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生于火,重生于守护Reborn by fire, relive to guard|Needle2023成果展第八期

2023-06-20 19:02 作者:Needle设计空间站  | 我要投稿


#01 项目简介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对墓地的需求也是如此。但当代的埋葬方式对生态不利,给土地和资源带来了压力。在全球范围内,人们都在从更生态的角度看待死亡,但这些方式是否足以抚慰人们的悲伤?


本项目将利用当地植物火百合来识别和创造一种新型的墓地,它旨在利用墓葬过程来恢复退化的土地和土壤,将其转化为繁荣的生态景观。通过将生态修复与文化传统相结合,创造一个既能在环境上可持续发展,又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墓园。


/ 前期分析 /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开普敦地区的墓葬用地紧张,并伴随着由于缺少传统仪式人们对葬礼的不满情绪。



/ 依赖火的Fynbos /


在一系列的初步调查中,我们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个被称为“Fynbos”的神奇生态系统。Fynbos生态系统依赖于火作为其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著名的植物种类是火百合,它在烟雾刺激下开花。



此外,该地区受到入侵植物物种的严重影响,这些物种正在对土地造成破坏。鉴于正在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该地区鼓励火葬。因此,我们确定了以火为中心的独特挑战,并准备将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 概念提出 /


我们通过总结南非葬礼的程序,提炼出南非本土葬礼文化的精髓,并确定了包含其核心精神的五个关键阶段。这些阶段将以一个相连景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人类死亡为起点,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


在当地的葬礼文化中,这一景观体现了一种信念,即死者并没有真正离去,而是变成了生活世界的永恒守护者。这一概念将体现和反映在整个设计景观中。它不仅展示了文化遗产,还提供了哀悼和纪念逝去生命的空间。



在当地的葬礼文化中,这一景观体现了一种信念,即死者并没有真正离去,而是变成了生活世界的永恒守护者。这一概念将体现和反映在整个设计景观中。它不仅展示了文化遗产,还提供了哀悼和纪念逝去生命的空间。


/ 选址分析 /


在形成设计概念后,我们基于arcGIS进行了选址分析,考虑了人类活动、水源、历史燃烧模式、入侵植物和分泌可燃物质的植物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选择了特定的土地,通过实施火葬或是火祭来进行改善。这些选定的地区将成为生态恢复过程的焦点。


评分标准如下:



分析过程与结果:



/ 平面图 /


我们用三个平面图来展示同一年在桌山不同规划点发生的不同变化。


Site A是去年的庆典场地,如今已经长满了本土植物。



Site B是今年的庆典场地,火祭后的几天,火百合像是受到回应一样长了出来。



Site C是明年的庆典场地,已经利用入侵植物搭建起了活动场地。



/ 策略生成 /


本项目中由当地传统文化归纳出的五个与死亡有关的关键阶段将被具化成以下景观与活动。


死亡:当有人去世,火葬仪式将举行在arcGIS选址得出的地点,以入侵植物为燃料,让逝者归于自然。



哀悼:人们从四面八方的小型火葬点聚集在这条路上,撒下亲人的骨灰,传递他们的思念。混有本土植物种子的灰烬还可以作为原生植物生长的肥料,促进本土植物的生长和恢复。



肯定:在庆祝当天,人们手持火把沿着小路,用手点燃现场的火,将事先开路和砍伐周围地区获得的入侵植物堆放起来,点燃入侵植物和事先搭建好的构筑物,美丽的燃烧图腾,代表着守护的特殊符号将在城市中的大部分地方可以被看到。用如此宏大的举措来表达自己对逝者一生的肯定。



回应:火祭后的几天里,火百合受到烟雾的刺激,神迹般地长了出来,仿佛是已逝之人对现世人的回应。



守护:逝者在回应之后成为祖先守护者下一代人。人们上山砍伐外来入侵植物,开辟新的道路,收集外来入侵植物作为后备。有了这条新开辟的道路,人们可以开始规划一个新的纪念场所,延续与祖先的联系。



墓碑制作过程:



构筑物结构:


#02 完整图纸










*本文由Needle设计空间站整理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主页君。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后台删除。


*This article was written by Needle Studio, please contact the backstage if you need to reproduce it. If there are any copyright issues with the images in this article, please contact the backstage to remove them.


作者 | Guo

排版 | 刘刘

审核 | 张嘎



重生于火,重生于守护Reborn by fire, relive to guard|Needle2023成果展第八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