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今天

2023-02-26 16:04 作者:帅的飘飘然  | 我要投稿

关注我,每天带来名人台前幕后的故事!

冯小刚是影视圈首屈一指的大导演,拍摄的电影不是贺岁档就是票房大卖,捧红了一个个“谋女郎”,巅峰时期的他,可谓是怼天怼地,更曾骄傲的说:我拍什么都有票房,我特别孤独求败。

可近些年来,冯小刚不知道怎么了,拍摄的电影不是口碑跌落,就是变得“修身养性”,没有之前的暴脾气了,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也许从他不可一世的狂妄中,可以找到答案。

01.

冯小刚,1958年出生于北京。父母早年离异,冯小刚和姐姐跟随母亲一起生活。正是因为父亲的离开,这让冯小刚也吃尽了不少苦头。

为了能够改变现状以及家庭状况,这让冯小刚很为努力,心里也比较细腻,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高中毕业后的冯小刚,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文艺兵,负责宣传以及幕后工作。长相的问题和家庭的环境,这让冯小刚很是自卑。

当文艺兵期间,他接触了不少的女兵,知道自己的劣势,冯小刚也从来不自讨没趣,只是对这个群体很向往,而这段经历,也促进了他多年后对电影《芳华》的拍摄。

退伍后的冯小刚,去了一家建筑公司做干事。虽然这份工作体面又稳定,可冯小刚哪里会甘于现状,他想要不停地往上走。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冯小刚相识了郑晓龙的妻子。得知郑晓龙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冯小刚便主动拜访,靠着自己那张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和郑晓龙成为了朋友。

在郑晓龙的帮助下,冯小刚也进入到北京艺术中心,担任美工师。有了郑晓龙这根线,冯小刚进入到京圈,又相继认识了王朔。

能够用“抬头望到北斗星”来形容王朔,足可以证明冯小刚的口才,而王朔也彻底照亮了冯小刚的人生道路。

那时候的京圈,基本上都是大院子弟,王朔虽说有才华,但实际上是排在最末端,不论什么累活,都是由王朔干,但冯小刚的到来,让他轻松了起来。

没有什么背景,又没有什么资源,能够进入到这个圈子,冯小刚也是很激动和开心。本身他就很会来事,所以逗得京圈一帮人都很开心,尤其是王朔更是很满意。

有了郑晓龙和王朔的帮助,这让冯小刚也成功进入到了影视圈。更是在王朔的引导下,他的文笔能力也得到开发,走向了编剧的道路。

在进入到《编辑部的故事》前,郑晓龙就带着冯小刚出现在了好几部影视作品中。一开始,《编辑部的故事》是没有冯小刚的,最初的剧本故事,郑晓龙认为不行,还要修改。

对此,冯小刚觉得是机会,便主动找到郑晓龙,加上王朔的推荐,这让冯小刚也成为了《编辑部的故事》里的一名编剧。

02.

凭借努力,这让冯小刚写出了不少故事情节,为《编辑部的故事》提供了不少思想和建议。当《编辑部的故事》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冯小刚也借此成名。

要知道,这部情景喜剧的编剧,是马末都、王朔等人,所以他的能力也得到了认可,成功的融入到了京圈中,人脉和资源也搭建了起来。

跟着王朔的冯小刚,除去“拍马屁”,还会模仿王朔的文笔。在《编辑部的故事》后,更是认准了喜剧这点,沉浸在了其中。

别看王朔现在已经在演艺圈销声匿迹,但要是没有王朔的话,哪里有如今的大导演冯小刚。当时,不论是马末都还是郑晓龙,在看冯小刚的作品,都以为是王朔写出来的,有的地方,甚至比王朔写得还要好。

冯小刚先是创作了不是小品,和冯巩成为了好友,更是与郑晓龙一起合作编写电影《大撒把》的剧本。

而后,冯小刚又拉着郑晓龙一起执导了家庭剧《北京人在纽约》,这部剧是冯小刚执导的首部电视剧,也让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不论是王朔还是郑晓龙,都是冯小刚人生中的贵人。因为和王朔混在一起,这让两人的关系很好,更是合伙开了一家“好梦”影视公司。

