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部硬科幻小说《狄拉克海.前传》
我从中学时代开始,就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科幻剧情,但要求一定要符合逻辑和物理法则。现在高考结束,我终于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思考。 宇宙即人生…… 第零章.序幕 人类文明的钢齿,默默转动着 “牛顿,虽说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吧。但我总感觉啊,最先开启科学思维的,不是牛顿、伽利略这些,而是开普勒.…....第谷是提供数据才让伽利略算出来的没错,但我觉得还是开普勒吧。” 一个男人坐在 NASA观测台的弹性座椅上,手里拿着新拍摄的深空图像;另一个人转过头来:“这满天都是开普勒,这已经证明他很了不起了。不过啊,这次新命名的开普勒们,有一个‘299792DEH’,能排到这个号,真是巧,也是很幸运的一颗星了啊。” “就目前的观测结果来看” “咋了?” “似乎这个星系里面有两个恒星背景下的行星谱线不太正常,就像有东西挡在前面,很微弱的变化。” “天知道呢,又是一个甩给那群秃子博士教授们的课题。”他端起自热中的仿咖啡饮料,闭一下眼,似乎想到了啥,睁开那能从眼圈就能识别出有几夜没正常睡觉的双目,乐着说“我儿子快出生了,没想到一天泡在这种鬼地方的大叔也能当爸爸。” “想好名字了?” “西斯.登尔特,惊讶吧。我希望他将来别像我一样干这种没日没夜的活,如果真想做...” “就做登尔特那样潇洒的人对吧” “毕竟那个伟人可是出了名的‘宇宙生活家',而且还能有那样的功绩,不得不服。” “是啊。” 2124年,人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在高温的城市中,而生物多样性也成为了前人的桃园。对于生态的灾难,人类展现出了绝高的适应力而观看这类艺术的观众们正死于人类。政府也好,保护组织也好,宣扬了几百年的环保也仅留在言语,一切都如笑话一般。 观测台像20年前刚建成的时候一样运行着,对于从外太空发送回来的数据,也是一直在处理。而曾经观测到的异常谱线,一年比一年古怪了。人们都在遥望着,在那光年外的深渊里,蕴藏着什么呢。 1月14日,工作人员又重复着昨天的日常。下午5点14分,在大家像往常那样过着平凡的一天之时,观测台收到一组照片。方向在开普勒299792DEH,大家都以为这没啥大不了,一个男人放下晚饭吃的饼干,注视了一眼,大喊到:“哦!有什么东西,一群!”这一瞬间惊醒了在场的所有麻木的人,有人问到“299792那里有不明飞行物群吗,怎么回事啊?” 激刻机又一次滚动,众人凑近看着新的图片被印出,都屏住呼吸。整个实验室仿佛不能传声的宇宙般寂静。 新的图片在灯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光洁的平面。拿起图片“这.…是船吗,还有看着像娓杆一样的东西。” 没人知道他们会面临什么,在图片中放大的细节来看,闪出了一串符号。 而人类,其实天真无比。 在遥远的星系中,两颗行星绽放出文明的海棠。按照人类的猜测,玛雅文明的浮雕都证明着他们来自天外。正因如此,后来的地球人都称这个文明为天玛雅人,而他们的故乡,固然也就成为玛雅一和玛雅二。在文明的厮杀之中,天玛雅人也拥有了他们的国际语言和国际标准。
从玛雅星绽放出生命的火花的那刻开始,天玛雅已有文明12万年余,这个文明没有像人类一样幸运。经历了数次危机而使文明差点枯竭。所以在恒河沙数的岁月中才得以兴旺。 而在这迈向级文明的转折点,进行着最为重要的战役。操控着人类从未想象过的科技与机械,双方置身于一场激昂的乐章。而历史开了个玩笑,帝王的铁骑主宰了帕里米聂坦战场;共和的火焰,熄灭在这支离破碎的高原上。 芙葳帝国弥漫着且质帝的野望,将专制的号角声,撒到大陆东部的每个角落。战绩与个人魅力,让国民无比忠心;但沉重的气压让人们生活在窒息中。二级文明的未来,是帝制又一次的黎明。 在帝国的横行下,天玛雅文明的抵抗运动跌入了谷底。随之而来的,是各国的帝制主义被国民吹捧到制高点。就这样——新时代来临了。 在时间的赛场上,天玛雅文明被芙葳帝国,概黎帝国和寒瑞尔帝国支配。 天玛雅人在政治与精神的清洗中,一心只为了帝国与陛下,即使资源枯竭的尽头已然快步突进。不像人类对地外生命猜想的那样,天玛雅并非硅基生物。 由于和地球相似的环境成分和离恒星的距离,大气与地球近乎一致:一样的因为藻类的呼吸使大气氧浓度升高,类似的温室和冰期。但与地球生物圈不同,那里所谓的可见光,对于那里的生物而言波长要长一些,大致就是红外线与可见光的交界区。换句话说,它们看得见红外线,但它们看不见蓝靛和紫色。所以天空对它们来说到底是什么样的姿态,一直是个谜。 随着帝王们像疯子一样大刀阔斧地开发与夺取,资源危机离玛雅社会愈发近了。几年前在帝国战争中欢呼的人都陷入了恐慌,混乱充斥着每一个公路。去开辟新天地的计划,因此提上了帝国们的日程。 合作会议的召开,预示着三帝国在大战之后的又一次联手。 开辟的计划,拉开序幕。 新的技术,对于一个文明而言,往往都优先服务于军事。拥有庞大太空军的帝国朝着它们在几千年前观测到的原始生命星球出发。按照现有的技术,庞大的舰队最快能达到0.3倍的光速。将近7000年的旅程,朝着他们的殖民地。 ——笔名:沫漉AMG 注释: 299792DEH其实就是光速299792458km每小时。 第谷是开普勒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