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Vol.106 精神落脚点

2022-07-23 17:06 作者:XiangziOfficial  | 我要投稿
空间、物质、时间、运动及数目的概念,对超越时间空间的灵魂或上帝的现象,乃是难于适用的概念……所有这些都是被时间空间所区划的概念,因而在适用于超越时间空间的存在的场合,是没有何种意义的。

前几天,看到托尔斯泰的这段话,没看懂,读了好几遍之后,惊为天人,除了佩服之外,找不到一丝反驳或者质疑的地方,这几天也在思考这句话背后的意义。人对世界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都是建立在内心的观念之上,所有的智慧、知识都是基于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理解、认知和总结,所以人类送达到的高度、深度、广度,完全限制于思维的边界,因此是否存在一种高于思想、高于人类理解范畴的秩序,是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话题,而人类一致力于拓宽认知边界的行为,正是对这一猜想的探索。在牛顿之前,人们对万有引力一无所知,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即便现在也依旧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些被认为是基础知识的科学原理,实际上就算知道这些原理,对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来说也并无什么益处,不过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次人类的认知的巨大飞跃,正是这种看似和生活无关的认知,最终对人类的进程、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门捷列夫把已知的元素按照某种规律,排列为元素周期表,但那份表格并不完美,缺少一种理想秩序的美,面对这种不完整、不和谐,他以惊人的洞察力,断定一定还存在有未被发现的元素,因此那张表上面存在很多空缺,随后被很多科学家补充完整。门捷列夫的预言,应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一些科学家对于未知元素的探究,不同于此前其他科学家基于某种特定元素的探索,他面对这种未知,站在一个更加宏大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建立了一套超越时代认知的理论和猜想,这种对思维边界的突破,经过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和证实,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公理。由于人们认知的局限性,所有当下的认知,即便被认为是终极形态的科学观念,也可能会在某一个时间点被认为是不适用的。牛顿的经典力学在微观层面已不再适用,也许多年后,对于元素人们会有新的认知,包括现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也可能在某个时间点,会有新的理论将之替代,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些发现失去了他的价值,在其使用的领域,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是曾经超越人类认知的观念,一开始可能仅仅是一种假想,一种不成熟的猜测,但经过不断的探索,变成了人类智慧之冠上的明珠。回到托尔斯泰的观点,其认为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灵魂和上帝”,我突然发现,他所说的和我所想的有一个巨大的差异,我思考的这些是基于科学的思考和推测,科学最大的特定是可证伪性,也就是一套理论的提出,必然需要经过同行评议,必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证明和推理,在一个大家公认的逻辑环境之下得到认同。在一开始当我认同托尔斯泰所说的话的时候,潜意识里我将自己置于一个默认的前提之下,即我已经认同灵魂和上帝存在,也就说我先假定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存在的上帝,然后说时间和空间对上帝是不适用的概念,现在想来,这完全是一种站不住脚的推论,所以由此对这那段话,我不再信服。不过对于这段话,还有另外一层理解,即托尔斯泰所说的灵魂和上帝,并非是字面意义上的灵魂和上帝,并不是基督教的上帝,而是一种哲学层面的观念。此前在《忏悔录》里,托尔斯坦回顾自己的一生,从信仰基督教教,到质疑基督教、摆脱基督教,到重新相信基督教,面对他的变化,我一直不能理解,怀疑他重新相信的上帝,并不是基督徒口中的上帝,而是另一种观念,直到今天又读到了他的另一段话,便证实了这个想法:

上帝是造物主,上帝是婆罗贺摩天、毗湿奴、湿婆,上帝是朱庇特,上帝是基督,等等。这一切都是我们要断然推翻的胡思乱想。我们非把这种胡思乱想推翻不可。但我们并没有想起,真正的上帝的观念、万物的精神泉源的观念,乃是非常伟大的、不可缺少的观念。倘使没有世间伟大贤哲之思索的努力,而慢慢地启示于人们的话,那么我们就决不会想到它。这是人类的巨大足迹。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所谓的灵魂和上帝,只是一种观念上的代称,真正的超越人类认知的观念,终究还是通过人类自身的思索得来的,然后启示人们,使得个体能在自己内心建立一套观念秩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奖惩的机制,而这套体系的建立,强烈依赖于自己所接触到的高于自我认知边界的思想观念,这就是托尔斯泰所谓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灵魂或上帝”,也是“人类所有生活都建立在上面的精神落脚点。”2022年7月23日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Vol.106 精神落脚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