精彩的部位就是侧面刻画的肋骨和大腿与身体牵拉的部分。好在体型够大这部分细节还是能表达清楚的。

口腔部分虽然涂装的质感一般,但是其余部分细节丝毫不输给现在的模型。虽然棘龙是细嘴,但这可是个接近五十厘米的大家伙,细节刻画的空间还是很足的。不管是气孔还是与牙齿对应的凹槽还是咬肌都有十分细致的刻画(就是看着感觉好上火啊)

和马普龙的对比 总结:棘龙1.0作为我入坑的第一个模型,当初带给我无止境的震撼,让我一脚踩进这个深渊巨坑无法自拔。时至今日我认为它依然是恐大最值得收藏的经典模型之一。如果你喜欢棘龙这个物种或者对老物比较感冒的话还是很推荐的。不过350+的价格买它能少买两个成长陪伴系列了(还特别占柜子),所以还是要考虑一下财力和柜子的容量(这货盒子也很大啊)。

【pnso四年前的经典模型】博物馆棘龙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