在当时,冯小刚和王朔还一起写了不少的剧本,《永失我爱》、《情殇》、《一地鸡毛》等等作品,都是那时候的产物。

靠着这一系列的作品,冯小刚也跻身到了导演的行列,成为了京圈的大佬。然而,因为时代的变化,这让王朔的作品从火热转变到了“毒药”。

在王朔的作品中,很多内容都让人吐槽,转播成影视作品,更是被禁播。为此,王朔也选择了离开,去了美国。

离开之前,他还给冯小刚留下了一部剧本《甲方乙方》。王朔的离开,让冯小刚陷入了困境,为了能够脱困,他找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厂长韩三平。

对方一看《甲方乙方》的剧本,觉得很不错,便同意了拍摄和放映。但是这部作品是改编于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要是转成电影的话,那就得加上王朔的名字。

要是加上王朔的名字,那肯定是无法过审的。于是,冯小刚联系了王朔,豪爽的王朔并没有在意,而是让冯小刚自行处理,编剧一栏上,挂的名字就是冯小刚。

没有想到,这部《甲方乙方》,竟然开启了贺岁片的先河,还包揽了当年的百花奖诸多奖项。冯小刚的名气也因此大红大紫起来,开启了辉煌的导演之路。

03.

紧接着《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让冯小刚凑齐了“贺岁三部曲”。虽然当时的电影市场有些不太好,但在冯小刚的身上并没有提现,依然是票房大卖。

为何迎合市场,冯小刚也是进入到商业化。在那个年代,那些导演都是有傲气的,并不愿和冯小刚一样去拍摄商业化的片子。

但冯小刚却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更是凭借郑晓龙和王朔的关系,成功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和人脉,会说话、会来事,这让与其相处过的人,都对冯小刚留下了好印象,要办什么事情也是一句话。

为了能够继续发展,冯小刚只能将目光再度放到韩三平的身上,有了韩三平的帮助,加上掌握了观众的心理,这让冯小刚也是大展身手,推出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电影,成为了票房保证的大导演。

一次次的成功,也让冯小刚骄傲了起来。2007年,冯小刚拍摄了电影《集结号》,不但有票房还拿下了各项大奖。

可以看看,除去商业片,冯小刚拍摄的《集结号》、《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等电影,都能够看出他的艺术。

然而也是因为这部《一九四二》,让冯小刚的口碑开始了转变。《一九四二》是冯小刚一直坚守要拍的作品,更是默默坚持了十几年,其中还历经过贺岁片。

他用贺岁片获得了华谊兄弟的认可,他们认为冯小刚出品的电影,票房都不会差。为了能够实现冯小刚拍摄《一九四二》的梦想,华谊兄弟也尽全力支持,想要资金都可以。

《一九四二》的上映,虽然口碑不错,甚至还获得了不少影视大奖,但却让他赔得血本无归。为了弥补华谊兄弟的损失,冯小刚随手就写出了《私人订制》的剧本,电影中植入了大量的广告。

面对电影中明目张胆的广告,也让观众开始吐槽,但正是这些吐槽,让冯小刚也是直接怒怼起来。能够创造票房收入,能够带来收益,无疑就是成功的。

彼时的冯小刚,可谓是意气风发,不论是谁都是直接怒怼,哪怕是观众也不例外。正是这个火爆脾气,也让人给冯小刚取了一个外号“小钢炮”。

04.

2015年,冯小刚主演了《老炮儿》,脾气火爆的他,甚至还对同档期的电影冷嘲热讽。不得不说,冯小刚的底气有多足。

而后,一部《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更是让冯小刚直接写了一篇小作文,对着王健林一顿彩虹屁,似乎有点求和的意思。

对于冯小刚的出招,王健林很自然的选择了忽视,可他的儿子王思聪并没有选择忍下去,直接就站出来手撕、怒怼。

在那几年里,冯小刚真是非常狂,别人都迎合观众,但冯小刚却在镜头前大骂同行,以及荧幕前的观众,这引得人民日报都忍不住批评。

2019年,税务事情一出,这也让冯小刚的影视之路彻底跌落。不知道是因为年纪的原因,这让他选择了退居幕后,亦或是回不了头,拍不出从前的经典之作了。

不但如此,在一次舞会上,冯小刚还让苗苗当众跳舞,当视频一流露出来,又再一次的败坏了不少路人缘。

这么多年来,有了这么多经典的作品,这也让冯小刚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以至于他也直接说出了那句话:我有钱花不完,拍片不管你爱或厌。

可正是因为“不可一世”的态度,走到了今天的冯小刚,到底应该怪谁呢?不知午夜梦回时可曾后悔过.........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今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