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分钟科普|那些让人迷糊的标点符号
Q 1
为什么论文指导老师总说
我用的标点不分全角和半角?

Q 2
为什么文档中一些引号
有“蝌蚪尾巴”一般优雅的弧度
一些却“直”得让人分不清左右?

Q 3
这么多不同长度的破折号
到底该用哪一个?


这些情景有没有很熟悉?或许我们都有遇到,但未曾去深究。其实,这些让我们偶尔迷糊的标点符号背后也有很多故事!
全角 VS 半角
A.全与半,仅仅是宽度而已
大家平常说的“全角”、“半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中文排版里如果要说宽度,一般都是以“一个汉字字宽”这样一个相对单位来表示,只要说一个或半个字宽就不会有歧义。汉字如此,标点也是如此。比如国标《GB/T 15834-2011 标点符号用法》里在解释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时,都尽量用“占一个字”“占半个字”表述。
西文却不是这样,西文字母的字宽是变宽、互成比例的。单纯说“字宽”,到底是字母 W 的宽度还是 I 的宽度,会造成很大歧义。因此在西文里才会有这样一个需求,必须定一个参考标准,于是才出现了 em 和 en 这两个概念:在排字方向上(西文一般为横排)与字号同样的那个量称作一个 em,而其一半即为 en。

全角 em
排字的度量单位,宽度等于所使用的文字的磅数(point),用作排版宽度水平方向的度量。

An em is simply the horizontal measure exactly corresponding to the point size.
半角 en
排字的量度单位,宽度等于同一磅数全角的一半。
可见,所谓 em/en 的概念是出于西文字体排印的需求而产生的,而在中文字体排印里只要按照汉字字宽占位即可。从上文引用的国标释义可以看出,在印刷行业里说的“全角/半角”与西文的 em/en 可以一一对应。作为印刷术语来说,仅仅代表的是“宽度”的概念。
B. 角,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那么“全角/半角”的“角”又是从何而来呢?其实,这两个词可能都不是中文,而是源自同样使用汉字的邻邦——日本。由于在日本文字中“角”是正方形,因此“全角/半角”就是“整个正方形/半个正方形”的意思,既通俗易懂,也是日本人在活字排版中对相应尺寸铅字的称呼。

在从国外引进计算机技术之前,中文里都不会用“角”来形容字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文词汇。本来仅限于印刷业排版工艺的术语,转到电脑时代就开始走样变味了。科技人士似乎不熟悉印刷术语,直接把日文的“全角/半角”拿到中文里用。
C. 全角、半角标点混用?
如果要在 Word 文档中确保全角标点和半角标点使用统一,所需要的操作或许并不复杂。一般情况下,在 Word 文档中,默认中文和中文标点使用全角,英文和英文标点使用半角。如果中文输入法下输入的标点用于英文句子中,中文标点和英文字母之间的空隙常常会显大,看起来并不协调,反之亦然。

因此,在 Word 文档中保证在中文输入法下输入中文和标点,在英文输入下输入英文和标点,就能避免全角、半角混用的问题。在中英混排的 Word 文档中,如果需要全文修改全角和半角标点,可选中需修改的内容,按 Ctrl+H 快捷键调出查找替换选框,分别输入需查找的全角标点和需要替换的半角标点,点击全部替换即可。

如果是纯中文文档,可直接选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在「开始-字体-更改大小写-全角/半角」中进行设置。

弯引号 VS 直引号
A. 直与弯,不仅是形状不同

弯引号(curly quotes)又称“智能引号”(smart quotes)或印刷引号(typographer's quotes),不同字体设置的弯引号形状稍有不同,但是前引号和后引号都会有一定的弧度。传统印刷行业中通常使用弯引号,一对弯引号前后并不相同,用于排版比直引号更易阅读。
直引号(straight quotes)又称“笨引号”(dumb quotes),无论何种字体设置,前引号和后引号大部分都呈竖直状或倾斜笔直状,形状完全一样。直引号是打字机时代的产物,一对弯引号占两个键位,而直引号前后相同,只占一个键位,这样的设计也保留至今。同理,为了节省键盘空间,也曾用大写字母 O 替代数字 0。直引号虽然是打字机时代的产物,但在今天的应用仍然十分广泛,比如电脑编程中会使用直引号,用于特殊指令和代码串,如果使用弯引号会造成语法错误。

B. 弯引号“智能”,直引号“愚蠢”?

“弯引号”又称智能引号(smart quotes),是因为在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如 Word, PowerPoint, Google Docs 等)中,当按下键盘上的引号键,输入的直引号会自动转换为弯引号,而在输入的过程中我们无法直接看到这一转换过程。

