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各国第一颗原子弹
美国第一颗原子弹

1938年,哈恩成功地把铀原子核打裂成两大块,震动了全球科学界。匈牙利血统的美国物理学家西拉德1939年7月邀请了另外两名匈牙利血统的物理学家威格纳和特勒,一起拜访了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罗斯福总统的私人顾问萨克斯,陈述了研制核武器对于战争进程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作用。8月,爱因斯坦即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详细阐述了研制原子弹的重要性。萨克斯在白宫和罗斯福共进早餐的时候,还讲了一个历史故事,大意是拿破仑由于没有支持发明汽船的富尔顿,因此错过了用汽船装备法国海军打败美国的机会。罗斯福被萨克斯的论证所打动,决定支持研制原子弹的工作。
1939年10月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成立“铀顾问委会员”。
1941年7月,英国政府派出科学家代表团到美国,并希望同美国合作研制开发原子弹。10月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写信给英国首相丘吉尔建议两国科学家合作研制原子弹。
1942年,罗斯福决定成立原子弹研究机构,地址设在纽约,代号为“曼哈顿工程”。这一工程投资22美元,投入人力达50余万。工程由格罗夫斯负责全面指挥,芝加哥大学教授康普顿负责裂变材料的制备工作,美籍意大利著名科学家费米负责制造原子反应堆,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为原子弹总设计师。1942年12月在费米领导下,于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并于12月2日下午,首次实现人工控制的链式核瓜。但得到铀并非易事,经过无数实验,费米终于发现钚竟是一种比铀更加易于分裂的原子炸药。因此美国又建造了三座石墨水冷生产堆和一个后处理厂以生产钚。
直到1945年,美国人花费20多亿美元,终于研制成3枚原子弹,分别命名为“小玩意儿”,“小男孩”和“胖子”。
1945年7月16日上午5时24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三一”试验场内30米高的铁塔上,进行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核试验。“小玩意儿”钚装药重6.1千克,梯恩梯当量2.2万吨,试验中由于核爆炸产生了上千万度的高温和数百亿个大气压,致使一座30米高的铁塔被熔化为气体,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弹坑。核爆炸腾起的烟尘若垂天之云,极为恐怖。在半径为400米的范围内,沙石被熔化成了黄绿色的玻璃状物质,半径为1600米的范围内,所有的动物全部死亡。这颗原子弹的威力,要比科学家们原估计的大出了近20倍。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

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人就已经初步建立了核研究中心,当和德国化学家哈恩一起工作的犹太化学家迈特纳人德国逃到苏联,并将铀裂变可能用于军事和德国的研究情况透露给了苏联人之后,斯大林决定加紧原子弹的研制。
1938年由库尔查托夫和彼得·卡皮察主持开始了艰苦的研究试验工作。
1939年,苏联成立了“铀研究委员会”。这些科学家完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实验,表明通过在快中子中的持续链反应,只需几克的铀-235便可实再核爆炸。苏联最大的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戒备森严,外观看上去像座工厂。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的研究和试验场所几次搬迁。
1942年,苏联获得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情报,与此同时,苏联地质专家在阿尔泰、乌拉尔等地找到了丰富的车里雅宾斯克、兹拉托乌斯特地区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原子研究中心。库尔查托夫以“第二实验室”为代号,决定用钚代替铀作为原子弹的主要原料。
1943年9月完成了第一个核装置的爆炸准备。这一核装置的当量只有2千吨左右,但却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颗原子弹。9月10日,这颗原子弹被安放于无人烟的湖心岛上,以马林科夫为首的苏联大批官员和科学家亲赴现场观看这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核爆炸。起爆前,人们被撤到1千米外的地下掩体中,只有物理学家别特尔萨克拒绝进入掩体。他不相信这种原子弹会有那么大的威力。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它在地球上升起了第一个蘑菇状烟球,别特尔萨克有幸第一个看到了原子弹爆炸的状观景象,却被原子弹炸得无踪无影。但是实验使用的这个核装置由于体积大,容量小,难以达到实战要求,此后进展甚微。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上,国家总统向斯大林透露了美国有原子武器的信息。接着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斯大林下令解除了莫洛托夫的职务,成立了直属国防委员会的原子弹研制委员会,由贝利亚全权指挥。上千名科学家入了原子弹的研制试验工作。
