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记》读后感

2021-06-05 21:31 作者: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 我要投稿

史记读后感

翻开历史的巨著《史记》,颤抖的双手暴露了我此时此刻的感动。司马迁为李陵说情,身陷囹圄,受尽宫刑,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从没放弃编纂史记,为此在熟读万卷书的同时,又开始行万里路——一次两年的全国漫游为《史记》得到许多第一手资料。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最终完成了这一鸿篇巨著,这本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一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我不得不感动,无法不感动于他的坚持因为以当时的条件,没有电脑可以查资料,没有书籍可以参考。我可以想象,一个二十岁的书生背着一个沉重的书箱,一个一个人的拜访,一个一个地点的考察,一个一个字的记录的场面。想想如今,在发展的如此进步的今天,还有同学一听见写作文头痛,闹心。再想一想个五十多万字的巨著,这份坚持值不值得你去动容,去感动?

司马迁的文笔十分传神,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这些历史人物鲜明,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人物的美与丑,善与恶,更能让我们从这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得到启迪,奋勇前行,汲取养分,得到警醒。他的文字从刚开始的深广宏富,醇厚典雅,自然过渡到后期的气势磅礴,感情激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项羽了,就是那个结局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项羽!鲁迅先生曾写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但我想项羽是个例外,遭汉军重围,一人杀敌数百,死战到底。乌江亭长敬他为豪杰请他渡江再待卷土重来。然“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能苟且偷生!于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遗恨千古。

渐渐合上书,书中那些人物还不断浮现在我眼前。我渐渐读懂了人情冷暖。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载,却终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报了灭国之仇;孙膑膑足,撰述了《孙膑兵法》;吕不韦流放蜀地,留下了《吕氏春秋》而写出这些人物的,是司马迁。促使他写出这些人物的,是他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精神与气魄。故事里的人物,让我感动。写故事的人,也让我感动!


《史记》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