在英文输入法下,当按下键盘上的直引号键后,再按快捷键 Ctrl+Z(撤回上一操作步骤),自动转换的弯引号就会变成直引号,注意观察下面动图。

在 Word 文档中将直引号转换为弯引号
但是,如果从其他文档中复制的内容含有直引号,粘贴在 Word 文档中时无法自动转换。如需将 Word 文档中的直引号替换为弯引号,可以通过以下操作实现:
第一步:文件-选项-校对-自动更正选项-键入时自动更正选项-确认勾选“直引号替换为弯引号”

第一步操作 确认勾选“直引号替换为弯引号”
第二步:选中需要替换的文本,按快捷键 Ctrl+H 调出查找替换选框,在查找和替换选框中输入同样的弯引号,然后点击全部替换。这一步操作的作用相当于重新键入引号,利用 Word 文档的自动更正功能将文档中的直引号转换为弯引号。替换单引号的操作类似。

第二步操作 将直引号替换为弯引号
那么多横线符号不同的不只是长度
在西文字符中,不同长度的横线符号有几十种,十分容易混淆。在阅读中准确辨识这些横线符号的用法和功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不要说直接在电脑键盘上打出这些功能不同、用法复杂、长度不一的横线符号。
以下三种横线符号,可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长破折号(em dash),短破折号(en dash),连字符(hyphen)。

A. em dash
长破折号是英文中用法最多的符号之一,可以替代逗号(commas)、圆括号(parentheses)、冒号(colons)。长破折号功能虽多,但不可滥用。一个英文句子中,其出现次数不可超过两次,否则就会造成歧义。
1. 替代圆括号&逗号

前两个句子中“his third of the day”两端的的圆括号和逗号均可以用长破折号替代。
其区别在于圆括号中内容被视为补充信息,重要性较低;逗号之间内容,与前后句子平行,重要程度与前后信息相同;而长破折号之间的信息则被突出强调,重要程度更高。
2. 替代冒号(colon)长破折号在替代冒号时,也突出强调了后续信息。
B. en dash
从长度上看,短破折号(en dash)比长破折号(em dash)短很多,其英文名称中的“em” 与“en”恰好与前文“全角(em)”和“半角(en)”相同,它们之间又有什故事呢?
的确,长破折号的长度恰好是短破折号的两倍。
短破折号有以下一些用法:
1.用于表示数字范围,作用相当于 from…to…
The 2010–2011 season was our best yet.
You will find this material in chapters 8–12.
The professor holds office hours every Wednesday, 11:00 a.m.–1:00 p.m.
2.用于表示比分
The president's nominee was confirmed by the Senate, which voted 62–38 along party lines.
UCLA beat USC 28–14 in the final game of the regular season.
3.用于冲突、连接、方向概念之间
The liberal–conservative debate never ends.
The Perth–Dubai–Boston flight takes more than a day.
There is a north–south railway in the same area as the highway that runs east–west.
C. hyphen
连字符在这三个横线符号中长度最短,仅仅只是短破折号(en dash)的一半,主要用于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形成合成词。
editor-in-chief
good-looking
We need hyphens because working twenty four-hour shifts is not the same as working twenty-four hour shifts or twenty-four-hour shifts.(连字符的不同用法影响所合成单词的含义)
D. 如何输入破折号?
Word 文档快捷键
长破折号(em dash):Alt+Ctrl+Num -
短破折号(em dash):Ctrl+Num -
Alt 快捷键(适用于多种应用程序)
长破折号(em dash):Alt+8212
短破折号(en dash):Alt+8211
注:需要配合数字键盘使用
总结
小小的标点符号也拥有一段段长长的历史,在它们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历史文化、印刷工业、计算机字符编码……历经数千年演变至今。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所涉及的标点符号也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全角和半角是等比的字符宽度单位,在输入过程中应注意输入法切换,防止标点混用;直引号和弯引号的区别不在于字体不同,它们是两种类型的标点,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横线符号多达数十种,极易混淆,在阅读和写作中应仔细甄别。标点符号虽小,有时用错甚至都不能发现,但它们应受重视。无论是学术写作或是阅读理解,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准确掌握其功能用法,都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规范写作。
主要内容来源及推荐阅读
1. Eric Q. LIU “全角半角碎碎念” https://www.thetype.com/2018/02/14211/
2. “How to use smart quotes?” https://www.lighthouseproofreading.co.uk/blog/how-to-use-smart-quotes
3. https://www.thepunctuationguide.com/em-dash.html
编辑:王琳
排版:王琳
审核:陈杲 贺文惠 孙伊丽
转载编辑:丁羽翔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微信公众号“语言服务行业”,致力于语言服务行业资讯、洞察、洞见~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