1945年底,斯大林亲自为核项目重新命名“鲍罗金诺”库尔查托夫仍被任命为首席科学家。在美国参与原子弹研究的物理学家福克斯向苏联提供的有关制造原子弹的各种详细资料。
1946年12月25日,库尔查托夫领导的核反应堆里获得受控链式反应。
1948年,苏联最高领导命令必须在1949年年底前制造出第一批供试验用的原子弹。
1949年春,苏联人获得了足以制造原子弹的钚。他们为即将造成第一枚钚充料的原子弹命名为“铁克瓦”(意即南瓜)。实验选在中亚哈萨克的塞米巴拉金斯克靠近卡劳尔村的“米什克瓦”实验场进行。指挥所设在乌斯特卡迈诺高斯克。试验代号“珀瓦亚—穆尔尼亚”,即“首次闪电”的意思。
1949年8月29日凌晨4时,“铁克瓦”在大气层中试爆成功。自此,苏联打破了美国的核笼断,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可用于实战的原子弹的国家。
1949年后,苏联在塞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进行了467次地上和地下核试验。
英国第一颗原子弹
1939年,英国的牛津、剑桥、利物浦和伯明翰大学即全面展开了原子能的研究工作,并得到逃亡到英国的许多外国科学家的帮助。
1940年5月,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后,在首都成立了以帝国化学公司华莱士·佩林为助手的秘密理事会,代号为“饶管厂”。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为英国人提供了德国人“利用慢中子连锁反应制造炸弹”的重要情报,加速了英国人的科研速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英国人在核武器结构和供弹芯用的稀有铀同位素分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英国已被战争消耗得精疲力尽,英国政府1941年7月派出了以澳大利亚科浓家马库斯·奥利劳特率领的代表团出访美国,敦促美国加速研制原子弹。
1942年夏,丘吉尔和罗斯福在伦敦海德公园会晤,决定以美国为研试地点。但美国拒绝向英国提供有关原子弹的情报。美国试爆原子弹成功后英方向美方多次交涉,但仍无法获取有关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人迅速在伯克郡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基地,在坎伯兰市温克尔建立了一座钚反应堆。第一任负责人是约翰·科克罗夫特爵士。
1946年6月,K·福克斯从美国回到英国担作原子能研究机构理论部主任。
1946年8月,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麦克马洪法案,决定由美国垄断原子弹生产,彻底堵塞了美英原子情报交流渠道。
1949年2月,布鲁诺·蓬泰科尔从加拿大回到英国接任该基地主管科学的主任职务,使得英国的核科研工作具备了雄厚的科技力量。
1952年10月3日,英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澳大利亚蒙特贝洛沿海的船上试爆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56年,英国在空军装备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爆炸氢弹并具有核作点能力的国家。
法国第一颗原子弹
1945年10月18日,戴高乐将军决定进行原子弹的研究,成立了原子能委员会,由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婿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担任主要负责人。
1948年,法国在本土上找到了铀矿,建立起第一座核反应堆。
1949年,成功分离出钚。
1952年法国政府提出发展核武器的设想。
1954年12月,这一设想被孟戴斯—弗朗斯政府内阁会议列入议程。富尔执政时,决定发展第94号元素的生产,并且筹办了分离同位素的工厂。
1956年,席勒内阁制定了核能试验五年计划。第四共和国末期的费利克斯·加亚尔政府决定制造第一颗原子弹。同年,法国建成第一座使用天然铀的二氧化碳石墨中速反应堆试验电站。
1958年戴高乐重新上台执政后,加快了研制核武器的步伐,1960年2月13日,法国在西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赖加奈的一座100米的高塔上爆炸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原子弹获得了6万吨当量的核裂变能量。法国因此面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2年6月,法国政府又提出耗资达300多亿法郎的“军事装备计划法案”,其中60多亿法郎用来建立核威慑力量。法国很快便建立起了由陆基导弹。潜艇导弹、飞机携带的核导弹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独立核力量。
