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自己的害怕
直面自己,并且挥刀斩向自己是一件残忍且残酷的事情。但是不狠下心来就看不到隐藏在万千碎片后的行为逻辑。本质是我所追求的,真理是我所向往的,将自己看作他人来解构,是我立足世界的第一步。 我认为要想看到真实的人,表面的光鲜亮丽应该如撇去浮沫般轻轻摒弃,这些适应社会及他人所做出的伪装虽然美好,但终究非我本意。所以,从害怕的东西开始解析自己,可能才最接近本质。 面前镜子里的人害怕的东西很多,其中一部分涉及社会人际,一部分涉及身材焦虑,一部分涉及金钱,一部分涉及亲人家属。 一、对亲人家属的害怕
害怕亲密关系的构建。小时候父母陪伴过少,且很多时候都是不愉快的回忆,譬如吵架,譬如问成绩,譬如算账,譬如大声骂我。这些都能勾起我的恐惧。 现在的我在朋友吵架时会充当和事佬,这也意味着自我需求的压抑,此时我不会去想谁对谁错,先把双方哄开心才能优先解决我的恐惧。 重视成绩和催作业对应我现在对截止日期的敏感。越临近截止日期越焦虑,而且绝对不会把事情越过截止日期,仿佛昨日与母亲的绝对不把作业留到第二天的约定。重视成绩则直接使我成为怯弱者,想要用知识武装自己来规避他人的伤害。 害怕算账这件事是一个有趣的点。负面的影响是成年后不喜欢压抑自己的经济需求也不喜欢算账,还会把算账跟穷挂钩,对穷有不愉快感。 大声骂我导致现在对一些大声说话的声音十分敏感。 二、对金钱的害怕
种种人生经历使我畏惧穷,兜里没有一点存款的时候会不适,但很神奇的是,手里有吃饭够用的钱后,完全不会害怕。 由于不爱算账导致自己对金钱没有概念,想花就花想省就省,看到有存款开心,没有日子也照过。或许与满足了小时候没有得到的物质相关。 三、身材焦虑
对于自己不在乎的人,对身材并无焦虑。但是对于自己在意的人,稍微有点不愉快就会开始把原因归结于身材上。这与从小受到的身材打击相关。 四、社会人际中的害怕
变色龙已经成为惯性思维。到一个环境,观察,讨好,寻找群体,这或许与初高中频繁换班有关。没有融入群体的自己会丧失一定安全感,最节能的状态是游离在每个小群体,永远有人聊,永远无所属。这种行为模式一直到现在都在影响我。 小尾声
剖析自己的害怕非常令人痛苦,今天的我非常努力的点出了大致思路,首先给自己奖励个抱抱😸。有了思路,之后的深度剖析会变得相对容易,认识自我并不容易,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