1971年,法国在南太平洋群岛摩罗瓦环礁进行核武器试验,巨大的蘑菇云笼罩在太平洋上空,并产生耀眼的白光。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55年,中国地质部门就开始了铀矿的勘探,并找到了丰富的铀矿。
1956年,国防部成立了第五研究院,即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院长由科学家钱学森担任。
1958年秋天,34岁的物理学家邓稼先担任了核武器的研究设计院的理论部主任。他在北京大专院校选择了28名专家,组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基本科技力量。
1959年,中国科学家们对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获得了成功,以祝麟芳任厂长、姜圣阶任总工程师的核工业企业的建设也初获成效。在苏联撤走专家之后,中国重新调整计划,代号为“596”工程。
1964年10月,中国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组装。10月16日15时,在人迹罕见的罗布泊,巨大的蘑菇状烟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印度第一颗原子弹
大家知道,98年5月,印度在不到48小时的时间内连续进行了5次核试验,开创了1945年7月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诞生以来所没有的纪录,令世界震惊不已。印度为何有恃无恐,它的核弹主要是对准谁?对于这个问题,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写给八个国家的信件中讲得十分明白。他说,印度试验核武器是为了对付来自邻近大国的威胁。
早在1964年,即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时候,瓦杰帕伊在印度联邦院发言时就说过一句话:“回敬原子弹最好的东西的就是原子弹,别无他法。”瓦杰帕伊在1996年的13天执政期间,就向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和原子能局发出了准备进行原子弹试验的信号。那是在149个国家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之前。然而,就在核试验还有两天就要进行时,瓦杰帕伊政府就下台了。继任的高达的联合阵线政府,可能是害怕左派政党的反对,拒绝继续进行核试验。实质上,在发展核技术的道路上,印度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自1974年印度爆炸第一个核装置以来,迫于国内外压力,没有再公开进行过类似的试验,但它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认为这是对无核国家的岐视,同时,一直在秘密进行核技术的开发。它现在的内政部长阿德瓦尼,早在1974年就说过,“近年来,只有两次可以看到人们如此兴高采烈。第一次是印度军队进驻达卡,解放孟加拉。第二次就是现在印度进入了核俱乐部。”可见,印度人对原子弹是非常感兴趣的。
巴基斯坦第一颗原子弹
1998年5月,是南亚进而乃至整个世界,有可能爆发核战争的阴云密布的一个月。
5月11号和13号,印度连续进行了5次核试验。
5月28日和30日,巴基斯坦作为回应,进行了两轮六次核试验。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印巴进行的11次地下核爆炸,其隆隆声响已经震撼了国际大家庭。美国参议员麦凯恩认为,世界比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的任何时候,更接近核战争!地球面临着冷战结束以来最危险的局势!
五国核试验次数
地球上的核武器,如果引爆,早可以把地球炸成碎块了。
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荒漠上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以来,全世界总共进行了二千多次这样的核试验。“联合国在1996年9月通过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件》,则为这二千多次核试验的名单画上了一个句号,至少理论上如此。”
法国国际战略关系研究所发表的《战略年刊》说,五个公开的核国家——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和中国——在1945年以后共进行了2047次核试验。其中,美国进行了1032次核试验,居首位;前苏联次之为715次;英国为45次,中国也是45次。1996年7月29日,中国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之后,宣布停止核试验,并签署了相关条约。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64年10月16日爆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